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逻辑学 >简析马斯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思想

简析马斯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思想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3456 浏览:84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他继承了老一辈们关于科技异化和工具理性批判的论述,并在这一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思想。哈贝马斯认为,理性有两个维度:工具性与沟通性。工具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的联系之中,它关注目的与效率,可称为工具理性;沟通性体现在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它关注的是沟通与理解,哈贝马斯把它称为交往理性。而当代社会出现的技术不足,就是因为技术理性的泛滥,压制了理性的沟通性进展,所以哈贝马斯认为要解决现代技术不足,就要立足于交往行为论述,用更具有包容性的交往理性取代工具理性。文章以哈贝马斯对理性的理解出发,首先介绍了理性的历史进展历程,论述了哈贝马斯对理性两个维度的理解。其次,阐述了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即在资本主义晚期社会,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位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具有了意识形态功能。最后,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作了评析,认为其既有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其合理性体现在:1,肯定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2,对于技术进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并就如何解决技术负面效应提出了解决途径。局限性体现在:1,其思想具有浓重的资产阶级色彩,有意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转为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为资产阶级统治作辩护;2,哈贝马斯关于以技术与政治交往中克服现代技术不足的思想,其有着视角相对狭窄的不足;3,哈贝马斯赖以解决现代社会困境的基础——交往行为论述,太过重视语言的功能,而没有注意到其实语言的的作用还是需要现实中实践条件的成熟作基础。其合理性对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更好的运用科学技术,防止技术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作用,而其局限性则提醒我们在对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思想浅析时,更加注意其不合理面,不盲目认同。关键词:哈贝马斯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理性论文意识形态论文生产力论文

    摘要4-6

    Abstract6-13

    导论13-25

    一、 不足的提出13-16

    (一) 探讨背景13-14

    (二) 探讨目的14-15

    (三) 探讨作用15-16

    二、 国内外探讨近况16-21

    (一) 国内探讨近况16-20

    (二) 国外探讨近况20-21

    三、 探讨思路和策略21-23

    (一) 探讨思路21-22

    (二) 探讨策略22-23

    四、 本论新之处与不足23-25

    第一章 理性的两个维度25-40

    一、 历史视野中的理性25-31

    (一) 古写作技巧性25-27

    (二) 近写作技巧性27-29

    (三) 韦伯的合理性论述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29-31

    二、 理性两个维度的提出31-38

    (一) 理性认识之异议32-36

    (二) 工具理性批判策略之异议36-38

    小结38-40

    第二章 “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的提出40-50

    一、 基础:科学技术一体化41-43

    二、 相似度检测力量:国家干预的制度化43-45

    三、 标志和影响:成了剩余价值的独立来源45-47

    小结47-50

    第三章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50-63

    一、 技术与科学成为了一种新意识形态—“技术统治意识”50-55

    二、 作为新意识形态的“技术统治意识”的特性55-58

    (一) 较少的意识形态性56

    (二) 更具有操作性56-57

    (三) 关注点不同57-58

    三、 技术和科学成为意识形态后带来的影响58-61

    (一) 生产力和生产联系被劳动和相互作用取代59

    (二) 剩余价值学说不再成立59-60

    (三) 阶级和阶级斗争不足发生了变化60-61

    小结61-63

    第四章 技术统治意识的危害及解决途径63-74

    一、 技术统治意识的危害63-66

    (一) 损害了人类的实践兴趣63-64

    (二) 企图用技术进展的方式取代社会的进展方式64-65

    (三) 企图消解社会的65-66

    二、 技术不足的解决途径66-72

    (一) 技术的化66-68

    (二) 技术与政治的对话68-70

    (三) 技术与公众舆论70-72

    小结72-74

    第五章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思想评析74-85

    一、 积极向度:更加理性74-77

    二、 局限性77-80

    三、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迪80-83

    小结83-85

    结论85-8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