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课程教学改革 >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学术

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17932 浏览:810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起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即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的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即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自我概念)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做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教师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三、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例如,在讲“一百万有多大?”时,教师可问学生:中秋节期间,五芳斋食品创收了近5.9亿美元,你知道5.9亿美元有多大吗?……谁还在其他地方见过这么大的数?这种谈话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提到本地的特产,学生自然感到既亲切又自豪,再从特产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类似的大数,引入自然、亲切而又贴近生活,为学习新知陈设了一种、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表现在开放题的应用上,以开放题为载体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弥补了数学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数学开放题的类型很多.
例如,某中学搞绿化,要在一块矩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成轴对称(可以用圆、正方形或其它图形组成),如何设计?这是一道结论开放题.
在开放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的,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的解答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开放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好的开放题应满足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等特征中全部或数个.其次,还表现在学习的材料应不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作为学习的材料.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