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高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新

高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新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10236 浏览:373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思潮,主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环境。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受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沿袭了以预防和矫治为主的模式,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心理问题”和“问题学生”上,忽视了广大普通高职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社会环境和时代主题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明了方向,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udooo.com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一场心理学运动,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取向。它的首倡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探索幸福生活以及获得幸福生活的方法,目的在于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提高人的能力、培养人的创造力、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主观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满意、满足、快乐、安宁、希望、乐观和福乐等,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重点研究内容,着重研究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和产生机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第二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人格的作用和形成过程,包括工作的能力、人际交往技巧、爱的能力、创造性、洞察力、勇气、才能与智慧等。第三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有助于建构积极人格,并且能使个体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因此研究如何使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促使个体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并形成积极人格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与升华

高职院校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这里的素质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时还包括心理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受传统主流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倾向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上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问题为目标,这就在不自觉中忽视了一个问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有问题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心理学的研究目的。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帮助“问题学生”,更要强调以广大高职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的怎么写作对象,关注高职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和潜在力量,用积极的理念和态度从积极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将发展性目标和调适性目标相结合,以促进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积极的情绪体验、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人格的发展以及乐观、希望、责任等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目标,为高职生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引导高职生学会对人、对事、对己、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回归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三项重要的历史使命:解决心理问题或治疗精神疾病;帮助人类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挖掘人的潜力,培养人的卓越才能。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心灵创伤,之后心理学的重要任务放在了对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受此影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采取了消极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偏重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与预防。比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很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过程和教材编写都遵循着同一个模式:首先指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或影响因素,最后指出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心理咨询室的开设主要是帮助有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的学生解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内容也以如何消除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为主。受消极心理暗示的影响,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从消极转向积极,以实现心理学研究价值的平衡与回归。积极心理学提倡一切从积极的角度入手,坚持对人采取积极的评价取向,要求研究人的光明面和积极因素,这种全新的价值取向拓展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结合中国的国情、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应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观幸福感、责任感、乐观、诚信、希望、感恩、创新能力、自尊、自信、和谐人际关系、勇气、爱的能力、宽容、集体主义感等。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积极的情绪情感、积极的意志、积极的行为、积极的关系、积极的人格。

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学不但要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和人格的消极方面,更要研究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之一,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是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产物,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积极人格是人格中的动力因素,它既能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身心健康。因此,积极人格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那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积极人格呢?首先要关注高职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是形成积极人格的最有效途径。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条件下产生的新要求来自自身内部,是对内在动机的觉知和体验,容易与个体先天的某些生理特点发生内化而形成某种人格特质。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个体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等)需要积极人格作为稳定的内部动力,反过来,积极人格的培养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能力(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来实现。自尊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源于:论文集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