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谈述道家罗兰?巴尔特“中性”观和中国道家思想

谈述道家罗兰?巴尔特“中性”观和中国道家思想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17560 浏览:738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中国道家思想在罗兰·巴尔特营建中性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巴尔特认为禅宗语言是一种中性语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表现了中性不可为的尴尬处境;无为而无不为实现了中性以退隐的姿态对抗西方文明的梦想。道家思想在巴尔特眼中只是一个参照性的乌托邦,他将道家文化视为西方文化的对立面。同时,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巴尔特误解了道家思想。

[关键词] 中性;道家;聚合体;语言
[]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5—0086—05
从1977年1月到1980年去世之前,

源于:论文大全www.udooo.com

罗兰·巴尔特在法兰西学院连续讲授了三门与“文学符号学”有关的课程,“中性”是其中第二门课程。在讲稿中,巴尔特多次引用老庄和禅宗思想,视之为中性的正面表现。课程之初,巴尔特点出了整个课程需要阅读的四段文章,其中一段是老子自画像,引自《道德经》第20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P140)
巴尔特为何倾心于中国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在营建中性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一中性语言观与禅宗语言
在“中性”这门课程的讲稿中,巴尔特称“我把中性定义为破除聚合关系﹙paradigme﹚之物,或者不如说,我把凡是破除聚合关系的东西都叫做中性。”(P10)什么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两个潜在的项次之间的对立。如在汉语中L和N产生了聚合关系,因为蓝和南意义不同。因而凡有意义的地方,就有聚合关系;凡有聚合关系的地方,就有意义。在巴尔特看来,聚合关系扼杀了差异性原则。符号在主动/被动,灵/肉,高/低等聚合体中确立等级、划分类别,将一切纳入喜欢/不喜欢的聚合链,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善恶二元论外表,世界呈现超强意指的检测自然。聚合关系是世界的简化原则,让世界变得清晰而单调,消解了人类活动的复杂性。
巴尔特以禅宗语言论证中性,围绕“回答”讲授了一堂课。他称任何发问都意味着某种权势,预定别人接受提问的方式,潜在地强迫别人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因而,回答者无论做什么,都像一只被套牢的老鼠。为对抗语言权势而采取答非所问的态度是中性的表现,巴尔特将“答非所问”划分为逃避\偏离\失礼三种类型,并对每种类型举例作了阐述:

1.出行,逃避,沉默,遗忘

(1)沉默,无答复。用沉默或等于沉默的装聋,消极应对“前言”,以没听见作收。
(2)遗忘。忘记说了什么,忘记话已经说过,不以为怪,仿佛每次都把一个话题从头说起:很累人。
(3)出行。“我什么也不说,随它去吧,我旅行去了。”

2.偏离

(1)迫使人明确回答。一种真正的中性,打破是与否的中性,然而并不抽身引退。
(2)[[乌尔特]]一种常见的、轻飘飘的、散碎的、超然于任何文化能力的偏离乌尔特(1977年夏):杂货铺的年轻女掌柜:“昨天天天气很好” 我们可以期待是/否的回答(是的可能性大,因为此人并不喜欢争论!),女掌柜却回答说:“天气很热”: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好天气,而是把这种聚合关系移入了另一种聚合关系,实为另一种价值取向。因为她不认为好天气是天气热的同义语。此地人们不喜欢热,热天气:蕴涵贬义。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5期文玲:罗兰·巴尔特“中性”观与中国道家思想

3.失礼

禅宗一课:
高峰和他的年事已高的师傅。
师傅:“是谁穿着你这身臭皮囊?”
高峰朝他“嘿!”地喊了一声师傅拿起棍子要打他。
徒弟让他住手,说道:“今日您不可打我。”
“——缘何道理?”
高峰没有回答,却突然走出门去。次日,师傅说:“万物归

一、一归何处?”

“——狗舔锅里的沸水。”
“——你从何处学来此等蠢话?”
“——您何不问问自己。”
师傅于是感到十分满意。(P174—182)
“答非所问”是对发问者强势话语的有效回避,防止陷入任下断言的圈套。第一种类型以沉默、遗忘、逃避等装聋作哑的方式拒绝回应发问者,打破了非是即否的聚合体。第二种类型的“乌尔特”是一种常见的、轻飘飘的、散碎的、超然于任何文化能力的偏离,“乌尔特”打破了好/坏的聚合体,以天气热回避了文化的价值体系。第三种类型,巴尔特以禅宗一课为例。师傅问高峰:“是谁穿着你这身臭皮囊?”高峰没有回答是自己或是他人,而是“嘿!”了声。师傅拿起棍子要打他,高峰说:“今日您不可打我。”师傅问“缘何道理?”高峰没有回答,而是选择离开。第二天,师傅说:“万物归一,一归何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长篇论述。然而,高峰回答“狗舔锅里的沸水”。巴尔特认为在高峰与师傅的对话中“展现了答非所问的所有类型:沉默,出行,偏离,其中最严重的失礼反而使师傅最终感到满意:活像马科斯四兄弟。”(P182)所以他认为禅宗语言才是真正符合“答非所问”的中性语言。禅宗语言并非中性语言,其中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
巴尔特称中性是对差别的,他进一步解释中性:“这个中性依然是冲突性,对于相互抵牾的力量的争斗仍然十分敏感:取消冲突不是通过中止、放弃或打破聚合体,而是通过创立一个第三项:复杂项,不是零度项、中性。”(P90)傅立叶的系统学即一种扩展的聚合体,系统即是实现的、组合化的聚合体。在《萨德 傅立叶 罗犹拉》一书中,巴尔特认为傅立叶的系统学体现了中性。傅立叶在聚合体的两项对立中按照联想律插入了许多转化项。如丈夫在文明期的婚姻中幸福吗?对此提出8种理由:不幸的风险、费用、警惕、单调、不育、鳏寡、结亲、戴绿帽。财产呢?不仅有穷人、富人,还有紧张度日者、勉强度日者、宽裕者。在傅立叶看来,幸福/不幸福,穷人/富人这种聚合关系,是文明阶级的谎言和装腔作势,这种简单主义的统一式是对的审查,将无法纳入聚合链的趣味统统加以排除,并确立尊卑、优劣、善恶关系。傅立叶则划分了更多的类别,缓和聚合关系两项间的对立。巴尔特认为“这些过渡项、转换项即中性类,它连接了不同的领域、趣味、性格,使各项次处于和谐期”[3](P88)。因而,中性是一种,一种暴力,中性打破了聚合关系划分的等级秩序,不打算纠正、改正、取消一种趣味,不论它多么奇怪,而是对一切趣味加以肯定、强调、认可、合法化。巴尔特的中性观是对差异的尊重,但禅宗语言是取消差异性,强调一切合一。禅宗以“无生”为本体,认为这个“无生”是一切创造的可能性之源,在无生之域众生平等,日常生活中即体现了“道”。禅宗公案表明一个人不是为概念或定义而活,而是为生活本身。有一次,一个僧人问赵州:“我的自我是什么?”赵州说:“你吃了早粥没有?”“我吃过了。”于是赵州对他说:“那么,洗钵盂去。”另一个僧人问赵州同一个问题,赵州说:“你见到庭前的柏树了吗?”[4](P155)禅宗强调的是本体的空无,禅宗语言不是通过语言去开拓现实,语言是被轻视的对象,由于语言的介入,使得“无生”进入“有生”,形成主客二分。禅宗语言通过打破语言的逻辑规则忘掉自我,达到无意识,摆脱相对认识,与见者合一,达到“无生”的最高境界。禅宗语言有很多矛盾的说法,如“骑在毛驴上行走”、“弹无弦之琴”,甚至用粗暴的行动,如棒喝。更著名的例子是一和尚问禅师:“如何理解祖师西来意?”这相当于问:“佛法的根本意义是什么?”被禅师当胸一脚踢倒,当他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爬起身来,却拍手呵呵说:“真是奇怪!一切三昧无量妙义竟然都在一根毛发尖上,而我已经识得了它最本源的含义!”[5](P63—64)那么,可以说禅宗语言完全放弃了聚合体,禅宗世界是一个“一”的世界,不是通过语言去建构世界的多元性。
巴尔特的中性语言观强调的是语言,将一切形而上学拉回到语言,语言之外不存在任何立足点。中性只是破除聚合链建构的等级秩序,还原世界的多样性存在。禅宗语言强调本体“空无”,语言成为被否定的对象。巴尔特之所以认为禅宗语言是真正符合“答非所问”的中性语言,是因为巴尔特认为聚合关系是西方文明实施审查制度的手段,他取道禅宗语言破除聚合链,禅宗语言扰乱语言的逻辑秩序,实现了巴尔特以中性语言偏离文化的梦想,但他没有看到这种偏离,是一种扬弃,是“离于世”的冷漠与退让。
二中性语言观与道通为一的思想
巴尔特一方面提出要破除聚合关系,一方面又不断建立新的聚合关系。如他提出多格扎﹙Doxa﹚这个概念即公共舆论,重复使用的语言,小资产阶级的一致意见,偏见的暴力,反多格扎﹙paradoxa﹚即反语言的意识形态。于是,他建立了Doxa/paradoxa新的聚合关系,并用疲倦/清新进行论述。疲倦即对多格扎的俗套感到厌倦,清新即通过中性写作反多格扎。紧接着他又用男性的/非男性的论述多格扎,多格扎正是将一切纳入这个聚合体中,明确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同性恋因为无法纳入这个聚合体,从而遭到排斥。因此,他一言说便陷入语言的苦役不能自拔,称“我毕生都在经历这种循环往复:身陷语言的高扬﹙享受冲动﹚[ 因此:跟我的社会存在相关,我写作、说话因为我发表和教书]和之间,亟欲暂歇、中止和豁免言语行为。”(P149)在读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6](p71)这段话时,巴尔特称“这话我打从心里感到千真万确:有一种对于言语行为的疲惫感,而且像一切疲惫感那样没有尽头:言语行为如同一场苦役”(P147)。巴尔特提出以沉默对抗语言发问的权势,“中性=主张缄口不语的权利——缄口不语的可能性”。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出了巴尔特的语言悖论,巴尔特写道:
老子说:“了解道的人不谈论道,谈论道的人不了解道。”﹙我本人恰好属于这种情形哦!仍需注意中性的这个难题:哪怕是蜻蜓点水地介绍、推荐不语,到了某个时刻却非得说出它不可。中性=做不到:言说即说破它,不说则错失其“构造”。﹚(P48)
巴尔特认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恰恰说明了中性不可为的尴尬境地,一论说中性,便有违中性,但不说,又错失“构造”。巴尔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道家虽提倡“大道不称,大辩不言”的“不言之教”,却将言与道并提,称“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道家反对的是“小言”,唯有“大言”才能实现“道”的轮回。在庄子看来,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也,所谓的是与非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庄子称: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6](P54)

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彼和此相对而生。任何事物随起就随灭,随灭就随起;刚说可就转向不可,刚说不可就转向可了,有因而认为是的就有因而认为非,有因而认为非的就有因而认为是。是与非只是语言设定的,因为言语道断,在肯定一面时必然否定另一面,如果顺从语言以肯定的一面与否定的一面进行争辩,只会落得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下场。所以圣人不走这条路子,而观照于事物的本然,这也是因任自然的道理。此也就是彼,彼也就是此。彼有它的是非,此也有它的是非,彼此不相对待,就是道的枢纽。合于道枢才像得入环的中心,以顺应无穷的流变。
然而,小言执着于是非之辩,以其片面性隐匿了道,小言者自认为掌握了真理标准,唇舌战,互相攻击,落入语言的圈套却全然不知。庄子称:“夫随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6](p49)“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6](p50)如果依据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标准,那么连愚人都有一个标准,人们却以这些标准作为讨伐征战的武器,所以有儒家和墨家的争论。庄子形容了当时人的生存境况:“大言炎炎,小言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udooo.com

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6](P41)小言者论辩不休。他们睡觉的时候精神交错,醒来的时候形体不宁,和外界接触纠缠不清,整天勾心斗角。大言则调和一切是非,摒弃一切等差尊卑,寄寓于无穷的境域,即道的轮回。庄子将大言的境界描述为: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