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T.S.艾略特“客观对应物”论题目

T.S.艾略特“客观对应物”论题目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23378 浏览:1064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36-1.5
T·S·艾略特并不是一个高产的诗人,其文学评论学术性不强,也并未自成系统,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甚至还有许多存在局限性的地方,但是谁都撼动不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可是艾略特在文学史上的稳固地位并不能掩饰其诗作的晦涩、芜杂、凌乱和不知所云。诗歌作为文学文本的一种,必须经过读者的接受和再创造才能实现其作为作品的意义,那么艾略特的诗歌该怎么鉴赏和解读呢?他又是为什么要将诗写得如此令人费解?
在艾略特的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和《哈姆雷特》中,他分别提出了两个新颖而影响深远的概念:“非个人化”和“客观对应物”。艾略特认为最好的批评出自同时从事着该艺术并且效果不凡的人,而他的批评理论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在自己的诗作里面。
艾略特说:“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他认为阅读一个优秀诗人的诗,我们所关注的最好的部分甚至于最有个性的部分,其实都是前辈诗人最不朽的地方。而一个诗人的成长,其正确的方向是个性的不断牺牲和消灭,以便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这里“更有价值的东西”便是脱离了个人的生活感情的,更高的,艺术的部分。而“非个人化”理论的实质是避免将诗意和感情打成一片,反对主观的自我表现。而“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也就是说,艾略特的诗中充斥着诗人有意为之的意象组(包括人、事、物、境和引用的诗句歌谣等),这些意象被并置从而使产生一种全新的经验成为可能。这种经验和中国的古典意境论不同,不是接受者通过刻意的联想和想象来获得,而是像感官直观那样,在接触到意向组的瞬间就领会到诗人的意义。意境是基于符号系统而有一定范围的能指空间,而作为“客观对应物”的并置意向组生发的艺术经验是诗人想要恰如其分表达的所指对象。初步了解了艾略特的重要理论概念后,我们来简单解读一下《荒原》的第一节“死者葬仪”。
荒原写于1922年,一战过后,西方世界对理想和信仰的普遍破灭。荒原上赤地千里,而人的心灵比无水的荒原更加苦旱,在这样的荒原上,死比生更有吸引力。通过阅读全诗可以得知,引子里的“我”是指男女本体合一的帖瑞西士。西比尔是一个女先知,“我”看到吊在荒原上笼子里的西比尔没有悲痛,也并无对死亡之恐惧地说“我要死”——这一幕是让人震慑的。男女二性的本体还没有觉醒,但女先知已经看到了真相,对这个世界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并无实体的城”在诗中出现了两次,也译为“不真实的城”。这里的城是诗人的虚构,像“荒原”一样是一个具有普适指向的所在,更多的意义存在于精神层面。“冬日”、“黄雾”是艾略特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冬日象征着寒冷萧条,而黄雾给人以污秽浑浊的混沌感。“破晓”这个意象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象征着希望和新生,对黑暗的征服和光明的胜利。破晓的黎明带来了新的一天,前后却承接了“冬日”和“黄昏”两个词语。在这样令人厌恶而绝望的哀景之下,是“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后一句引自但丁的《神曲·地狱篇》,诗人眼中的现实世界险恶得如同地狱一般,而生活在其中的人数量又是那么多。艾略特的原注中说,“报时的钟声”连敲九下是他在平时经常见到的景象,这里把现实的情境和虚构的精神荒芜之城毫无过渡和转换地直接放在一起,这种并置的意向组正是艾略特“客观对应物”理论在诗中的呈现。神话与现实杂糅、古今交错、虚实融汇,意象内涵的冲突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效果。“斯代真”是一种宽边呢帽的牌子,可以指任何一个戴这种帽子的普通人。“我”称“斯代真”是一个熟人,何尝不能看做是“我”的本身。“斯代真”本身就是一种非定向的,模糊的称呼,下面的两句话不仅是对每一个人说的,也是诗人心中的自问:“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花园和破晓一样,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美意象,而如今诗人在花园里种下了可怖的尸首,并期待这尸首会开出花来。这种象征意义反差极大的使用使普通的意象获得了超乎寻常的意义,让人触目惊心,过目难忘。至此,初读诗句那种朦胧的阴森感与死亡的氛围落到了具体的质素,而随着对这些质素的深度了解,对诗句的感觉经验也就越发深刻和剧烈。
艾略特在自己的诗学论文中肯定地说:“过多的学问会使诗人的敏感性变得迟钝或受到歪曲。但是,尽管我们坚持不懈地相信,在他的必要的感受能力和必要的懒散不受侵犯的范围内,一个诗人应该知道的东西越多越好。”艾略特是现代派的杰出代表和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古典主义者。他诗中大量运用古希腊以来的各种典故,典故之间又纵横交错,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结构,大大增加了诗作的历史感和时空感。对于经典,艾略特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好的作品不一定需要当下拥有数量庞大的拥簇者,但应该在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少量但固定的读者群。他的诗作也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荒原》被称为“贵族式的幻灭”是不无道理的。虽然艾略特本人并无卖弄学问的意图,仅意在用神话、隐喻和象征构筑出文字简练而内容异常丰富的诗作,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广博的学识来达到他心中所期望的接受效果,反而使得隐喻过多,意思太宽泛神秘,读来也佶屈聱牙。他的出发点是增加诗的文化内蕴,但事实上却造成了理解上的距离和障碍。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同样重要的诗人,艾略特诗歌除学术型读者之外的忠实读者群却少于其中的大部分。
艾略特为什么要坚持创作起来艰难理解起来又艰涩的诗风呢?我们从他个人的历史背景来观照这个问题。
首先,如前所说艾略特是一个实在的古典主义者,他对传统有着超乎寻常的欣赏和热爱。艾略特企图拯救现代人的精神,最容易付诸实际并产生效果的方法就是拯救语言。他认为尽可能地引用荷马时代以来的欧洲文学是对语言和文化的保护。其次,19世纪夸饰性的浪漫主义诗歌从初期真情实感的流露慢慢变得矫饰做作,个人情感的随意发泄,词藻的空洞堆砌使得诗歌失去了思想的意义。诗人的重要任务不仅是保护语言,更在于在传统的光辉下推进语言的创新。基于此,艾略特把目光投向了诗中常常可以见到奇怪的联系,夸张的比拟,奇异的题材,突兀的格律和嘲笑口吻的“玄学派”诗歌,深受影响。再次,艾略特本人虽然没有感觉到,也不予以承认,但他确实通过庞德间接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中国的古典诗歌非常强调词句的言简义丰,用最有代表性和最具表现力的意象并置,以简约传达内敛含蓄的深意。其实回顾一下李商隐的诗歌,不也充斥了隐喻和难解的内蕴吗?只不过艾略特诗歌语言系统中包含的容量更大,读来更觉磅礴和历史感,但也更加晦涩。
其实“客观对应物”概念以及作为其注脚的“非个人化”理论在发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艾略特在后期的批评中也对此作出了反思。在《对批评家的批评》一文中,他说:“我不认为我的批评能够离开我的诗歌而发生任何影响。”同时他还为自己的“非个人化”理论做出了新的解释,即诗人“能用强烈的个人经验,表达一种普遍真理;并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目的是使之成为一个普遍的象征。”面对当下对艾略特的“神化”或者批评,我们都应该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让理论在恰当的场合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T·S·艾略特著,赵萝蕤、张子清等译.荒原[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2]托·斯·艾略特著,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3]周平远,余艳.艾略特诗歌与中西诗学传统[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者简介]李夏楠(1990- ):女,山西文水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