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历史教学改革 >分析农村家长不良人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分析农村家长不良人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2-22 点赞:9694 浏览:3489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5071(2012)07-0070-01
随着整个社会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加深,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则是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家庭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产生影响,而这一切都必然会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在所有的相互作用中,父母行为的直接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因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和无法选择性,幸运的孩子可以在父慈母爱﹑和睦温馨的家庭中快乐成长;那些遭遇人格失调﹑品行不良的父母的孩子却被迫在极端压抑痛苦的家庭中艰难成长。在农村大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意识落后,再加上生活随性对自我不加约束,因而不良人格和不良言行表现比较突出,父母的不良人格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多疑、焦虑、暴躁冲动、破坏等消极心理。其结果不仅恶化了亲子关系,而且还会为孩子的成长道路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孩子失去自信,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农村家长不良人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1 家长的暴力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很多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生活在父母争吵互殴恶劣情感环境中的孩子,容易产生不良性格。暴力教育造成孩子缺陷性人格。部分家长封建家长作风严重,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不理解的规则。有的甚至认为 “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父母打掉的不仅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还有孩子的安全感与自信心。

2 家长自信心不足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农村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大部分家长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 ,孩子交给学校,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就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义务,是一名好家长。而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只要自己子女没有出事,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到学校联系了解情况,为自己的子女作长远打算。

3 家长不良思想的灌输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书,读不好没关系,关键是养几年骨头,混个,拿证去打工,早点赚大钱。”这是大部分农民思想的突出

源于:论文查抄袭率怎么发表www.udooo.com

表现,农民之所以有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们对现代就业制度不了解,认为大学不分配,上大学没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即使几年大学毕业后仍旧找不到工作。这样一种“高投入”与“低产出”的不平衡现象,使得许多讲求“实惠”的农村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降低了培养子女的热情。灌输这种思想于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头脑之中,侵蚀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大大打击了孩子的读书积极性。使孩子从小模糊了是非观念,在错误的人生导向下长大,难免会产生多疑,自卑,悲观等不良人格。

4 家长责任心的缺失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员数量也不断增加,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父母责任心的缺失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5 不良的家庭关系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农村家庭关系复杂,有些家庭关系非常糟糕,例如婆媳间相处不好,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其自己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又与姐妹大打出手……这样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投下阴影,孩子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情感变化大,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成长,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严重缺失,一些孩子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的家庭表面看似平静,父母双方没有争吵,但他们在心理和情绪上相互敌对,彼此很少说话,也根本不想交谈,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心理抑郁,这主要是由于家庭内沉闷的气氛造成的。国外一学者研究发现,这种家庭的成员,特别是子女,易出现精神分裂。

6 家长不良言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行为不佳,造成儿童不良性格。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尤其是儿童,其依从性、归属性,模仿性都很强。在农村许多家长素质偏低,思想意识、教育观念落后,不良言行表现较为突出,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对孩子成长负面影响很大。
现实生活中,他们的言行不但没有给孩子以好的示范,反而为孩子的成长道路蒙上了一层阴影。有的家长出言就是秽语,张口便是脏话。有的家长闲时喝酒、搓、打牌,玩彩票。有的家长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不懂得文明用语,担心说声“谢谢”反而会被笑话。有的家长喜怒无常,高兴时对孩子很亲呢,疼抱,而生气时便拿孩子当出气筒,于是孩子的情绪也喜怒无常,脾气古怪。有的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有的父母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面前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健康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这就要求不仅是健康的体魄,而且还要健康的心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更需要培养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人,去承担历史的责任。面对小学生中出现了种种心理疾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更为重要,孩子上学以后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但是,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孩子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可见父母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之巨大。
家长的性格特点、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高尔基曾经说过:“单单是爱孩子们,母鸡也会这样做。可是,要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件伟大的事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努力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在严格的自律和反省中追求心智的成熟,有能力赋予孩子完满而充沛的爱!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