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简论先知《先知》:信仰回归和人性光辉学术

简论先知《先知》:信仰回归和人性光辉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17293 浏览:7327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代人在充分享受科学发展带来的高度的物质文明成果时,是否想到过它使我们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本心与原始状态,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和枯竭的资源,面对接二连三的种种天灾人祸,现代人是否应该从骄傲与自满中醒悟,对理性与文明做出深刻的反思,

源于:论文大全www.udooo.com

是否要回归到信仰,这正是影片《先知》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文明与理性;反思;科学与宗教
1006-0278(2012)06-188-01
《先知》是好莱坞著名导演Alex Proyas拍摄的一部直接触及世界末日的电影作品。影片并没有宏大的灾难场面,没有刻意堆砌的华丽特效,它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实,引领观众用心灵去感受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
50年前(1959年),一个小女孩卢辛达受到天启,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连串的神秘数字。50年后(2009年),一个小男孩格莱布拿到了这张写满数字的纸。格莱布的父亲约翰(尼古拉斯·凯奇饰)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凭着对数字的敏感对其进行破译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些神秘的数字预示了过去50年里每个重大灾难的发生日期、遇难人数以及方位坐标,甚至包括9·11事件和他妻子的死亡。更令人不安的是,还有三个灾难即将发生,而且会殃及他和他的儿子。约翰试图去阻止这些灾难的发生,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两起灾难发生在他面前,事情的发展根本不在他的掌控之中。约翰决心为阻止最后一个灾难全力以赴、背水一战,他一定要弄清楚它会是什么状况、将在哪里发生。为此他找到了50年前预言这些灾难的卢辛达的女儿戴安娜,通过戴安娜和她女儿艾比的帮助,约翰终于得到了答案。从宗教中得知,《圣经》中的以西结书已有预言,最后一次灾难将涉及每个人、每寸土地。从科学上同样证实,太阳将发出超级耀斑,破坏臭氧层,从而杀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人类终将毁灭。在末世灾难即将来临的最后时刻,"诺亚方舟"出现了,精灵将格莱布和艾比带离了地球。约翰送走了儿子,也消除了自己与父亲的隔阂,回到了亲人身边,共同承受末日来临,等待火焰将他们吞没。影片结尾呈现了这样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白色的空间,遥远又清晰可见的星体,随风起伏的金色麦浪,格莱布和艾比身穿洁白的衣服向远处的生命之树奔跑,新的亚当和夏娃诞生了,人类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一、对文明与理性的反思

《先知》与很多常规的灾难片略显不同,其他一些类似题材的作品(如《泰坦尼克号》、《后天》等)只发生在局部地方,涉及到一部分人,而《先知》将灾难进行到底(《2012》在其后上映),讲述的是终极灾难,这一点上,Alex Proyas比其他人更大胆,走得更远,思考得也更深刻。当然,导演没有勇敢到让人类像恐龙那样灭绝,还是留下了些许希望,但是影片所反映出的一个问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那就是对文明与理性的反思。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从研究生命的最小组成单位到探求宇宙的奥秘,从计算机的使用到机器人的发明,从汽车、地铁到宇宙飞船,从坚船利炮到......种种发展使所谓"理性"膨胀到极点,人类以"万物的灵长"自居,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的成果,傲视一切。而另一方面,人类却不得不承受为之而付出的代价: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乃至生存危机。在一次次不可预知的灾难面前,高傲的头颅不得不低下,一直标榜的文明与理性也开始自惭形秽。

二、信仰的回归

信仰会让人变得强大,同时,它也能够支撑起我们的认知和情感,能够使"人类向着善的阶梯不断迈进"。"如果没有榜样来指引道路,我们就失去了价值(标准)的尺度,随之也就失去了我们的行动和忍受痛苦的意义,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否定和失望。所以,宗教是的基础,而是生活的先决条件。"
在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无视他人的生命,谋杀、暴力、偷盗、、背叛;也有很多人麻木不仁,玩世不恭,漠视一切......扭曲的人性比比皆是。今天,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让更多的人自觉地去维护合理的社会秩序?在我看来,内心虔诚的信仰恐怕是使人类寻找真善美的必由之路。

三、人性的光辉

《先知》导演Alex Proyas对人性是充满了希望与赞美之情的。约翰是影片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忧郁、深沉而又充满情义的人,也是一个极富使命感的人。他的深沉、忧郁源自于失去爱妻的悲痛,源自于痛失爱人后对原有信仰产生的疑惑甚至信仰的幻灭。而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他倍加珍视世间生命,当他目睹飞机坠毁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逃离险境,而是奔向飞机残骸仍在燃烧、爆炸的现场,奋力去救助伤者。面临预言中即将发生的第二次灾难,他想到的仍是多数人的安危,他要设法找到灾难的制造者,全力阻止灾难的发生,去挽救无辜的生命,尽管他尚不清楚所有的努力全是徒劳。作为丈夫,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妻子虽然已离他而去,他却一心一意固守着那份眷恋,本能地拒绝其他的感情。作为父亲,对儿子充满了舐犊之情,即使自己正在经历巨大的精神痛苦,但依旧尽力照顾孩子的生活,小心守护着那颗幼小的心灵,以免它受到伤害,他尽量想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快乐与希望。
对现实社会,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知,对社会的积极面和阴暗面都要了解,但不能因为看到阴暗面的存在,就对社会和他人充满敌视与仇恨,对人性美充满怀疑。这种敌视、仇恨和怀疑如果积蓄太久,就会让我们变得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睚眦必报、自私冷酷,这对我们的身心是极为有害的,对社会也会产生危害。司马迁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迫害与屈辱,但他却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叙写了《史记》,留给后代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历经了黑暗、艰辛、痛苦甚至屈辱之后,仍然不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并能向他人,乃至于向后代传递对社会、对生活的希望,对人性的赞美,那么我们就是将自己身上人性的光辉发挥到了某种极致,我们的人生也更有意义。希望、美好、快乐应该是每个人天性中更愿遵循的原则。

四、结束语

影片《先知》所揭示的问题,蕴含的哲理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是否应该对人类的理性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的社会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现代社会需要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等。同时它也是好莱坞的一部商业电影,但它表现出的商业痕迹很轻微,它是导演用心和情结、深思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他要带给我们的不是视觉上的冲击,而是心灵的震撼与折服。
参考文献:
钱时惕.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7;15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