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谈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视角和路径选择

谈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视角和路径选择

收藏本文 2024-03-21 点赞:7971 浏览:2507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既存在互补和融合,也不乏碰撞与冲突,马克思主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同样如此。要卓有成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走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和风格;必须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特点,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心理特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征。概言之,中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土壤,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华民族;民族文化;思维方式
1002-7408(2013)02-0071-03
美国文化学家菲利普·巴格比曾经指出:“正是在民族这一层次上的社会才具有最鲜明的文化差异。我们感到自己所属的是某个民族,我们试图仿效我们同胞的习俗和风度。而且,我们非常方便地辨别出法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以及他们各自的言谈方式、风俗和服饰等等。”123这段话十分清楚而直接地告诉人们:文化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不同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要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并转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就必然有一个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相融合的问题。否则,它将难以掌握群众,无法走向大众,融入到国人的内心深处,凝聚成人们的共同理想和行动。换言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民族文化的“空场”,民族文化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走近中国实际并解决中国问题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走向世界,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生根、开花、结果,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世界化与民族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一方面在于它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回答了时代提出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于它能够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实际相联系,解决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因此,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反映当代中国的实际和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和前提。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534并且一再强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534这就是说,必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形式化,真正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反映中国人民的生活与实践,研究中国的实际,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真正有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走向大众,并赢得大众。因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3]9
马克思主义要走向大众,不仅要使自己的理论反映中国实际,解释中国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在现实当中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必须“管用”,具有实效性。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4]121并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抗战时期深刻指出,“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674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怎么发表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些都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要为人民群众所信任和信仰,它必须肩负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在今天,也就是要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过程所出现和面临的问题,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才能以一种科学理论的姿态更加深入到大众的内心深处。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和风格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的民族形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风格。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走向大众,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和风格。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534特别强调中国民族的新文化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英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认为,“对共产主义理论的贡献就是用普通民众和教授都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时使之地方化,以便中国人民能和欧洲人民懂得一样多”。[5]497
十分注重利用通俗生动、符合群众欣赏习惯的民间形式,如地方戏曲、民间说唱等来宣传马克思主义,认为“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怎么写作的样子”。他说,“在艺术工作方面,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不但要有新秦腔、新秧歌,而且要利用旧戏班,利用在秧歌队总数中占百分之九十的旧秧歌队,逐步地加以改造。”[6]1012语言是思维和意识的外壳,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语言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媒介。如何运用朴实无华的大众语言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6]851他在《反对党八股》中批判有些人天天喊大众化,“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是小众化。”[6]841因此,强调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认为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本身也十分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来表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为了说明打倒了党八股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狼狈处境,运用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为了说明文章长短要依内容需要而定,运用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为了说明党八股“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罪状,运用了“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了说明党八股“语言无味”的罪状,用“瘪三”来比喻。再如,他把那些缺乏调查研究的做法生动地形容为“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把调查比喻为“十月怀胎”,把解决问题比喻为“一朝分娩”等等。除了向群众学习语言外,强调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他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一词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从而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渐深入人心。正如香港学者金思恺所认为,读的著作,有民族亲切感,好像并不是在传播外来的思想,确实做到了国际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紧密结合。[7]184-185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特点

文化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民族内容与民族形式上,而且体现在民族的思维方式当中。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往往对人的语言行为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当中,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西文化之间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强调“主客两分”。中国传统文化重综合,体现了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偏重分析,由微观到宏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鲜明地表现在中医和西医的差别上。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形象——体现在语言上,中国汉字不仅表音,而且表形表意;体现在哲学上,中国哲学一般采取格言形式,具有突出的具象性和比喻性。而西方文化则重逻辑推理——体现在语言上,西方的字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体现在哲学上,西方哲学总是以语言的严密性和思辨性见长。
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近代早期启蒙思想家那里都有过比较多的阐述,在继承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基础上,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并揭示了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家族主义基础上,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国家主义基础上;中国文化比较务虚,西方文化比较务实;中国文化重综合,比较含混,西方文化重分析,有条理;中国文化奴性十足,缺乏,西方文化个性有余,讲求;中国文化迷信盛行,西方文化重视科学;中国文化重静,西方文化主动;中国文化重精神,西方文化重物质,等等,这些差异或直接表现为思维方式上或间接性地受思维方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在思维方式上不可避免地具有西方文化的印记。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认清楚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如同佛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一样,存在着用中国传统文化去认同、比附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现象。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例如,有人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用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去比附解释共产主义等等,也就是说用中国文化的思想范式去理解、套用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一新思潮。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加深,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比较自觉地认识和处理两种文化之间在认识和思维方式上的契合性和差异性(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等),并成功地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现代性转换,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对接,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有效传播开辟了道路。总之,只有化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隔膜,才能使我们更加乐意,也更为准确地理解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心理特点

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心理特点,从而增强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王国维曾用“爱所不信,信所不爱”来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人在文化选择上的矛盾心理。“爱所不信”指的是中国文化,“信所不爱”指的是西方文化。也就是说,这里涉及到一个“理智与情感”的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我们无不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而感到自豪。但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我们必须理智地承认这一点,敢于向国外学习。在向国外学习过程中,我们容易产生复杂的情感与多种心理反应:第一,许多人容易产生民族自卑心理,正如所说,学了外国的,就对中国的没有信心,越学越觉得中国事事不如人。第二,有些人容易对外来文化采取盲目拒斥和排外心理,步入文化上的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这种现象同样有所体现。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不足以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只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破坏了中国民族文化,言语背后其实流露出浓厚的民族情感色彩。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自尊心、自信心问题,并努力排解大众的这种文化心理障碍。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707事实上,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1943年,就明确指出:“中国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联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近年来所进行的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8]201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中华民族内部不同群众的情感心理。在广州农动讲习所讲课时,指出,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这是洪秀全的手段错了。还以赞赏的语气肯定彭湃与农民一起去拜菩萨并借机发动农民的做法。周恩来在谈到知识分子改造时,也提出了一条从爱国的、民族的思想再到工人阶级立场、人民立场的转变路线,因为一般的人开始最容易有一个民族观念、民族立场。这些都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民族的情感心理,运用符合其心理特点的传播方式,有效提高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重视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9]
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是孤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其实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必须自觉地认识到不同民族文化的民族特性及其具体表现,并充分重视民族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和影响。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就要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反映中国的实际,解决中国的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契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情感特点,以上这些也正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重要经验和成功经验。今天,我们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和途径(如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报刊宣传、互联网传播等),不管针对哪一部分群体(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农民等),仍然需要不断思考这样一个共同性问题,那就是如何更好地使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华儿女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内化到大众心中。
参考文献:
[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夏克,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5][英]威尔逊.[M].北京:文献出版社,
2000.
[6]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金思恺.思想内容与形式[M].香港:香港大学亚
洲研究中心出版社,1976.
[8]文件选集(第12卷)[M].北京:党校出
版社,1986.
[9]周中之.民族形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
研究,2009,(9).
[责任编辑:闫生金]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