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就业心理对策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就业心理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6163 浏览:216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成因,提出解决的对策: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做好就业心理指导;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和评价自我。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

源于:论文大纲www.udooo.com

理;对策
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发展为社会的焦点、热点和难点。 “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37万人待业;2003年52万人待业;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2007年估计待业人数已超过100万。” 这一现象的发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作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一定要积极探索新的途径,研究新的办法努力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特征

1、就业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复合型情绪,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通常由忧虑、失望、恐慌、愧疚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家庭经济困难给地方院校很多毕业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除了要承受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还要承受自主择业带来的就业压力。在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并没有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将来的就业形势,尽管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害怕自己被淘汰而不敢应聘。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求职屡遭挫折后,表现为情绪低落、神情紧张、心态烦躁,心神不定,生活和学习上,疲于应付,敷衍了事。这些就业焦虑心理,表现出既想就业又害怕竞争而忧心的就业问题。

2、就业自卑心理

“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3]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对自我了解不够,过于低估自身水平,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竞争勇气。害怕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挫折,总是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没有对自己做出应有的认识和评价,于是出现了自我否定的就业心理,从而陷入了心理困境。在这种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更多地选择退缩和回避。

3、就业虚荣与自负心理

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实际情况,总以为自己是个人才,考虑不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兴趣爱好,一门心思想进公务员岗位或者福利待遇好的知名企业,单纯地认为公务员岗位或者福利待遇好的知名企业不仅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给自己及家人带来光彩和荣耀。却不知,知名企业往往需要有工作经历的人员。

4、就业期望心理

目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都是80后乃至9O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新中国里,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都是某某地的佼佼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并寄予了厚望。因此,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养成了依赖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心态,他们没有想到一个享尽了荣耀和光环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较为开放的社会里,怎么就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是寄希望于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帮助,期望他们在自己择业道路上给予帮助,给自己找一个合适体面的工作。

5、就业盲目从众心理

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并没有考虑从哪里来就到哪里去的原则,就业定向为“以贵阳喷水池为中心,以花溪为半径画圈求职”,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多年寒窗后,不愿意再回去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怎么写作。受社会或他人的影响,盲目追求中心城市或热门职业。这类学生虽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长大,但是他们很少经历艰苦条件的磨练,而产生了拈轻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的心理状态,却选择放弃回条件较为艰苦的家乡怎么写作和锻炼自己。这部分毕业生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自我,他们的择业观容易随波逐流,消极盲从。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成因分析

1、主观方面原因

一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边远山区或者贫困地区。因为多年寒窗,家庭负债累累,生活困难,形成自卑心理,还有的认为自己读的不是名校,或觉得自己成绩不好。甚至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自己的身高和长相问题深深自卑等等,都是由他们个人主观上的错误认识所致。
二是未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先天就缺乏文化和社会资本,找不到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导致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后天即缺乏对专业知识能力,实践锻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又缺对就业信息、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等的了解,所以在择业时容易出现盲目从众、自负、自卑等心理情况。
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期望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缺乏对自我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评价的能力把握,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敢竞争,也不主动积极的参与竞争。还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递交自己的简历,转向依靠家人帮助自己找工作。
四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测性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就业不成功,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面对挫折不能冷静客观的分析问题。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背负了来自家庭、亲戚朋友和乡亲们的厚望,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往往压力很大,会导致应聘不成功,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求职道路上越是失败就越是焦虑,越是焦虑就越容易失败的恶性循环。

2、社会客观方面原因

一是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根据教育部估算: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5年为79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于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估计待业人数已超过100万。[4] 这一现象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论文大全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