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试议一书《方舆胜览》一书 价值

试议一书《方舆胜览》一书 价值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10913 浏览:447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方舆胜览》是南宋地理总志流传下来的两部之

一、其研究的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方舆胜览 》 价值
方舆胜览是现存两部南宋地理总志中的一部,其所蕴含的价值和对后代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今天的研究却是不足的。其中经典的有谭其骧先生对宋本舆胜览做了前言——论《方舆胜览》的流传与评价问题,还有就是施和金教授对《方舆胜览》进行点校,其他对《方舆胜览》一书的研究就微乎其微了。这就是我所选择《方舆胜览》进行研读的原因,希望能从中探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材料。

一、《方舆胜览》的介绍

《方舆胜览》的作者是祝穆编,祝洙增补重订,共七十卷。祝穆字和父,建宁府崇安县人。其先世为新安人1,曾祖祝确是朱熹的外祖父。至父康国,始移家人入闽,从朱熹居崇安。穆少名丙,曾受业余朱熹。其所著除方舆胜览外,还有事文类聚、四六实苑等书。祝洙字安到,宝祐四年进士,尝读朱熹四书集注,见书中有引而不发者,便采诸家语录附于逐章之下,名之曰四书集注附录。宰执取其书进呈,景定中除迪功郎,任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咸淳初转从政郎,监行在文思院。2
宋朝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宋朝无论是在经济文化上还是在科技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地理总志、地方志的编写在宋代时非常繁盛的,这就为我们今天探寻古代的历史地理留下珍贵的文献,方舆胜览就是在这个时期书写成的。
现存的唐宋总志共有六种,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元丰九域志》、欧阳忞的《舆地广记》,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祝穆的《方舆胜览》。 《方舆胜览》的体裁与同时代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却极为相近,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谭其骧先生在论《方舆胜览》的流传于评价问题一文中讲的清晰明了。现在就《方舆胜览》的体裁进行介绍:有建置沿革、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堂楼(堂院、楼阁、楼观)、苑圃、馆驿、桥梁、学校、井泉、(池井、园池)、亭榭(圆亭、轩榭)、名臣、人物、名贤、祠庙(祠墓、宗庙)、坛壝、寺观(寺庙、佛寺、宫观、道观)、宅舍、古迹、题咏、外邑、四六等目。在内容上,着重介绍风土名胜、名人事迹及题咏四

六、政区沿革简述,注重地方文化的记载3。

二、《方舆胜览》的研究价值

方国瑜先生在治学上有这样一句治学经典名言——“不淹没前人,要胜过前人”,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学术不断的前行。方国瑜先生用这句话自勉,这也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在论述方舆胜览的价值,谭其骧先生的论述到:
《方舆胜览》在风俗、题咏和四六这些门类里,从研究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这个角度来看,其价值远在其它地志之上;
《方舆胜览》在建置沿革方面的价值,保存了一份完整的南宋晚年的监司军帅治所的资料,这是很值得珍视的,此书尽管只是在府州沿革上一笔设治于该州的司名,不叙沿革,却是传世的唯一一份包括制置、经略、安抚、总领、转运、提刑、提举、茶马、坑治以及市舶、宗正各司全部住所的资料4;另外就州县而言,本书所提供的一份南宋末年的建制名目及其从隶属关系,也有一定的用处;
《方舆胜览》兼具类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保存数量很可观的宋代及宋代以前地志和诗文集中的资料;二是可用来校正传世宋以前各家诗文集中的讹脱。5
从谭其骧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从其提供的线索去把问题做深做细,这对研究南宋时期的历史地理学是大有裨益的。
陆韧教授在课堂上讲授唐宋历史地理总志时,对《舆地纪胜》和《方舆胜览》做了精彩的点评,陆老师从景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析,讲述了其在历史旅游地理学上的价值,对景观名胜的记载,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进一步的做好对南宋两部地理总志的解读。
《方舆胜览》也有少部分关于云南地区的记载,这对研究此时的云南地方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献流传下来是非常少的,我们可以从《方舆胜览》中提取部分有价值的资料。在方国瑜先生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有相关的论述:
祝穆撰《方舆胜览》七十卷,成书于嘉熙已亥(公元一二三九年),刻于咸淳二年(公元一二六六),后来重刊,故较难得,北京图书馆藏两部,虫蛀已甚也。此书以卷三十九邕州,卷五十六黎州,卷六十二泸州,卷六十五叙州,并因西南而有论述,可供参考6。
这对研究西南地区乃至云南部分地区的历史是有帮助的。按照这个线索找下去,可以找出其中对云南部分地区的记载,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材料。
在《方舆胜览》一书中记载了大量的诗文,在这大量的诗文中,有的是某位官员或是诗人在某地留下的诗词文章,这对研究当时的某位历史人物提供了线索,可以看出他在某地或是迁移游览其他的地方,为什么迁到这里,当时的心态怎样的,都可以在这些诗文中找到一些线索,这对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有帮助的。比如对苏轼的研究,《方舆胜览》中对其诗词的记载,及其所记载出处地点,可以看出苏轼的迁徙路线,苏轼在其地所做的贡献,苏轼在各个时期的心态。可以进一步还原真实的关于苏轼历史史实及其相关的问题。这对研究历史人物具有巨大价值。
在《方舆胜览》的风俗、形胜、山川、名臣、题咏、四六栏目中也记载了关于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如对瘴气的记载等,这为研究当时的环境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方舆胜览》是南宋末年的地理总志,他所包含的思想,所记载的门类,所体现的价值,对今天我们研究南宋的历史地理是一部宝书。为我们解读历史打开了一座宝库。
注释:
谭其骧先生在方宋本舆胜览做的前言——论《方舆胜览》的流传于评价问题一文中讲述到,祝穆的先世是徽州歙县人。
(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方舆胜览·前言》,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页。
[3]郭声波:《唐宋地理总志从地记到胜览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期。
[4]关于南宋监司军帅治所的问题在周振鹤主编,李昌宪著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这部书中有相关论述。
[5](宋)祝穆编;祝洙增订:《宋本方舆胜览》,上海: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GetFullDomain}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29页
[6]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6页
参考文献:
(宋)祝穆编;祝洙增订.宋本方舆胜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周振鹤主编,李昌宪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