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如何写好社会新闻

如何写好社会新闻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2352 浏览:617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众所周知,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说,按照新闻的性质可将新闻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受众对新闻承载力要求的提高,随着新闻时代性的变化,社会新闻也已经被赋予了更多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媒体的需求也更高,读者希望从报纸上看到能够引起广泛社会兴趣的,反映生活、意识、问题、现象,有深度、有启迪、有传播意义的事实新闻报道,这就要求强化社会新闻,使媒体向平民化靠拢。在这种大趋势下,新闻媒体必须走“三贴近”的路子,走平民化的路子,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党报,更是如此。

一、社会新闻要在融合中求发展

所谓社会新闻,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型、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
80年前,中国出现了“社会新闻”这个词,相对于它的是时政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等。先后有众多的媒体界人士对社会新闻给予注解,社会新闻也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话题,哪些新闻可以被准确地介定为社会新闻,也一度引起热议。在新闻学中,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曾是不同的新闻分类。但现在,这一介定正在发生着变化,现在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时常被融为一体,发展为社会经济新闻。
对于党报来说,经济类的新闻十分重要。可许多记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触,经济新闻既好写又难写。好写之处在于经济新闻常常有现成的材料,但难写之处在于这些材料基本都是数字的堆砌。如果不创新思路,不注重切入点和角度,经济新闻往往会因为数字过多而显得十分枯燥,给人以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社会类新闻因为有情节、有细节、有内容,使读者阅读起来十分轻松。将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就既具备了社会新闻的可读性,又彰显出了经济新闻的重要价值,使这类新闻更有深度,更有看点,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如曾获得中国好新闻一等奖的《外国留学生站柜台》。“留学生为企业站柜台推销产品”这是一件新鲜事,当然可以划入“社会新闻”之列,但记者却透过这一表面现象,通过采访留学生、采访顾客、采访雇请留学生的中国企业负责人、采访经济学家等等,以点带面地点出这一现象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经济生活注入了新活力使然,这样,一个重大的新闻主题便跃然纸上。如果记者不是从经济新闻的眼光来理解这个新鲜事,这则好新闻可能就只能是一条仅供人们阅之一笑的社会新闻了。可见,社会经济新闻由人们身边的社会新闻入手,揭示深藏其后的经济规律,其对新闻事件的解释也更到位,更深刻。
社会经济新闻的题材十分广泛。可以既有经济大发展的笔触,又可以有贴近民生内容的题材。如写经济活动中的人物,写他们的思想、心态,这也是很好的社会经济新闻题材。《格尔木日报》就经常在《百姓故事》栏目中,报道格尔木市下岗再创业的典型,写他们下岗之初的失落、重振信心的经过及走向新起点的历程。这样的社会经济新闻不仅贴近百姓,可读性强,而且对树立下岗再创业的成功典型,启发和激励下岗失业人员再创业也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还可以抓经济生活中的事件。一般来说,正常的经济活动社会性不强,就经济活动自身来报道,缺乏可读性,但如果用心,有些经济事件本身就会成为社会事件。如油库失火之类,既是社会事件又构成经济事件,都可以用社会经济新闻的形式来策划和报道。用社会新闻的笔触,既讲明其在经济领域里的重大影响,又加强了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写好社会经济新闻的关键还要运用好分析新闻。分析性新闻可以帮助读者理清头绪,正确认识事物,推动事物尽快完成新旧交替。而做好分析性新闻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事物作为一个发展的过程来报道,而不是简单孤立地把子巴巴的几条摆给读者看。要写好分析性新闻,记者就必须沉下心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改变电话式浅尝辄止的采访方式,去掉浮华,直露事实,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本质意义,估出事件影响,揭示发展趋势。

二、社会新闻要在创新中求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的媒体要想走进百姓家中,走进读者心里,就必须在社会新闻上下功夫、出新意。
党报要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要在加大社会新闻报道力度的同时,不断创新报道方式,使社会新闻更加生动、鲜活。《格尔木日报》于2009年扩版之后,将三、四版定位为“都市”与“万象”,这两个版面刊发社会新闻。为了让社会新闻出新出彩,有看点、有亮点,几年来,报社开辟了许多民生类栏目,如《瀚海潮涌说教育》、《水

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udooo.com

——生命之源》、《低碳生活在身边》、《走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盐湖城美景领》、《格尔木民风民俗拾遗》、《法律与你同行》、《百姓故事》、《新城》、《温馨提示》等。这些栏目中的稿件既有为读者解答相关政策的,也有为读者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答疑释惑的,这些栏目推出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目前,许多栏目已成为报社社会新闻的固定栏目。
每年的高考都牵动着许多家庭的神经。临近考试,一些考生及考生家长还存在许多困惑,今年四月底,《格尔木日报》社适时推出了《名师做客本报为考生支招》栏目,邀请名师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对考生及考生家长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这一报道方式深受考生们的欢迎,社会新闻部的电话每天响个不停。
除固定栏目外,社会新闻还要注重阶段性的宣传报道。去年,由《格尔木日报》记者采写的“的姐”钟付民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稿件投至《西宁晚报》后又引起了强卫书记的重视并作批示,针对此新闻事件,根据安排,报社社会新闻部又及时开辟了《学先进、扬正气》专栏,刊发相关稿件近20余篇:今年年初,为深入挖掘我市文化资源,宣传我市文化成果,烘托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宣传氛围,社会新闻部又开辟了《格尔木本工文化人专访》和《寻访我市民间艺人及“非遗”传承人)栏目。从目前稿件刊发情况来看,这种植根现实、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栏目,在读者中很受欢迎,效果很好。

源于: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