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学 >亚里士多德思孟学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比较

亚里士多德思孟学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比较

收藏本文 2024-02-23 点赞:4765 浏览:121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运用比较策略对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思想进行探讨是本论文的任务。在进行具体的比较浅析之前,本论文首先要解决的是三个相关的论述不足:一是思孟学派的有着形态、思想特点及学术源流不足;二是思孟学派的学是否是德性学的不足;三是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人性论不足。首先,思孟学派是儒家的重要学派,其形成是历史的建构历程,既原于真实的历史有着又原于概括者和构建者的价值诉求,性与天道是其焦点不足,心性论是其进展线索,德性论是其主要内容,德治和仁政是其思想的运用和延伸,而其形而上思想可能受到早期道家的影响。其次,儒家和思孟学派的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角色和规范的特点和因素,但是其核心是“成人”不足,由此笔者倾向于将其视为德性学。再次,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都是以人性不足的探讨为基点的,即人本身是什么决定着人应该成为什么。思孟学派认为人本善,德性即社会性是人的本性;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认知理性)是人的本性,而道德德性是人的第二本性。这三个不足的探讨即本论文的前三章是整篇论文的基础部分。接下来,论文的四到八章对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进行了具体的浅析和比较。首先浅析和比较了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的具体德目和德性的实现方式,认为思孟学派注重以内统外、由内而外的实现方式,而亚里士多德注重由外而内的实现方式。其次浅析和比较了两种德性论的标准,即中庸与中道,认为中庸与中道都是一种适度和恰当,中庸除了是德性的标准外,还是一种道德本体;而中道只属于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处于中道之外。此外浅析和比较了情感与理性在中西两种德性论中的联系,认为情感与理性在两种德性论中是共存的、不可分离的,但是思孟学派重情,其理性是道德理性,而亚里士多德重理,其道德德性是情感和在理性制约和支配下的正确,其理性的根基是认知理性、浅析理性。另外本论文还浅析和比较了中西方有关快乐与德性及外在善与德性联系的观点,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德性包含着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德性之乐,而且应该警惕肉体快乐和寡欲。所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形成历程中伴随着痛苦,而思孟学派则更为强调忧乐圆融的精神境界;对于外在善,双方都认为其是人存活必不可少的,但是思孟学派更强调外在不足下的自足,强调对外在事物的超越。论文的第九章“最高目的与特点”是对前文的总结,认为思孟学派学的最高目的是至善与天道,即天人合一,实现圣人之道和君子之道,而亚里士多德学的最高目的是幸福,即最高幸福沉思和包括所有内在善和外在善的整体幸福。此外,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德性的先天性、内在性,情感的基础性,形而上学、学和政治学的合一性是思孟学派学的主要特点,而认知的形式思维,德性的后天性,德行的重要量,理性的主导性,形而上学、学和政治学分离基础上的统一性是亚里士多德学的主要特点,而这些特点原于双方的社会体制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论文的最后两章即第十章“与政治”,第十一章“德性学与儒家学的未来走向”是整篇论文的深化和延伸。德性的社会实现是不足的最终落脚点,而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是社会形态的集中体现,由此儒家提倡内圣外王,亚里士多德提倡公民城邦,儒家坚持本位化而亚里士多德试图通过建立良好的政治体制、法律教育体制来实现社会善。德性学整体性、和谐性、目的性、崇高性等特点应该会成为西方规范学的有益补充,而儒家学也应该借鉴西方德性学及规范学的优势,放弃本位,使制度和社会系统成为实现善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键词:思孟学派论文亚里士多德论文思想论文比较探讨论文

    中文摘要3-5

    Abstract5-10

    绪论10-26

    一、选题背景及探讨成果10-20

    二、论述革新及探讨策略20-22

    三、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22-26

    第一章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26-42

    一、思孟学派26-39

    (一) 有着形态26-29

    (二) 主要人物29-31

    (三) 主要著作31-32

    (四) 思想特点32-37

    (五) 学术源流37-39

    二、亚里士多德39-42

    (一) 学术成果概要39-41

    (二) 相关论著说明41-42

    第二章 德性与德性42-70

    一、德性界定42-57

    (一) 思孟学派论德性42-50

    (二) 亚里士多德论德性50-57

    二、德性57-70

    (一) 德性58-65

    (二) 德性与角色65-67

    (三) 德性与规范67-70

    第三章 人性与德性70-84

    一、人性的界定70-75

    (一) 界定角度相同70-72

    (二) 具体内证不同72-73

    (三) 人性善恶与社会性73-75

    二、人的实现75-79

    (一) 实现活动75-77

    (二) 存养与扩充77-79

    三、人性的结构79-84

    (一) 球体混圆型79-81

    (二) 锥体级层型81-84

    第四章 具体德目与德性实现84-130

    一、具体德目84-119

    (一) 主要德性比较84-110

    (二) 其他德性比较110-116

    (三) 儒家特有的德性116-117

    (四) 亚里士多德特有的德性117-119

    (五) 习俗与礼119

    二、德性的实现119-130

    (一) 仁义内在与仁内义外119-123

    (二) 德性与德行123-130

    第五章 中庸与中道130-175

    一、中庸132-159

    (一) 孔子与中庸132-139

    (二) 子思与中庸139-153

    (三) 孟子与中庸153-159

    二、中道159-169

    (一) 中道思想的来源159-160

    (二) 中道思想的论述基础160-163

    (三) 中道思想163-169

    三、中庸与中道169-175

    (一) 相似性169-172

    (二) 差别性172-175

    第六章 情感与理性175-188

    一、情感与理性共存175-177

    二、情感与理性不可分离177-179

    三、德性实现中的明智与思179-182

    四、德性实现中的志与意愿182-185

    五、、情感与理性185-188

    第七章 快乐与德性188-198

    一、快乐浅析188-192

    二、不乐无德192-193

    三、警惕快乐与寡欲193-195

    四、痛苦与忧患195-198

    第八章 外在善与德性198-209

    一、外在不足与自足198-203

    二、必要条件203-206

    三、补充说明206-209

    第九章 最高目的与特点209-221

    一、最高目的209-212

    二、主要特点212-219

    三、特点探源219-221

    第十章 与政治221-234

    一、君子与公民221-225

    二、宗法王国与城邦225-232

    三、德治与法治232-234

    第十一章 德性学与儒家学的未来走向234-245

    一、德性与儒家的主要特性234-237

    二、德性学与儒学复兴的价值和作用237-240

    三、德性学与儒家学的未来走向240-245

    总结245-25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