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临床医学 >温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临床应用电大

温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临床应用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19483 浏览:843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主要介绍温法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体会。笔者根据该病病因病机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虚损,正气不足,针对该病寒证,采用温肺、温脾、温肾法随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温法;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该病病程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素包括体质、免疫、营养、环境、遗传等。中医认为该病属虚人感冒、咳嗽、喘证等范畴,根据“稚阴稚阳”生理特点和“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的病理特征。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虚损,正气不足,加之婴幼儿本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外感六淫之邪而为病。临床分为急性期与非急性期,治疗上急性期以祛邪治标为主,非急性期以补虚为主,辨证施治。笔者临床中观察该病小儿表现以寒证多见,采用温法分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体会如下。
1温肺法
适用于肺寒证。古代医家对肺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万全著《育婴家秘》言“肺为娇脏”“小儿肺常不足”,《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所恶,肺恶寒”,《素问·咳论》云:“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提出:“寒者热之”、“劳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等,为温肺法的确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寒有内寒外寒之别,外寒因感染风寒之邪或恣食生冷,寒邪侵犯肺卫,清肃失司, 营卫失调,临床见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 鼻塞流涕, 咳嗽,痰涎清稀量多,苔白滑, 脉浮紧而滑,指纹淡红等证。根据"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的原则,治当温肺散寒。由于外寒所致者宜散寒解表, 温肺化痰,笔者喜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因于内寒引起的并见痰多,胸满呕逆, 舌苔白滑等有水饮证者予温肺化饮,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若肺寒兼气短懒言, 体倦无力等气虚之象时, 宜加党参, 黄芪补益肺气;若伴有畏寒神怯, 四肢不温等阳虚见证时, 又宜加附片、干姜温阳散寒。外寒失于表散可入里化热,形成寒包火,宜麻杏石甘汤。
2温脾法
适用于脾胃虚寒证。小儿“脾常不足”之特点,复感儿多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外感症状日久不愈,耗伤正气,致病情反复,加上部分由于抗生素滥用和

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udooo.com

清热解毒中药不适当应用,脾胃虚寒小儿临床屡屡可见,症见反复外感,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少气懒言,气短,畏寒,食少纳呆,口不渴,多汗,动则易汗,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等。该证可发生在感染急性期和缓解期,赵献可《医贯》云:“咳嗽者,必责之肺,而治之之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故治疗应采用“虚则补其母”,使用培土生金法。在急性期者以扶正祛邪,治以补脾益气,佐以开肺化痰祛邪。以六君子汤或理中汤加味。风寒合三拗汤,痰多合三子养亲汤;纳呆加谷麦芽、焦山楂;咳嗽合白前前胡等。缓解期以温脾固本,以附子理中丸加玉屏风散。部分小儿出现发热时,需辨明外感偏重还是气虚偏重,后者选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不得猛浪发表或苦寒清热。
3温肾法
适用于肾阳虚证。肾主藏精,主纳气,为先天之本。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正气不足,致邪之所凑,正气即真元之气。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中,扶正为第一要务。小儿肾气未充,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加之本病反复发作,久病及肾,肾为元阳之根,肾阳气虚更致肺脾不足,则“先天滋后天”、“后天养先天”、“金水相生”等功能失职,导致肺脾肾脏腑功能下降,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疾病产生。症见反复外感,面色萎黄或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鸡胸龟背,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四肢不温,黑眼圈、发育落后,喘促乏力,气短,动则喘甚,少气懒言,多汗易汗,食少纳呆,大便溏烂,或五更泄泻,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在治疗中此类患儿,笔者喜用附子理中汤加补肾之品,如加淫羊藿、山茱萸肉、紫河车、蛤蚧补肾填精,总以脾肾双补为主,发作期或感染期时针对邪气性质加小量祛邪之品,以扶助正气,抗邪外出。遇到部分肾虚患儿出现烦躁、夜卧不安、低热、口臭等辨证属虚阳上浮症状,选用温潜法,加磁石、龙骨、牡蛎。若咳喘中见面晄或青、肢冷汗多、神疲、溺清长、脉细软,辨证有真阳衰惫、肾气失纳之证者,急用黑锡丹温肾纳气、助阳固脱。
以上无论何脏患病,均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采用天灸、推拿等配合治疗。嘱咐患儿家属平时注意生活调养,如寒温适宜、忌寒凉食品等。总之,临证中病情千变万化,温法只是八法中一法,绝不能统领其他七法,临床应用时如能抓住患者有寒象的病机,随证治之,故能效如桴鼓,但辨证不当,其弊立见,医者当谨慎待之。
4典型病例
患儿女,4岁,早产儿,近两年经常感冒咳嗽,每次发病需半月以上方好转,多以西医处理。近2天又见受凉见流涕色清,频打喷嚏,低热,自服感冒药效差,遂到诊。平时患儿易出汗,纳欠佳,饭后间诉腹痛,大便烂,查面白,精神倦,形偏瘦,咽淡红,扁桃体Ⅰ度肿大,轻度充血,心肺(-),全腹无压痛,舌淡苔薄白,脉略浮。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辨证:肺脾两虚,营卫不和。治法:补益脾肺,调理营卫。处方:黄芪15克,白术6克,防风4克,桂枝6克,白芍6克,大枣10克,生姜6克,炙甘草4克,法夏6克,焦神曲8克,苏叶5克(后下)。3剂。二诊:热退,流涕止,仍易汗,纳欠佳,扁桃体Ⅰ度肿大,无充血。治疗以固本为主,处方:黄芪15克,白术6克,防风3克,党参10克,桂枝5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干姜4克,炙甘草4克,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五味子6克,焦神曲8克,焦山楂8克。5剂。三诊:诸症好转,精神好,汗出减少,嘱继服2个月。退访患儿体质增强,不再易感冒,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4(6):6-7
周锦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杂志,2007,13(12):920-92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