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临床医学 >论右室心尖部和流出道起搏对心室同步性与心功能影响临床

论右室心尖部和流出道起搏对心室同步性与心功能影响临床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13409 浏览:5063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运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后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策略:因房室传导阻滞(B)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接受VVI或DDD起搏治疗的患者,对于右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分别选择右室心尖部(RVA)起搏19(12男,7女)例,平均年龄61.30±8.49岁;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18(10男,8女)例,平均年龄62.95±9.72岁。通过阈值、阻抗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评价RVOT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观察术前、术后16±8个月患者心电图QRS时限的变化;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Ea、E峰、左室射血分数;用脉冲多普勒采集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血流频谱,并计算QRS起始到主动脉血流出现的时间(APEI)及肺动脉血流出现时间(PPEI);通过运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浅析两起搏组整体及各节段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左室心肌的旋转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别评价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与RVA组相比,RVOT组阈值、阻抗变化和手术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别;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心电图QRS时限均有所增加,但RVA组QRS时限增量较RVOT组大(P0.05);RVA组射血分数较术前减少(P0.01)、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术前扩大(P0.05),RVOT组射血分数较术前减少(P0.01),但减少程度较RVA组小;RVOT起搏较RVA起搏E/Ea、Tei、PPEI-APEI均较小(P0.05);RVA起搏GSL低于正常对照组及RVOT起搏组(P0.05),RVOT起搏与正常对照组GSL比较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而RVA组与RVOT组GS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两起搏组间GSR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但RVA组GSR有进一步降低走势;两起搏组邻近起搏位点的左室节段心肌SL及SR较正常对照组相应节段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后两起搏组扭转曲线和扭转速度曲线均杂乱无序,两起搏组的Ptw、C-tw、MVO-tw、Torsion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但两起搏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Ptv、Tptv、Putv、Tutv间差别无统计学作用。结论:1.主动螺旋电极行RVOT起搏安全、可行;2.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QRS波形态及时限较窦性心律时变异小,心电除极向量更趋于正常;3.比较PPEI-APEI、Tei指数、E/Ea及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和旋转的各项参数,提示两组起搏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影响,但RVOT起搏较RVA起搏对心室电-机械活动的不良影响小,更有益于延缓起搏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恶化;4.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定量显示心肌的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及心脏的旋转角度等力学参数,该项技术为探讨心脏整体和局部心肌力学运动提供全新的定量策略。关键词:右室流出道起搏论文右室心尖部起搏论文心室同步性论文心功能论文斑点追踪显像论文

    中文摘要4-6

    Abstract6-9

    前言9-11

    对象与策略11-16

    结果16-26

    附图26-29

    讨论29-38

    结论38-39

    探讨的不足及展望39-4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