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学 >试谈方法论比较视域下《论语》

试谈方法论比较视域下《论语》

收藏本文 2024-03-29 点赞:10907 浏览:450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论语》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渊薮。《论语》诠释体现着对圣贤经典的积极认知。地理大发现引发的时代洪流,使得各民族间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国外,尤其是西方“汉学”历经僧侣派和学院派的进展阶段,始终对《论语》诠释保持关注。芬格莱特的《孔子:即凡而圣》运用日常语言浅析哲学诠释《论语》,是当代西方哲学与儒家诠释新的结合尝试。史华兹则以思想史维度对《论语》诠释予以关照。比较传统中国学者,则是撷采训诂义理,见微知著,探究圣贤经典的微言大义。朱熹的《论语集注》是此中文本的优良范例。比较视域下的《论语》诠释,不仅包括中西方学者内部在策略上的差别,还应置于跨文化、跨哲学视野,比较浅析不同文化语境下,中西方学者之间在《论语》诠释,尤其是策略论上的取异,以而探讨出《论语》、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诠释的多种面向。关键词:比较视域论文《论语》诠释论文芬格莱特论文策略论论文

    内容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22

    一、日常语言浅析哲学视域下的《论语》诠释22-32

    (一)奥斯汀“语言现象学”及其言语行为论述22-26

    (二)人是礼仪性的有着:奥斯汀言语行为论述在《论语》中的开展26-32

    1.《论语》中的语言浅析:施事话语——“礼”的概念界定26-28

    2.《论语》中的日常语言浅析:施事话语——“礼”的功能界定28-29

    3.《论语》中的言语行为论述:施事话语——“礼”的评价界定29-32

    二、哲学与思想史:芬格莱特与史华兹的《论语》诠释比较32-50

    (一)思想史维度的《论语》:“通见”与“不足意识”32-40

    1.《论语》中的“通见”33-35

    2.《论语》中“不足意识”的生成35-38

    3.后《论语》时代“通见”向“不足意识”的转换38-40

    (二)哲学与思想史:同在文化语境不同学科领域下的策略论取异40-50

    三、哲学与哲学:芬格莱特与朱熹的《论语》诠释比较50-68

    (一)理学建构下的《论语集注》:晓言明经以致通经达理50-57

    1. 晓言明经53-56

    2. 通经达理56-57

    (二)哲学与哲学:异在文化语境相同学科领域下的策略论取异57-68

    四、结语:经典诠释的多重面向68-8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