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学术

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24257 浏览:10808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3-2738(2012)07-0071-01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更多地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学科思维性、抽象性较强,这使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不善动手、不爱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指导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往往以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的形式出现,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斯卡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地思考,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学生不仅会学,而且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并且,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更加突出了一个培养目标:那就是更加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通过形形色色、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内外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目的。所以,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一、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马上讨好,忙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庸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一样多呢?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你说该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可以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厘米,宽2厘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开始提问:同学们!你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有的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厘米。有的学生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厘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老师就应该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创造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求知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

源于:论文例文www.udooo.com

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又能勇于实践。动脑和动手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人类最好的知识来源于动手。抓住好奇心,爱活动这一小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通过摸、画、比、说等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由感知到理解的思维过程。又例如,在教学 “四边形的认识”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主题图,从参观光明小学美丽的校园入手,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目光去仔细观察主题图。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特别是找图形时,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都想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发现。有的图形学过,而有的还没有学过,学生对这些新的图形充满了求知的,致使学生不断地探究新图形的特征。

三、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情境。例如在讲授“8的认识”,做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时教师还没有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了出来。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贪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很喜欢参加各种具有竞争性、趣味性的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征,正确引导他们在“玩”中思考,在“动”中探究。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如我设计了一个“找兄弟”的游戏,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开始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为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了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在这里,兴趣就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尤其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玩得开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巩固学到的知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