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基于统计学法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安全对策

基于统计学法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安全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22548 浏览:9796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1世纪以来,伴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因此,对水资源问题的研究就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和难点,业已引起各国的,提上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并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来探讨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寻求“人水和谐”之道安全保障。但是,水资源承载力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众多研究方法也均因地域实际情况不同而适用范围受限制,为此,对与区域相适应的水资源承载体系的探究也正世界的研究热点。基于统计学法在降低主观因素干扰的同时,又能以最少的信息损失抓住问题的关键以及建模简单、评价全面等优点展开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探究。文中对赣江源流域自然地貌、社会经济及人文历史背景的分析,用一个全面的、综合的体系展开对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从赣江源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出发,将水资源承载力具体化到供给的水资源量对人口规模,居民生活,农业发展,工业产值和生态环境需水量五个的支撑情况,取用这五个的数据,统计学法中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熵值法客观的对该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评价,并水资源的经济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表征出该区未来年份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赣江源流域近十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相对稳定,除2004年有弱化的趋势外,其余各年份均稳中有增,向着一个优化健康的方向发展,但2009年较2001年的综合得分仅高0.014个分值,增幅相对。预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增长,该区未来年份的水资源承载力有的下降趋势,预测出的供需平衡指数分别下降到2015年的1.002,1.218和2020年的0.979,1.034,该区水资源将可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为此,性的提高森林覆盖率、雨水资源化、提高污废水处理率等提高该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安全对策。研究的,不仅可以为该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规划导向水资源承载的信息支撑,还可以为该区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制定建设性的意见。如此,不仅可以保护好赣江源头的水源,还可以综合协调上游、中游与下游之间及河道左右岸之间的用水关系,统筹分配水量与保护水质,确保赣江源流域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危及整个赣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赣江源流域论文水资源承载力论文因子分析论文供需平衡指数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10

    章 绪论10-19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1.1.1 国外现状10

    1.1.2 国内现状10-11

    1.1.3 统计学法的优势11-12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12-14

    1.2.1 课题背景12

    1.2.2 研究12-13

    1.2.3 流域界定13-14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14-16

    1.3.1 研究目的14-15

    1.3.2 研究内容15-16

    1.3.3 研究方法16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16-19

    1.4.1 技术路线16-17

    1.4.2 难点探讨17

    1.4.3 创新之处17-19

    章 水资源承载力19-28

    2.1 承载力19-20

    2.1.1 承载力的19

    2.1.2 承载力的研究目的19-20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20

    2.3 水资源承载力20-28

    2.3.1 基本21

    2.3.2 发展21-22

    2.3.3 评价指标22

    2.3.4 细化分类22-23

    2.3.5 支撑理论23-26

    2.3.6 研究方法26-27

    2.3.7 面临的困境27

    2.3.8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环境承载力的辩证关系27-28

    章 赣江源流域概况28-37

    3.1 自然历史背景28-30

    3.1.1 地理位置28-29

    3.1.2 气候特征29

    3.1.3 地形地貌29

    3.1.4 历史文化29-30

    3.2 资源生态30-32

    3.2.1 水资源30-32

    3.2.2 土地资源32

    3.3 社会经济32-37

    3.3.1 经济33-34

    3.3.2 社会34-36

    3.3.3 人口36-37

    章 赣江源流域水文特征及供需水量预测37-51

    4.1 水文特征37-40

    4.1.1 水资源总量37-38

    4.1.2 降水资源38-40

    4.1.3 水资源总量与降水的关系40

    4.2 供需水量预测40-51

    4.2.1 综合生活用水量的预测41-45

    4.2.2 农业需水量的预测45-47

    4.2.3 工业需水量的预测47-48

    4.2.4 环境生态需水量预测48-49

    4.2.5 总需水量49

    4.2.6 未来年份供水量的分析预测49-51

    第五章 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细化表征51-61

    5.1 经济承载力分析52-53

    5.1.1 预测农业承载52

    5.1.2 预测工业承载52-53

    5.2 人口承载力分析53-54

    5.3 流域水资源54-55

    5.4 水量分配政策55-57

    5.4.1 水量分配政策下的承载55-57

    5.5 供需平衡指数57-61

    5.5.1 供需平衡指数的分类57-58

    5.5.2 供需平衡下的水资源承载力58-61

    第六章 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研究61-71

    6.1 赣江源流域水资源的现状分析61-62

    6.2 研究方法62-63

    6.2.1 因子分析法62

    6.2.2 熵权法62-63

    6.3 实例分析63-70

    6.3.1 成分因子的选取63-64

    6.3.2 计算与分析64-67

    6.3.3 熵权法的应用及分析67-69

    6.3.4 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分析69-70

    6.4 研究小结70-71

    第七章 提高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安全对策71-76

    7.1 增加森林覆盖率71

    7.2 雨水资源化利用71-72

    7.3 提高废污水处理率72-73

    7.4 提高单位数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73

    7.5 倡导水量分配与水权管理政策73-74

    7.5.1 水量分配73

    7.5.2 水权管理73-74

    7.6 建设节水型流域74-76

    7.6.1 引进高新节水技术74

    7.6.2 提高工业用水率74-75

    7.6.3 提高全民节水意识75-76

    第八章76-7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