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谈述内化开发内化教学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实践结论

谈述内化开发内化教学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实践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6288 浏览:174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英美文学教学课程中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并将其内化成学生的成功素质。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开发内化教学法;人文意识
:A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史、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学习,了解英美文学发展的基本框架,了解各种文学流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理解作品产生的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欣赏代表英美文化传统的优秀作品,以丰富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加强对英语的感知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文学鉴赏力和作品分析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由此可见,英美文学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人文意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促使个体关注自我命运,思考生命的价值、探索生存的意义并实现自我的自由、平等和幸福。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受金钱和物欲的诱惑,有些人道德沦丧,品格低下,在此情况下如何激发个体潜能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实质

马克思指出:理论为实践做指导,实践为理论提供新的感性来源。要充分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将其内化为个体的素质,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开发内化教学法。开发内化教学法,作为一种综合型教学模式,是以为国家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真本事、成功素质的抢手人才为目的,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开发学生潜质潜能,引导和促成学生将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内化为成功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基于教学法综合理论的教学模式,真正地揭示了教学的真谛,指出了教师教的真谛在于开发,学生学的真谛在于内化,教学的真正含义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开发促成学生的内化。在开发内化教学法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寻求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当前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填鸭式”的口授和板书,学生则是边听边笔,甚至不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容易出现高分低能者。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成为了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能力表演的舞台。英美文学课在有些高校,已经演变成了表演课,娱乐课和电影欣赏课。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抹煞了学生个体特点,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这种文学教学课堂上,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模糊地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少数作家作品,缺乏自我情感体验和认知。文学作品固有的人生智慧、感情经验、创造力、想象力等没有被挖掘出来,不能发挥它们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学生的人文意识得不到提升,也不能内化成学生的自我素质。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大部分学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过于注重实用英语的教学,比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等,轻视人文课程。有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有些学校的英美文学课被转设为原版书籍阅读自修课。这种缺乏必要的指导、监管以及连续性等的自修课程,收效甚微。英美文学课程历史跨度大(尤其是英国文学),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在有限的课程课时内,教师往往难以保证完成必须的教学内容,而且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也很难把握。按照2000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3]规定,作为专业必修课,英美文学课应在高等学院三年级至四年级开设,而这个阶段也是学生最忙的时间。各种专业课程汇聚,各种资格考试(专八,考公,考研等)纷至沓来。即使学生对课程感兴趣,也很难给予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缺少人文气氛的英美文学课堂,很难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于自我认知不够,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调试能力,对社会和生活更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认知能力,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如何开发学生人文意识并内化为素质

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该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素质,让学生把课本知识(思想、理论、观点等)纳入自己的思想品德体系中,使之变成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识和信念,成为支配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

(一)巧妙设定教学目标

新形势下,教师不宜仅定位于文学术语、代表作品、写作风格等,将易于量化的东西作为教学目标,重文学史的勾勒而轻选作分析,忽略文学作品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影响。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学主题,社会和历史意义的探讨。例如在讲授《傲慢与偏见》时把作者的婚姻观与新时期的“剩女”社会问题作为教学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热情,可以让学生用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方法来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把文学作品与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能够开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udooo.com

启学生的心智,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即素质,最终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适当选取教学内容

文学课程包括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四大文学体裁。其中诗歌和短篇小说,短小精悍,语言凝练,时代主题突出,适于带领学生随堂鉴赏。例如华盛顿.欧文作品中的怀旧主题和政治保守思想有助于学生理性反日,将钓鱼岛事件适时穿插其中极大引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两部有代表性的,难度适中的长篇小说。如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红字》可让学生充分感受清教主义对人性的禁锢和压迫。只有长篇小说才能持久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沉浸其中,在浑然不觉的状态下获得审美享受,并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语感。目前已有的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作较少,有些版本的教材根本未将此项纳入其中,比重应该加大。现代派文学作品最能反映变化的时代精神,也有利于学生获得英语语言的美感认知。

(三)灵活设计课堂活动

在文学课程中,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和现代化,如讨论、辩论、配乐诗朗诵、电影片段赏析、角色扮演等。还可以进行小组教学、情景教学、专题教学等,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善于在学生的实践中发现其闪光点,及时加以挖掘并放大,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真正做好开发学生潜能工作,帮助学生早日内化成自我素质。在课前教师必须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做好预习指导,要求学生做好相关作家作品阅读,资料整理和文献搜集等工作,反思作者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多媒体使用的过程中,应抛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带领学生一起鉴赏,避免纯粹视听娱乐。课后给学生留的复习思考题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反映学生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比如简爱是学生尤其是女生喜爱的人物角色之一,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其自立自强,追求自由平等爱情的品格。学习《鲁滨逊漂流记》时,可让学生模拟荒岛求生,感知获取火源,食物等的艰辛,学习主人公敢于冒险、自力更生、坚忍勤奋的精神。
四、结语
系统的学习内化是人的素质的内化和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开发内化教学法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巧设教学目标,适当选取教学内容并灵活组织教学活动。该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教师有效的开发,加上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与分析,才能使学生的人文意识尽快提升,才能将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做到知行合

一、早日迈向成功。

参考文献:
辽宁省教育厅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辽宁: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2.
赵作斌. 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3]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 倪必勤. 内化名著意蕴 提升人文素养[J]. 语文天地, 2011(4).
(本文审稿王煊)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