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试议探究体育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探究期刊

试议探究体育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探究期刊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26667 浏览:12028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根据体育实践课程的属性、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中学体育教育要求的关系的现状,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新思路,以及指出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的必要性与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方法,从而使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符合中学体育教育要求以及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1002-2589(2013)21-0304-0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和满足中学体育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师。中学体育的需要就是高师体教专业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体育教师能不能称职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体育教育专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一、体育实践课程的属性

在探讨体育事件课程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体现在其属性的确立和分析,现在普遍认为体育实践课程属性是体现在“活动—体验性”的内涵之中。其外在的运作是通过体育的形式进而达到身体锻炼的效果,其内在的属性是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多重锻炼。如果确立其对应的属性,则在教学时,是对现有体育锻炼的完善和合理性规划,表现在技能、体制以及多功能等方面,正是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明确现有的体育教学思想,并具有强操作性,解决原有的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中学体育教育要求的关系的现状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现有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并已经认识到原有应试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体现在体育课程之中,更加重视现在的素质性教育方式。在国家教育部的统一规划下,现在已经重新制定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将先前的单纯性教育发展成现在的体育健康教育。其教学的宗旨和内涵也体现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新体育教学大纲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要让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其次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是在体育教育中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思想内涵,并要求教师进行转型。

(二)我国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教育部审定颁布了新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它由一个主干课模块,一般必修课模块,专业方向的系列选修课模块所构成的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实践课程约占40%。

(三)我国当前中学体育的教育目标与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的教学方式体现出实践课程与科学理论的教学劣势,并且二者存在着差异性和独特的特点。这样会深远地影响着现在体育教学成效。很多体育教师个人技术优秀,但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不适宜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现在体育课程中专业课过多过窄,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三、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依据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这就是关于课程设置的思路和理念。因为这是能够深刻反映出体育课程的价值因素以及课程开发的价值内涵。现在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更需要把握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整合以及课时的安排,进而通过综合性的运作体现出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意义,为后续的实际操作做充足的理论准备。
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关注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及在此之中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的完善。在2003年有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明确规范体育专业的课程,务必要做到主修课程的专业化,选修课程的规范化,限选课程的功能化等。其目的是需要培养出具有综合基础知识的专业性人才,更加重视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发展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延拓。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科学性、系统化以及严谨性等特点,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体现,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予以深入的观测,认真领略其中的各项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一)学生成长的需要

毋庸置疑,教育的进步表现在受教育者发展的进步上,现代教育更是将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放在首要的地位上。学校德育专业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壮的体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既掌握了娱乐身心、休闲娱乐的手段和方法,又能在运动中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又能对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教育普及与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学校体育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学校体育既要培养出健全的学生,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又要承担起延续社会体育文明成果、传播体育文化、发展体育文明的重任。其中后者具体又包括向学生传递体育精神,传授体育常识,最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一些重要体育项目的精髓,使他们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能学会与其相关的裁判知识和其他知识。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状况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

四、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方法

(一)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力量

现在高等师范学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体现在体育师资能力的塑造之中,要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现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掘学生的潜质,这些需要在课程上有所体现。

(二)更新课程内容,重视教材开发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需要调整现有本科教学中的竞技教学科目,并适度地增加具有实效性以及健康的教学内容,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全方面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体现出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其次是需要加大现有的“锻炼”学习内容,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三)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我国现在师范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育培养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体现出定向化教学的特点,必修课程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们学习兴趣有限,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针对现有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适应性调整,并针对地域性特征开展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的学习科目,譬如北方可以开展滑雪等项目,南方可以进行水域项目训练等。

(四)课程小型化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这对于教学内容而言,也是有着新的要求体现。作为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体育教学更是如此,并且具备着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特点。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所以在短时间内学生们不能面面俱到,而这种教学方式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发展。这就体现在课程的安排以及课时的制定之中。通过此种方式的运作,更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知识含量,提高学习效率。

五、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竞争性、挑战性、规则性、不确定性和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其中,竞争性和娱乐性最为突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应转化为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受到广大学生喜爱的,能让学生基本学会以及能收到多种效益的体育教材内容,成为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提高素质的体育手段。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科目,竞技项目具备着特殊的效果体现。通过竞技体育教育,能够更深入持久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并且掌握更多的体育实践技能,为以后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是具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所以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其也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据资料表明,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现在有997种。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民族体育教学科目,这也是在教学中需要考量的重要事宜,同时在教学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领会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

(三)体育实践课程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是经济大国,也是领土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中呈现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对于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包括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展,因为有些体育项目是需要有相关的体育配套设施辅助训练的。所以如果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好地发展体育项目,这是现在发展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体育器材的改进,并且针对当地教学环境的特点,开展多项体育教学课程,譬如各种球类运动等,也可以自制具有强效的体育教学课器材。
进入新世纪,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所以需要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进行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适宜的体育教学课程和内容,这也是现阶段体育教学发展的内涵体现。
参考文献:
黄汉升,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J].体育科学,1998,(6).
陈俊钦,等.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5).
[3]宋亚炳.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34.
[5]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3-56.
[6]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92-101.
[7]赖天德.试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J].安徽体育科技,1998,(1):1-4.
[8]樊姝皎.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4):98-100.
[9]方千华,黄汉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02-107.
[10]高峡.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126-127.
[11]宋宁娜.活动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5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