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人际交往新媒体对人际交往影响与对策

人际交往新媒体对人际交往影响与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31711 浏览:14562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方便、自由、广泛,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比如,他们的交往过于依赖网络,虚拟背景下的交往使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信任缺失,网络的快捷性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速成、夹生、人际关系冷漠。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提出应转变观念,寻找有效途径解决新媒体时期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际交往
1002-2589(2012)36-0219-02
近几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怎么写作的传播形态。新媒体让人们摆脱了原有的看电视、听广播的传统模式,极大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而大学生网民又是所有网民中最具活力,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一支队伍。目前,大学生几乎人人拥有电子信箱、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网络平台。与传统媒体相比,大学生更乐于通过网络新媒体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展现自我。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成熟,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传统的书信逐渐被电子邮件所取代,传统的图书出版被电子图书所取代,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被网络聊天、电话或者短信交流所取代……与可能现实中永远不能碰到的人进行视频或音频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距离。因此,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不可否认,即使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多正面的影响,但它对人际关系负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它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拓展了人们的交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行为方式和情感,而大学生作为手机、电子邮件、BBS、博客、播客、、微博、SNS社交网站的主要使用群体,其人际交往也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影响。

1.新媒体以其开放、跨地域性、虚拟等特点,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广泛性

新媒体以其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可以跨越地域、时间、生活圈等障碍,不仅可以实时关注老友动态,还可以通过虚拟角色认识更多同一兴趣圈的人。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加入音乐、绘画、写作等群组;同样,博友、播友们也有自己的“圈子”,文学爱好、职业等相似的博友们会链接各自的博客地址,钟情于摄像、摄影的播友们乐于共享彼此的视频文件、照片……既可以与过去熟识的老友保持联系,又可以通过网络结识新朋友。随着SNS社交网站、微博和聊天工具(、MSN)的普及,网上各类思想交锋、碰撞,人们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加速了人际关系的紧密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泛化,互动更加频繁。

2.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去权威化、多元性等特点,使沟通更加无障碍

大学生个性张扬、勇于表现、自我意识强、思想开放独立,乐于接受新事物,这与新媒体的“平等性”、“互动性”、“去权威化”等特点相协调,新媒体时代下,人际交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社会、文化、心理等障碍,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交往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时间选择恰当的词语,有效避免了发起者被拒绝的尴尬,为交往双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再加上新媒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使一些内向害羞,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更倾向与使用新媒体实现情感的表达与传递,从现实中的禁锢中释放出来,使得他们交流起来更加顺畅,沟通更加自由,交往起来得心应手。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以其开放、多元、虚拟、迅速等特点,极大丰富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扩大了交往范围,提高了交往的频度,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和顺畅。但同时也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1.新媒体方便、快捷等特点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冷漠化

近年来,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技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书信、电话问候,无法像书信那样“见字如人”,更不能像电话一样让对方听到富有变化的语调和声音里面的喜怒哀乐,拇指下来来往往的文字,打着祝福的招牌,抄来抄去都是转发,没有了朋友间真诚的祝福,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和冷漠。长期置身于虚拟世界,缺乏亲身与人及自然的接触,无法满足与人真实对话的,回到现实生活中无法适应,造成自我认知的模糊与困惑,加剧了孤立心理的形成,甚至产生人格分裂的病态极大影响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

2.新媒体“虚拟化”的特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缺失

新媒体提供的交流平台依托于网络,手机短信、博客、社交网站、、MSN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

源于:科技论文www.udooo.com

性,很多人以匿名的方式、多重身份进行交流,其中普遍存在言行失范、真实缺位等风险。“虚拟性”的交流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出现的非真实身份交流导致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对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偏简单、片面,很容易被网上一些错误观点、言论引导而误入歧途。此外,网络和手机的人际交往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谎言充斥着整个网络,使得人们对于网上的言论持怀疑态度。因此,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时也注意保持警惕,他们对网络上的虚拟的感情或者承诺往往不相信,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信任缺失,影响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

3.新媒体过度依赖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新媒体时代下,我们用手指获得了信息,用电子符号取代了书信沟通,用个人的博客取代了日记,用网络语言代替了部分传统语言……所有这些用新媒介的准则都在快速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原本朴素的东西,原本慢节奏的生活,原本充满意义的思考正在被这些最新的网络工具稀释甚至代替,很多人满足于与媒介中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的互动,停留在图像和符号的表层,不能进行深入了解和交往,造成现实交往能力退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及,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那么如何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解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就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充分了解新媒体特性,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交往的理性认识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更加便捷、灵活、多元,交流的方式也更加自我和个性,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渠道。由于网络社交身份的隐匿性和模糊性,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所发布的言论往往带有个人感彩,有的甚至是欺诈性和虚检测性的信息。所以,作为新媒体使用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应当明白,新媒体只是一个工具,虚拟的网络社交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也不能浪费所有的时间沉溺其中,迷失自我,应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提高自律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避免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

2.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强网络防范意识

发达的网络技术已经把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在网络世界里任何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又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两种角色可以随意切换,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者的单向性,但也带来传播权的滥用。这种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使信息的发布更为迅速和随意,造成信息丰富繁多但却无序。有时候因缺乏对一手信息的常识性、客观性判断,以致虚检测信息、不良信息泛滥,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是必要和迫在眉睫的。
当今社会,大学生缺少更高的热忱去追求理想和信仰,自制力和抗环境力差,奋斗精神缺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功能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易受不良信息影响,价值取向偏离主导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应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普及新媒体知识。同时,应强化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其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以期能达到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的效果。

3.网上网下结合,引导大学生增强现实交往能力

在确保大学生将网络交往作为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网下活动,同时及时宣传和反馈活动效果,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锻炼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表达和交际能力,避免出现“网上滔滔不绝,网下支支吾吾”现象,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网上宣传教育、网上心理辅导等方式传播人际交往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技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咨询室、社团活动、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网上平等交流,网下和谐共处的新局面。

四、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学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习、生活、思想提供了崭新的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但同时也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但是通过大学生自身努力,不断学习,认识到网络交往的利弊,满足自我交往需求;再加上政府和高校的正向引导,使大学生能更加理智和科学地利用新媒体这个工具,为我所用,为自身的思想进步、健康生活、学习成长怎么写作,同时能更好地实现对自身的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的塑造和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和能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提供成长空间和条件。
参考文献:
邱刚,刘洁纯.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新特点[J].北京教育,2010,(5).
郑懿,王丽.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2,(4).
[3]何志坚.新媒体技术下的“人际冷漠”[J].文化万象,2009,(7).
[4]孙晓彦.新媒体:人际交往中的“立交桥”[J].青年记者,2008,(1).
[5]周俊.探析新型人际传播方式下的人际关系——以网络、手机人际传播为例[J].今传媒,2010,(5).
(责任编辑:范秀利)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