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历史教学改革 >简论缺失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缺失理由和完善路径

简论缺失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缺失理由和完善路径

收藏本文 2024-03-19 点赞:20176 浏览:864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我国己形成“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多元化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格局,“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目标得以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受助的贫困大学生是否能够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感恩传统和张扬感恩文化,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英汉字典》给出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反映一个人的心态和精神境界,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们所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生的生命教育。

(一)感恩教育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的客观要求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一贯坚持德育为先,德育是德智体美教育之先,而感恩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一项生存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之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贫困大学生在受助之后能否具有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动,是衡量其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可以强化德育价值功能,使大学生正确对待所受资助,心怀感激、充满爱心,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二)感恩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要求

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诗句,《战国策》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唐朝大诗人孟郊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感恩这一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感恩缺失现象屡见不鲜,背离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为此,我们要立足传统,结合时代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感恩教育,强化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知恩图报,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和弘扬感恩文化,让高校贫困生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三)感恩教育是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学校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查尔斯·M·萨维奇在《第五代管理》中提到第五代管理理论有四个核心理念:感恩、善念、包容、快乐,其中感恩这种理念强调的是个体对组织的感激之情,即个体要对组织提供的培养和帮助心存感激,只有懂得感激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相对于其它非贫困生大学生,贫困生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嫉妒、无望的不良心理,从而产生不满、怨恨和仇视的心理情绪。为此,高校开展感恩教育,也是培育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的需要。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淡化感恩教育: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环境下的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全和改革开放的不继深入,社会的转型发展带来的问题,媒体上知恩不报的事例屡见不鲜,倒下的老人不敢扶,教出了高徒忘了师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良现象和社会风气不同程度地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底线,产生学校教育内容与社会现象反差,致使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出现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缺乏的现象。

(二)忽视感恩教育:偏重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学校原因

学校对获得资助贫困生后续管理缺位。近几年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比较大,社会有识之士也不断给予贫困生资助,奖助金额较大,涉及面较宽。这些奖助学金只是在评定和发放时比较严格,发放以后学校缺乏对获奖学生进行和有效管理。贫困生获得资助后没有相应的义务与约束,基本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没有相应引导其如何回馈学校以及社会,也没有相应规定其如何通过力所能及之行为对学校表达感恩,于是出现不愿意写感谢信或不愿意与资助人见面的情况发生。
学校教育重功利轻人文现象仍然存在。尽管国家呼吁和实施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现实的中、小学校主要关注的仍然是分数和升学率,高校主要关注的是分数与就业率,以至于有人戏称“中学教育是考试的工具,大学教育是就业的工具,社会教育是和功利的工具”。由于学校过分强调功利性,使本应成为德育重要内容的感恩教育被忽视了,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与情感最好时期的基础教育阶段被错过了,只好留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回炉教育”,这些无疑降低了感恩教育的成效,增加了教育成本,成为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弱化感恩教育:重视成才轻视成人的家庭原因

在贫困生家庭中,父母为了生计而日夜奔波,对子女只重视“养”而忽视“教”或不顾及教育引导,有些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达到溺爱程度,即便家庭再困难,也不愿让子女了解并承担父母的生活压力和艰辛。父母对儿女是最无私的,很多父母为了让儿女过得好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不求任何回报,这样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3]。久而久之,子女养成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和奉

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udooo.com

献的倾向,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不体凉父母的辛劳,不懂得感恩父母。

(四)缺失感恩教育:重视给予轻视回报的制度原因

当前,我国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偏重经济资助的给予,轻视受助学生思想教育。从高校的各类奖助学金到绿色通道的减免学费,再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帮助与捐赠,更多是突出了“给予”的特点,更多地强调程序的合法性、过程的公正性、手续的完整性。受助学生在获得资助、享有权利后,不知道也没有明确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权利和义务没能有效地结合。这样的制度下,学生习惯于“得到”,而忽视“回报”,贫困生虽然物质上获得了资助,但是精神上没有得到激励,出现要不要接受资助的矛盾心理,有的贫困生认为“只要是资助,不要白不要”的贪婪心理,有的则养成“家庭经济困难而理当获得资助”的依赖心理,有的贫困生则形成“接受资助就是接受施舍”的偏见心理,从而躲避资助,选择勤工助学或打工挣钱方式。以上种种情况,都是制度不完善造成学生不良心理和情绪,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强的心理。为此,资助体系和制度的设计者,应把实施感恩教育作为资助制度的重要内容,不仅仅考虑给予贫困生享受的权利,还应该让每位受助者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并且要求义务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三完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紧抓第一课堂:发挥主渠道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加强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体系。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和生活中蕴藏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人到课堂中,引导学生要识恩、知恩,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4]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尤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教育学生知恩图报,不能只图索取和享受,在接受他人关爱、帮助时,要心怀感恩,给他人以回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施恩不图报,积极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多做善事。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感恩”教育,把它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丰富第二课堂:以实践活动感召学生,促使学生获得感恩体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以实践活动来感召学生,让学生体验感恩。夸美纽斯说:“道德教育,练习尤为重要。”作为道德教育内容之一的感恩教育必须投身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高校各级团学组织应多组织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有必要时还要将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学分制,保证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性和实效性。高校应密切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如,在新生入学时,开展爱校教育;在学生毕业季,开展“我再为母校怎么写作三小时”感恩教育;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和国庆节等节庆日开展打一次感谢电话、发一条感谢短信、做一件感谢事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每学期学生资助金发放时,开展“怎么写作社会献爱心”为主题的感恩活动,组织获得资助的学生到福利院、孤儿院怎么写作老人和帮助孤儿。或者,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开展怎么写作工作,如医学专业可以到医院开展导医怎么写作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活动,师范专业学生可到乡村中小学进行义教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历练,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感受怎么写作他人的快乐,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学生将感恩意识内化为感恩情感,感恩情感再外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怎么写作的实际行动。

(三)创新第三课堂:发挥网络思政作用,让学生主动开展感恩行动

网络成为有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已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命题。高校要充分发挥和挖掘互联网为主体的校园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校园网、校园BBS、博客和微博等网络载体,播放感恩歌曲、朗读感恩诗歌、讲述感恩故事和宣传身边感恩事迹。同时,对那些冷漠无情、不懂得感恩、不会感恩、忘恩负义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我们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或教师节开展感恩父母或感恩教育微博比赛,开展优秀感恩博文评选活动。

(四)引导家庭课堂:转变家长观念,营造家庭感恩氛围

转换家长观念,让家长明白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说,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有德有才是全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坏才、无德无才是废才”,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要更关心孩子的情商,重视一个独立完整人格的培养和一个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感恩也应该成为父母自身必修的课程,父母本人对其父母或老师的感恩行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的感恩意识与情感的形成。因此,父母在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此外,父母要给孩子感恩的机会,在恰当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到父母的工作中来,让孩子了解和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艰辛,不能让孩子“一心只读圣闲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五)规范感恩制度:通过约束机制,促使学生养成感恩习惯

建立高校贫困生奖助学金的后续跟踪制度。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和富裕,国家和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与关心程度越来越高,他们所获得各类奖、助学金的金额较大,辐射范围较广,资助学金对贫困生的覆盖面基本上达到了90%,没有得到资助的同学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补助。我们不仅仅在发放环节要严把条件关,更应该在使用环节建立约束制度,使其做到专款专用,建立和完善资助学金的后续跟踪制度,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和感恩实践活动记录本。
将“感恩素养”纳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素质评价体系对引导和激励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起到重要引导作用。我们可以将“感恩素养”纳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强化对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把“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评分项目并纳入到大学生思想道德考核的指标中来。[5]通过制度强化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如果获得资助的贫困学生在感恩素养的综合测评中达不到标准,这将严重影响到他下一年度受助资格。在四年大学生涯中,学生能够坚持进行感恩行为的实践,这将会促成学生感恩习惯的形成,无疑将对贫困学生感恩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起到较好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感恩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评论,2007(4).
[4]杨雪琴.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3]李新.对感恩教育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7(2).
[5]李亚婕.增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