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拥挤理由和疏导对策学报

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拥挤理由和疏导对策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1-30 点赞:14484 浏览:598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发展,交通拥挤已经成为目前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拥挤成因以及拥挤的不利影响,找出城市交通拥挤的症结所在。通过分析常发通拥挤与偶发通拥挤基本特性,制定相应的交通拥挤控制和疏导策略,并提出了交通拥挤治理的基本原则。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motor vehicles, congestion has been the chief problem of urban traffic. The paper identities the cruxes of the congestion an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urban traffic based on analysis of congestion causes from macro and micro levels. By analyzing basic features the recurring and non-recurring congestion, establishing some corresponding traffic control and dispersion strategies, and putting forward basic principles of managing traffic congestion.
关键词: 交通拥挤;拥挤原因;拥挤影响;疏导策略
Key words: traffic congestion;causes of congestion;congestion effects;dispersion strategies
1006-4311(2012)29-0296-02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突出。最近一二十年,虽然城市管理者在交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但其交通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或缓和,而是愈加严重。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合理制定相关拥挤策略和实施控制策略对于预防、缓解交通拥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剖析交通拥挤,提出了众多的解决途径。文献[1-3]提出了交通拥挤管理体系,试图从宏观层面建立拥挤解决策略;文献[4]从交通拥挤制因的属性出发,得出基于案例推理的交通拥挤管理方法,此方法需要大量的拥挤实例;文献[5-7]通过对交通状态信息的采集、分析等得出交通拥挤并给出一些疏导措施,均是利用或推导相关模型算法得出路段交通流状态。根据实践经验表明:单一的技术措施无法解决或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甚至会加剧拥挤蔓延。
2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及不利影响
2.1 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从宏观上来说,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原因仍是供需不平衡,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布局产生了大量的出行需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剧了拥挤的程度;从微观上说,城市交通管理设施落后,管理措施执行不利,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出行者安全意识低等也加剧了拥挤。从拥挤制因的具体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物理瓶颈、交通事件(事故等)、施工影响、不良天气、交通控制装置与管制措施、特殊事件与需求扰动[8]。
2.2 城市交通拥挤的影响在拥挤的道路网络中,交通状态很不稳定,影响交通出行的可靠性。出行者必须通过提前出行以避免因拥挤未能按时到达目的地。这就意味着出行者需要在路网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这反过来加剧了路网交通负荷,致使城市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形成全局性的交通拥挤问题。
拥挤对交通的直接影响包括产生排队、降低车速和增加出行时间,这会加大出行成本,还会影响出行安全,提高事故率等。同时,交通拥挤消耗更多的能源,产生过多的尾气排放,不仅加剧环境恶化,也会影响出行者的舒适性。
由于拥挤疏导措施的不利,某条道路的拥挤可能会“漂移”到相邻道路,致使拥挤范围和程度扩大;拥挤将会使得出行者花费更多的出行时间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并且增加路网的交通负荷。大范围的交通拥挤甚至会使城市陷入瘫痪,直接影响城市正常功能的实现。
3拥挤疏导策略
根据拥挤原因的不同,交通拥挤可以分为常发通拥挤和非常发通拥挤[8]。常发通拥挤主要由某些路段及交叉口流量过大或者通行能力不足导致,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交通供求不平衡。非常发通拥挤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等交通事件引起的通行能力骤减或者流量急剧增加而导致的拥挤。
3.1 常发通拥挤及控制策略常发性的交通拥挤常常由于刚通需求引发的,其解决途径的主要着力点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宏观措施。实施公交优先策略,发展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施TOD形式的土地开发模式。与此同时,优化信号控制系统,合理设计交叉口形式,提高城市交通管控的信息化水平。合理实施拥挤区域的交通流组织也是降低拥挤程度和影响的有效途径。
3.2 非常发通拥挤交通拥挤的控制要求是第一时间消除拥挤,使道路恢复通畅。其基本途径一是恢复道路或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二是控制需求增长。总体上将疏导拥挤的控制策略分为以下几类:
3.2.1 交通事件控制通常所说的交通事件一般指交通事故、车辆抛锚等,其控制要求是第一时间处理,将对交通流的影响时间减到最低。对不可预见事件,如交通事故等需进行清障处理,必要时对发生事故的路段或交叉口临时重新分配车段。
3.2.2 出行者行为控制出行者行为控制是通过改变出行者出行行为以达到控制拥挤区流量,其关键是及时向出行者提供交通诱导信息来改变出行者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变化包括路径选择的改变、出行时间的改变甚至是出行方式的改变[9]。3.2.3 施工影响控制道路施工在施工区域产生交通瓶颈,降低路段通行能力,恶化施工区的交通环境,车辆、行人、施工设施与机械,同时会与施工人员会产生严重的冲突,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区上游实施交通管制控制流量进入,减少施工区域的车流量;优化施工区的交通组织,设置安全、合理的隔离设施以消除或降低施工设施、机械和人员对于路段交通的影响。
3.2.4 局部路网协调控制局部路网协调控制的目的是从拥挤区域及周边道路形成的路网出发,利用一切可用道路资源,快速疏散拥挤区的车辆并控制其车辆进入拥挤区域。主要有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交通管理措施协调实施等。
3.3 非常发性拥挤区域疏导策略的生成规则根据获得的信息来判断拥挤区产生的原因,确定拥挤的严重程度,综合运用前面讨论的各种疏导策略,便可形成相应的疏导控制方案,具体如图1所示。
在此基础上,可得出非常发通拥挤疏解的一般思路为:
①如果是单点拥挤(交叉口),疏导方案要考虑几种可能的拥堵情况,若只是某一方向的拥堵,可采用调节该相位绿信比,适当延长拥堵方向的绿灯时间;若是双向拥堵,综合调整交叉口信号配时;若是严重的拥堵,不仅要优化本交叉口信号设置,还要考虑相临交叉口的信号灯的调整,以减少上游路口的流量输入、加快下游路口的输出。
②如果是主干道上的带状拥堵,一方面控制进入匝道的流量;同时加大主干道车流的流出,根据各路口流量到达率的变化,重新设置各路口信号。于此同时,可以通过调整速度限值、临时使用硬路肩等改善通行环境。
③对于由于拥挤蔓延、飘移形成的区域通拥堵,产生的区域动态拥挤问题,疏导时可将该动态拥挤区域,看作是一个虚拟的“交叉口”,而进出该区域的路段,被看作为该“交叉口”的进出口,要调整的信号灯,以限制车辆的进入,必要时要禁止部分方向的车辆入内,在整个交通拥挤内部也要尽快疏通主干道为目的,进行信号灯调节。
④交通拥挤已导致道路交通瘫痪的拥挤区域,其基本的疏解思路是内侧车辆强制直行,外侧车辆禁止直行。从长期来看,一方面提高改善道路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另一方面,控制需求,如单双号限行、发展公共交通等减少小汽车的出行需求。
4结论
交通拥挤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矛盾失衡,所以防范和疏导策略很多是通用的,可以互相借鉴。由于非常发通拥挤涉及多种复杂因素,无法用精确的数量关系描述,而且环境复杂多变,某些因素很难定量估计,其疏解也要从城市综合运输系统三个子系统的角度来考虑,侧重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本文涉及的交通拥挤的疏导策略有很多种,但每一项对策几乎都不能独立的发挥其功能,取得最有的效果,而必须在实际的操作时依赖于若干个相关措施的协同作用,系统的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陈方,戢晓峰.城市交通拥挤管理政策体系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1)57-58.
刘丙章.国外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策略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8):247-251.
[3]陆化普.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症结与出路[J].城市交通,1997,
5:16-21.
[4]戢晓峰,刘澜.基于案例推理的交通拥挤管理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44(3):415-420.
[5]黄玲,徐建闽.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动态交通交通拥挤预测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0):47-50.
[6]郑建湖,文字娟,黄明芳等.交通拥挤状态模糊识别方法的设计与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26(1):29-33.
[7]庄斌,杨晓光,李克平.道路交通拥挤事件判别准则与检验算法[J

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中国公路学报,2006,19(3):82-86.
[8]Trends and Advanced Strategies for Congestion Mitigation[R] (2005):2-3.
[9]谈晓洁,周晶,盛昭瀚.城市交通拥挤特征及疏导策略[J].管理工程学报,2003,17(1):56-5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