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冷战后国际关系特点综述

冷战后国际关系特点综述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27773 浏览:12958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两个大国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之中。双方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展开较量。然而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宣告冷战落下帷幕。随着冷战的结束,与之相应的国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国内国外学者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特点方面有很多的研究成果。笔者对收集到的研究成果即著作、论文等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特点。
关键词:冷战 国际关系多极化一超多强冲突
1008-925X(2012)O9-0010-0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开始对抗和较量,东西方形成对峙之势,终于爆发了冷战。20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两极格局宣告终结。冷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对外战略,国际关系随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

一、国外学术界的研究

由于条件所限,笔者所能接触到的国外学术成果有限,在这里只是对笔者所收集到的外文著作和论文进行分析。
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不久,塞谬尔·亨廷顿教授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了“文明冲突论”。 塞谬尔·亨廷顿从文化的角度去构建冷战后世界的新秩序。此书的第四部分就是作者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化的,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知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S·奈针对冷战后的世界提出了“新国际冲突论”。在他的著作《硬权力与软权力》的第四章详细描述了冷战后的几种冲突。他认为迅速的权力转移是大国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约瑟夫·S·奈还提出了“软权力”的概念,他指出国际关系中起作用的不仅有军事、经济的“硬权力”,还有文化、意识形态等构成的“软权力”。约瑟夫·S·奈在他的另一部著作《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中提到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形势:以军事力量为代表的“硬实力”的作用在相对下降,“软实力”在日益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针对冷战后的世界新秩序提出了“均势论”,这个理论在他的著作《大外交》中有所提及。基辛格认为冷战后新的国际体系将向多极化均势方向发展。《大外交》的第一章“世界新秩序”和第三十一章“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提到了冷战后世界新秩序这个论题,基辛格认为冷战后的世界秩序类似于 18、19 世纪欧洲的由多个强国在权力均衡基础上建构的政治体系。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也提到了冷战后的世界形势。他认为“随着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时间的推移,美国的主导地位最终让位给一个基于地缘政治现实并能够发挥作用的全球合作结构。”
肯尼斯·沃尔兹在其论文《冷战后国际关系与美国外交政策》中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他认为国际政治并未发生转型,世界依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肯尼斯·沃尔兹阐述了美国在冷战中取得了胜利,以及冷战后美国的所作所为使得美国成为了一个“孤独”的国家。肯尼斯·沃尔兹得出结论:国际均势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国际体系的均势最终将会实现。

二、国内学术界的研究

国内代表性的著作是董武教授的《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该书从世界事务和国际政治对读者生活的影响着眼,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当代国际政治的诸方面,重点讨论了国际冲突与和平合作的问题。全书从冷战后世界的基本形势开始写起,认为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宫少朋教授主编的《冷战后国际关系》阐述了冷战后国际关系发生的显著变化。作者并没有仅仅用笼统的话来描述冷战后的国际关系,而是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开始写起,到美国的国际地位,再写到欧洲、亚太地区、中东局势、中国以及联合国,层层递进,详细介绍了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的特点。作者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经历了一段不确定的过渡时期后,到1996年“一超多强”的力量结构基本上确定下来,虽然各国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明显增多。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这就是冷战后国际关系日趋缓和的原因。俞正梁教授在他的著作《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中阐述了当代国际体系的转型。他在该书的第二章“当代国际关系演变”中就提到冷战前后的国际关系,认为冷战后,多极化正在形成。由梁守德和刘义虎主编的《全球大变革与中国对外大战略》是2008年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召开时与会专家学者所提交论文汇编成册的学术著作。其中外交学院教授杨闯的论文《冷战后国际关系特点和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变化》认为冷战后国际关系有六个特点:当前的国际格局仍为“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但这种力量对比态势已经非苏联刚刚解体时的态势;冷战后大国之间战略矛盾十分突出,至今未变;国际恐怖主义和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都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挑战;美国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其经济实力和软实力都受到削弱;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各国向往的主旋律,但传统安全挑战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总体发展强劲,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李广义、樊文国主编的《世界政治经济和冷战后国际关系》中提到世界政治格局已由两极走向多极,世界矛盾复杂化、经济斗争尖锐化、武装冲突局部化等,既是当前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左永平的《浅析冷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特点》(《思茅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指出冷战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变化,文章认为冷战后和平和发展是主流,经济竞争是主要方式,世界呈现多极化的局面。梁凯音的《论冷战后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5期)分析了冷战后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与特点,文中提到国际政治关系出现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国际政治关系已由紧张转为缓和,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大量出现。第四,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上升;第五,民族问题强烈冲击国际政治。郭志俊的《冷战后国际关系化浅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分析了冷战后推动国际关系化的因素是冷战后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世界文明多样性等等这些趋势,而这些趋势就是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几个特点。彭琪在《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这篇论文中认为“当代的国际格局既不是单极格局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极格局,而是处在一种过渡时期的国际格局。”三、结语
冷战结束是战后发生的重大事件。由于冷战的消失,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调整与变化。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全球的缓和与局部冲突的加剧同时并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美国的国力也在相对地下降,美国无力控制整个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本人对搜集到的关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粗略总结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冷战后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国家之间的依赖增强,但是冲突依然存在。通过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国际关系的内涵与实质,也可以更好地认清当前国际关系的新走向。
参考文献:
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

源于:毕业生论文www.udooo.com

海口:海口出版社,1998.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约瑟夫·S·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6]肯尼斯·沃尔兹.冷战后国际关系与美国外交政策[J].南开学报,2004(4):1-5.
[7]宫少朋.冷战后国际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8]梁守德,刘义虎.全球大变革与中国对外大战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9]李广义,樊文国.世界政治经济和冷战后国际关系[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6.
[10]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1]董武.冷战后的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12]房乐宪.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看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1(6):65-70.
[13]左永平.浅析冷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特点[J].思茅师专学报,1997(2):30-35.
[14]郭志俊.冷战后国际关系化浅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96-98.
[15]梁凯音.论冷战后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5):48-52.
[16]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