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课堂教学 >试议辩证法坚持为学之道辩证法思想

试议辩证法坚持为学之道辩证法思想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5821 浏览:191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专门论述为学之道的,处处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首先论述为学的难易程度,认为:学习,则“为学”由难变易;不学,“为学”由易变难。其次论述人的“昏庸”与“聪敏”的资质。指出:坚持为学之道,可以由“昏庸”变为“聪敏”,否则,便由“聪敏”变为“昏庸”。再次论述人的志向或毅力。这充分说明:在为学的过程中,志向坚定,毅力顽强,就可以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否则,就是自甘失败者,就是落伍者。
关键词: 为学之道 辩证法 难易 资质 毅力
彭端淑生活于清朝乾隆年间。其《为学一首示子侄》,谆谆告诫晚辈要不遗余力地做学问,坚持为学之道。
辩证法告诉我们:必须抛弃一点论,坚持两点论。应该抓住事物一一对立的两个方面,系统考察它们的发展规律、转化关系等。既看到事物的正面,又看到事物的反面,既知其

一、又知其二。通览《为学一首示子侄》,它的最大特点便是处处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的论画名言:画“犬马最难”,画“鬼魅最易”。抛开其中的原因,这实际上确立了“难”与“易”的两大命题。后来,人们由此生发开去,探讨各种“难易”的事项,得出许多精辟的结论。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桓宽《盐铁论·非鞅》:“言之非难,行之为难。”马致远《汉官秋》第1折:“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汤显祖《牡丹亭·写真》:“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红楼梦》第57回:“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给人们以多方面的思想启迪。
与之相比,《为学一首示子侄》开篇确立的正是“难”与“易”的哲学命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告诉读者:“难事”与“易事”是相互转化的,是否转化的关键在于:“为之”还是“不为”。这就以辩证法为依据,为全篇论述“为学之道”,奠定了思想的、理论的基础。
依据辩证法的理论,作者顺便推出全篇的主要观点: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作者认为,为学之道,在于一个“学”字上,只要“学”,就没有做不成的学问。像农民化的知识分子陶渊明所说:“衣食当须纪(经营),力耕不吾欺。”像老妪曾对李白大体上说的那样:“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像陆游对儿子说的那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又像叶适所说:“功到阔深处,天教勤苦成。”还像刘克庄以艺人的口吻所说:“琴亦难精莫废弹。”
文章的主题显露之后,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语气,继续运用辩证的观点,从“愚”与“贤”这一矛盾的互相转化方面立论: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我的资质愚钝,赶不上别人;我的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但是,天天学习,持之以恒,从不怠惰,直到学业有成,也就不知道自己原来的愚钝与平庸了。我的资质聪明,高过别人一倍;我的才思敏捷,高过别人一倍。可是,丢弃不利用,结果与愚钝平庸的人相比,也就没什么两样了。
第一,作者总体上强调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坚持为学之道,是“愚”与“贤”相互转化的关键所在。用韩愈《读书城南》的诗句来说,就是“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即想知道学问的力量吗?不论贤者愚者,它可以让所有的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向既定的目标迈进。
第二,作者所列举的正面事例是:坚持为学之道,愚笨的人可以变得聪明。其中突出一个“学”字。诚如他的同时代人所说:“人无贤愚,非学曷成。理无精粗,惟学乃明。”
第三,反面事例是:抛弃为学之道,不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结果由“贤”变“愚”。其中强调“用”还是“不用”的问题。《明史·王骥等传》说得好:“人非有才之难,而善用其才之难。”谁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当然,其前提条件仍然是坚持为学之道,谁就是真正的贤者,谁就能突破重重难关,脱颖而出。就特别重视“使用”的重要性,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紧接着,作者举出历史事实,并总结其中的经验: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孔子创立的儒家道统,最终由资质愚钝的曾参承传下来。由此可见,愚钝和聪明,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岂能是一成不变的?
《论语·先进》说:“柴也愚,参也鲁。”即孔门弟子高柴愚笨,曾参迟钝。据此可知,作者列举的事实,是见于典籍的,因此显得言之凿凿。并从中阐明“愚蠢”与“聪明”这对矛盾的互相转化关系。对此,说得更直截了当:“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即高贵者包括聪明人,一旦自鸣得意,不坚持为学之道,不利用聪明才智,就变成最愚蠢的角色。相反,卑贱者包括愚笨的人,往往刻苦学习,善用其才,就变成最聪明的人。
作者的家乡在丹棱,在今四川省洪雅县。于是,他又举出当地的传说故事,同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更充满了辩证的色彩: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写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地的边境,有两个僧人,一个贫穷,一个富有。贫穷的对富有的说:“我打算去南海,怎么样?”富者则问:“你凭靠什么前往?”贫者回答:“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者说:“我多年来打算购写船只沿江而下,至今还未去成。你究竟凭靠什么前往!”过了明年,贫者从南海归来,把这件事告诉给富者,富者流露出惭愧的颜色。西蜀离南海,不知有几千里路程。富僧不能到达,贫僧能到达那里。人们确立志向,反而不如蜀地边境的贫穷僧人吗?
作者从西蜀贫僧身上,推演出更具普遍意义的理念:有志者事竟成。从中隐含的结论是:有志者学业有成。
由此说开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事先确立坚定不移的志向,具备百折不挠的毅力。在这一方面,前人已经率先垂范。我们应该有鲁仲连的“蹈海”气概,愚公的“移山”精神,拿出“破釜沉舟”式的勇气,“卧薪尝胆”式的意志,“闻鸡起舞”式的毅力,“枕戈待旦”式的信念,就不会有干不成的事业,攀登不上的知识高峰。最终“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
事理已经讲清,历史事实与传说故事已经列举,最后,作者总束全文: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

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udooo.com

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因此聪明与敏捷,是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的。自恃自己的聪明与敏捷的资质,却不学习,是自甘失败的人。愚钝与平庸,是可以限定又不可以限定的。不受自己愚钝与平庸的资质所限制,而是刻苦学习,不知疲倦,是力求上进的人。
作者仍然运用辩证的观点,指出,“聪明与敏捷”、“愚钝与平庸”这两大类资质,在一定条件下,将走向它们的反面。正因为此,它们作为人的内在因素,既可恃又不可恃,既可限又不可限。这一观点与开篇相照应,再次突出全文的主旨。
《为学一首示子侄》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为学之道。所接触的与为学之道相关联的问题有三个,作者从提出这些问题到认识这些问题,都是以辩证法的思想为基础的:
第一,为学的难易程度。作者认为,为学的难与易之分在于:学习,则“为学”由难变易;不学,“为学”由易变难。为学之道,就在于落实一个“学”字。
第二,人的“昏庸”与“聪敏”的资质。作者指出,坚持为学之道,可以由“昏庸”变为“聪敏”,否则,便由“聪敏”变为“昏庸”,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人的志向或毅力。作者觉得人的志向或毅力的因素很重要,在为学的过程中,志向坚定,毅力顽强,就可以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否则,就是自甘失败者,就是落伍者。
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持为学之道的辩证法思想,克服种种困难,不怕资质比别人差,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