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试述耦合构建“耦合效应”教育中专生

试述耦合构建“耦合效应”教育中专生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6739 浏览:2291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默契配合、信息沟通,用爱去塑造个体,达到和谐统一的情感投入和理性利导,以形成“耦合效应”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教师家长耦合效应

1 耦合效应的理解

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也称互动效应,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耦合效应应用于教育领域内,指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地、全面地发展,离不开两个主要的教育者(教师和家长)的相互作用,他们用爱感化学生,共同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此思想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指出的:“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他认为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应该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本文将围绕学校和家庭,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教育中的耦合效应。

2 教师和家长要默契合作,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和精神

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主要指学生学习上的自主能力和生活上的自立精神。先看看现代学生学习上的自主能力。现代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能力普遍偏差,这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牵连。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即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现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不仅要独立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即自主思考,自主尝试,从而达到自主创新、创造的技能。而这种模式的建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和家长普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他们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创造的能力。传统的观念要求孩子循规蹈矩,而不是去探新、求异。当学生有一些与考试挂不上钩的疑问时,他们往往“当头一棒”,讽刺挖苦,认为学生异想天开,鬼点子多等。如果一个学生只会惟命是从,只会尊古照旧,那他怎么可能有创新、创造的能力呢?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上的自主能力和自我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注重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不论他的想法是多么的奇异可笑甚至荒唐,都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不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能随口辱骂更不能当面批评。要学会理解学生,要用耐心给予解释和引导,适当时应多加鼓励和赞扬,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如果一味地否定学生的思想,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不喜欢老师,对老师灌输式的知识有抵触的情绪,从而产生厌学的念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高尔基所言,正说出了师生之爱是彼此相通的。家长在配合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方面也应和教师的思想保持一致,积极合作,遵循发展性的原则,让孩子多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家长比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孩子的思维想象力,让孩子在耦合效应的互感下逐渐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
再谈谈学生生活上的自立能力。现代生活中的自立不是仅指生命的维持,也不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现代意义上的自立有着很宽泛的外延。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和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有效的沟通,而良好的互动和有效的沟通也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自立能力的体现。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个体时刻都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因为,人是最不能独立生活的动物,这也正是人性的弱点。只有彼此相互建立起一种互动关系才能使个体得到发展,个体得到了发展便自然能立于众生之中。而学生生活上自立能力的培养也在于耦合效应的发挥。
基于学生自立能力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家长在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中应肩负更多的任务。而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过分溺爱子女,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往往单纯地出于本能的爱,过分保护,迁就娇惯,不让孩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种缺乏理性的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娇气,任性,心灵脆弱,霸道,懒惰等个性弱点和不良习性;另一种是家长隔绝子女与社会的来往,包括一些正常的社交活动。子女的衣食住行全都是家长一手操办,子女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流。当有朝一日离开父母时,很可能就难以和社会上的人进行沟通,社交中常常碰钉子,受欺骗,让人啼笑皆非。因此,家长一定要坚持理性施爱的原则,既要善于向子女表达爱,还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过度保护子女。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要和家长保持一致,教师也要谨慎施爱,奖惩要有原则,要讲究艺术。正如美国18世纪著名理论家约瑟夫·艾迪生所说:“真正懂得批评的人,着眼点放在改正上,而不是放在错误上。”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多向学生灌输一些道德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会引导学生自主自立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师和家长的耦合对象,从而使两个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做到教育有爱,爱而不纵,严而不苛,重在实效,真正发挥教育中的耦合效应。

3 教师和家长在对待特殊群体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和公正性

教育中的特殊群体是非常棘手的,所以教育者要对症下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里我谈到的特殊群体指: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和家长地位显赫、家庭富裕的学生。
在对待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上,教师和家长应体现出爱的一致性。爱生,尤其是爱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是评价一位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只有施爱愈多,才能使其转化愈快。采取冷淡、讽刺、侮辱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其结果往往是非常可怕的。而在许多家庭教育中,类似的情况屡有出现,如家长往往不注重孩子的特殊情况,只是片面地追求考试成绩;盲目地和其他孩子攀比,期望值过高;若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便会严厉批评,有的家长甚至动用家庭暴力等。这样使得孩子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失落和挫折感,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上进心,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可能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教师和家长的上述做法都有悖于耦合效应的教育理念。在对待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时,教师和家长应理性地、实事求是地弄清学生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思想上的问题,进而有的放矢,耐心引导。针对弱点补救时,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多进行情感教育的投入,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也一样能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温暖。这样的教育可能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对待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问题上,请教师和家长谨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座右铭:“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
在对待部分家长地位显赫、家庭富裕的学生上,教师要保持高度的理性,恪守自己的职业准则,真正体现爱的公正性。由于现代社会功利性的蔓延,已有不少教师也染上了一些恶习,如袒护和偏爱高官子女,冷落和遗弃凡夫子弟;在教室座位的编排中,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在批评的方式上,时常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区别。这种偏爱,对被“爱”姑息纵容的一方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在同学中骄傲恃宠的思想也会随之产生。而对于那些家境普通的学生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让他感到教育的不公平,继而对教师的人格产生畏葸心理。教师也许不会想到,这样做实质上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他的这份“爱”,为优越的、平凡的学生同时设下了“陷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障碍。
耦合效应教育的实质是教师和家长在对待共同的教育对象时,必须默契配合,相互协作,二力合

一、注重情感投入、理性施爱,从而达到人际耦合,进而实现教育领域内的耦合效应。

参考文献:
叶立群.家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师德通览[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强红蕾(1980-),女,陕西凤翔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教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能力发展与培养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