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历史教学改革 >立意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不可或缺学年

立意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不可或缺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6231 浏览:196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教学立意,古代农业,精耕细作
[]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30—04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了一次“推门听课周”活动,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把脉问诊”。在听一同仁执教《发达的古代农业》后,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特撰文探讨。

《发达的古代农业》是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一,课,“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教材的表述而言,“主要耕作方式”一目了然,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却蕴含在字里行间。
执教这一节课的是一名青年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许多图片,像导游一样引领学生了解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农业灌溉的嬗变,还播放了电影《牛郎织女》的视频片段,意在为学生设置“小农经济”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小农经济的特点。课堂表面上很“繁荣”,但从学生的反应看,他们实际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很茫然。
许多教师对这一课都感到很“头痛”,原因在于该课内容跨度大,知识点多,涉及从史前到明清时期的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农业灌溉的变迁,同时小农经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远离现实生活,其特点很难让学生理解,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教材的问题,还是教师的问题?客观地讲,二者皆有。教材的修订需要一定的周期,我们当前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的课堂。从教学角度看,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立意”,缺少“灵魂”,因此很难让学生领悟到古代中国农业“美的历程”。
何为教学立意?立意,本指一篇文章所确立的文意。聂幼犁老师认为:“教学立意系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核心概念。”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统摄教学内容思路的体现。“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课堂要产生“流之远”的效果,应在“教学立意”上下工夫。作为一节课的“魂”,教学立意能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并运用历史。如果历史课堂缺少教学立意,只有事件的罗列、知识的堆砌、年代的枚举这些毫无色彩的历史表述,就难以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预设目标,难以抓住历史教学的“根”。

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依次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史前农业的变迁以及商周时代的农业工具、农业技术、农作物种类等。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些变化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很难吊起学生的“胃口”。
该目最后一句“中国

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基础”,点明了这一目的核心,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以“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作为这一目的“灵魂”,则会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所谓“独立发展、自成体系”,是指早期中国古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发展,没有借助或很少借助区域以外的其他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从生产工具变迁来看,从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到商周时代的青铜农具,从石犁到耒耜,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生产工具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时人“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这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并不是外来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在不断总结生产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经验传承。
从农作物种类来看,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如果教师此时引用“五谷丰登”的成语,则能更有力地证明早在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作物品种已经“自成体系”。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最初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可能无稻。“五谷丰登”出自先秦时期军事著作《六韬》,原文是“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先秦时代农作物已经“自成体系”。无独有偶,语出《管子·牧民》的成语“六畜兴旺”也能说明早期中国古代养殖业也是“自成体系”的。
如果进一步延伸,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文明同样也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实际上,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他还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因素:“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因而,他们的文明更为连续不断,也更为独特——中国与欧亚其他伟大文明之间,有着较后者相互之间更为根本的差别。”

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依次介绍了春秋战国以来生产工具的变迁、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发展,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学生不容易记忆,更不知道为什么要了解这么多的知识点,容易产生“课堂疲劳”。
纵观这一部分内容,“精耕细作”是本目的“教学立意”。以“精耕细作”作为统领该目的“魂”,则比较容易讲清楚生产力的变化所折射的历史规律及古人的智慧。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什么是精耕细作?《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的定义为:‘用以概括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在耕作栽培方面的优良传统,如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三宜耕作、耕薅结合,加强管理等。’”可见,精耕细作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取较为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生产工具的不断优化是精耕细作的突出表现。中国古代农耕大体经历旧石器时代“刀耕火种”、新石器时代“石器锄耕”、铁器时代的“铁犁牛耕”三个阶段,而“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工具演变的质的飞跃。“‘铁犁牛耕’方式的出现和应用是古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是古代人类把冶铁技术、畜力资源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铁犁牛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两牛三人),后来又在铁犁上安装了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方向翻土,让起土打垄更加便利。到了隋唐时期,又出现了曲辕犁,其重大改进是其增加了犁评。耕地时推进犁评,犁铧就向下可以深耕;拉回犁评,犁铧向上,可以浅耕。因为有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曲辕犁能够适应不同土壤和田块的需要。“铁犁牛耕”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所用人力越来越少,从两牛三人到两牛一人;耕作方式越来越先进,从无法翻土作垄到翻土方向一致,再到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适应范围越来越广,从只能适应相对平整的土地到能够适应不同土壤和田块的需要。“铁犁牛耕”发展,让精耕细作的农业成为一种可能,其本身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具体体现。教师如果能讲清楚这些,学生才能明了“铁犁牛耕”的背后彰显了古代中国农业的“精”“细”的精髓,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也才能真正调动他们学习这些生产工具变迁的兴趣。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