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临床医学 >阐述筛查个性化饮食指导对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干预效果

阐述筛查个性化饮食指导对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干预效果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8190 浏览:256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1运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调查大肠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发生率。2探讨个性化饮食指导案例对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情况的影响效果。3探讨个性化饮食指导案例对大肠癌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效果。策略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拟行手术治疗的108例大肠癌患者作为探讨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4名)和对照组(5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以入院起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1入院后48小时内运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其中NRS2002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NRS2002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2运用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连续监测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情况。营养监测指标包括:①身体测量指标:入院后48小时内及术后7日患者身高、体重、体质指数;②实验室检查指标:入院次日、术后1日、7日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3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结局至出院,包括术后并发症、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死亡、术后住院时间。所有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浅析。运用频数、百分比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取独立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的ANOVA浅析;计数资料组间构成比的比较采取Pearson 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作用。结果1本探讨108例患者中NRS-2002≥3分者35例,NRS-20023分者73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4%。其中老年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7%,非老年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3.3%,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合并糖尿病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73.7%,未合并糖尿病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1.2%,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2采取重复测量方差浅析,对两组患者入院次日、术后1日、术后7日的ALB、PALB、TRN、TL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LB、PALB、TRN、TLC水平的时间因素主效应有统计学作用(P0.01),即不考虑分组因素,患者的ALB、PALB、TRN、TLC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PALB、TRN水平的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作用(P0.05),即不考虑时间因素,干预水平的不同,PALB、TRN水平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ALB水平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有着交互效应(P0.01),即随着时间的不同,两组患者的PALB水平的变化走势有着差别。3采取两样本独立t检验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ALB、PALB、TRN、TLC水平进行比较,其中术后1日两组患者PALB、TRN水平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术后7日两组患者PALB、TRN水平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其他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4运用χ2检验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进行比较,其中术后1日根据ALB、TRN水平评定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术后7日根据TRN水平评定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其他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5运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情况分布进行比较,其中术后1日根据ALB、PALB、TLC评定的营养情况分布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术后7日PALB评定的营养情况分布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其他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6两组患者术后BMI平均水平较术前降低,经统计学浅析,两组患者术后7日BMI水平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7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1.26+6.72天,干预组为19.61±6.61天,对照组为22.24±6.85天,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两组患者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干预组3例(5.6%),对照组7例(13.0%),两组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两组患者共出现腹泻33例,其中干预组12例(22.2%),对照组21例(38.9%),两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共出现腹胀22例,其中干预组7例(13.0%),对照组15例(27.8%),两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1本组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4%。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2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案例能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情况。3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案例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腹胀腹泻等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4基于本探讨结果,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将注重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适时、合理地制定营养护理措施,以改善大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疾病的康复。关键词:大肠癌论文营养风险筛查论文围手术期论文饮食指导论文

    中文摘要4-7

    Abstract7-13

    缩略语/符号说明13-14

    前言14-18

    探讨近况、成果14-16

    探讨目的、策略16-18

    对象和策略18-25

    1 探讨对象18

    1.1 样本选择18

    1.2 纳入标准18

    1.3 排除标准18

    1.4 样本含量的确定18

    2 探讨策略18-23

    2.1 探讨设计18-19

    2.2 探讨工具19-21

    2.3 干预措施21

    2.4 测量指标21-22

    2.4.1 身体测量指标21-22

    2.4.2 实验室测量指标22

    2.5 疾病预后22-23

    3 质量制约23

    4 数据处理23-24

    5 技术路线图24-25

    结果25-43

    1 探讨对象的基本资料25-27

    1.1 探讨对象的一般资料25

    1.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均衡性比较25

    1.3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营养情况的比较25-27

    1.3.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25

    1.3.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实验室各营养评定指标的比较25-27

    1.3.3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体质指数的比较27

    2 营养风险筛查结果27-29

    2.1 患者NRS2002评分结果分布28

    2.2 不同类别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28-29

    3 个性化饮食指导案例干预效果29-43

    3.1 干预对实验室化验指标的影响29-38

    3.1.1 干预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水平的比较30-32

    3.1.2 干预后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的比较32-34

    3.1.3 干预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水平的比较34-36

    3.1.4 干预后两组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的比较36-38

    3.2 干预对患者体质指数的影响38-40

    3.3 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40

    3.4 干预对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影响40-41

    3.5 干预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41-43

    讨论43-53

    1 一般资料浅析44

    2 营养风险筛查44-46

    2.1 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结果45

    2.2 不同年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45

    2.3 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的比较45-46

    3 个性化饮食指导干预效果46-50

    3.1 干预对实验室化验指标的影响46-48

    3.1.1 干预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水平的比较46

    3.1.2 干预后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的比较46-47

    3.1.3 干预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水平的比较47-48

    3.1.4 干预后两组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的比较48

    3.2 干预对患者体质指数的影响48-49

    3.3 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49

    3.4 干预对患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49-50

    3.5 干预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50

    4 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探讨50-53

    4.1 营养评估50-51

    4.2 营养情况动态监测51

    4.3 个性化饮食指导和营养专科护士51-53

    结论53-55

    1 主要结论53

    2 本探讨的不足之处53

    3 对未来探讨的倡议53-5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