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近十年古代图书分类述评大纲

近十年古代图书分类述评大纲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4187 浏览:126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作者通过梳理相关专著及论文,将近十年来古代图书分类的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古代图书分类与古代学术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古代图书分类自身的演进过程;三是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利用《中图法》或改良的四部分类法重新类分古籍。还对这三个方面研究的创新性和准确性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近十年古代图书分类研究综述能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界对于古代图书分类的研究现在已经进展到何地步,尚有何不足,仍有哪些领域未曾涉足可以继续发掘,这就是本文目的之所在,也是作者欣慰之所在。
关键词: 近十年古代图书分类研究述评
图书分类学是目录学与图书馆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虽然“目录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专有名词在我国的提出时间较晚,始见于清乾隆间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①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前中国丝毫没有图书目录的编制活动,相反,中国古代为图书编制目录的活动产生得很早,一直可以追溯到《周易》“十翼”中汇总六十四卦卦名、为它们排列次序、说明它们内在联系的《序卦传》。此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制的《别录》和《七略》无疑是我国古代图书目录分类的开山之作。由刘氏父子开创的“六分法”不断演进直至在《隋志》中被此后一直占据着官修和民间图书目录分类的主导地位的“四分法”正式取代。之后以南宋郑樵的“十二分法”为代表的多分法对四部分类子目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四库全书总目》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图书目录分类体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融会贯通前世四部分类和多分法,成为四部分类的集大成者。改革开放后学界对古代图书分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古代分类法与古代学术思想之间、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之间等关系的研究;对历代目录学家分类思想和目录学著作分类体系的研究;古代图书分类的演进轨迹和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编制新的中国古典文献分类法的想法。以上各种研究笔者将其归纳,不外乎两种,第一种即将古代图书分类视作一个整体系统考量,分析古代分类法的历史演变、学术价值等;第二种则是研究单个目录学家的图书分类思想和单部目录学著作的分类体系及学术价值等。鉴于此,笔者需要申明的一点是:近十年学界将古代图书分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的学术成果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而研究古代单个目录学家的图书分类思想和单本目录学著作的分类体系、学术价值等的论文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笔者通过梳理相关专著及论文,将近十年来古代图书分类的研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古代图书分类与古代学术之间的关系

学科分类观念的产生和演变促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进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各自占主导地位的图书分类法的形成。在学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图书分类又通过类目体系结构、类目序列及名称的变化,以及类序、解题、互著、别裁等方式反映学术源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术的发展。早在上世纪初,姚名达先生就指出“学术思想之分对于图书之分类关系之密切矣”。②因此古代图书分类与古代学术之间的关系成为近十年学界研究的一个方向。
谭华军从知识分类与图书分类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体系演变的过程,指出图书分类目录体系的沿革、演变,以及类序和解题,间接地反映出我国学术文化知识谱系的发展脉络。[1]左玉珂从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及其特征、古代图书分类与中国知识系统之演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学术分类、中国知识系统的演变发展与古代图书分类发展的关系。[2]袁学良则总结道:“通观汉至清的各式各样的典籍分类法,虽类目有多寡,体例有差异,然而其基本板块结构却极为相似。究其原因,首先应该归结于它们具有相同的封建时代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基础。”[3]另外,他还将先秦图书分类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萌芽期(上古至春秋前期)、专门性分类法时期(春秋后期)和综合性分类法时期(战国至秦代)。[4]赵涛更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文化中的儒教、道教和佛教在古代图书分类法嬗变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
近十年来对于古代图书分类与古代学术之间关系的研究总体来说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出学术对图书分类的影响和图书目录分类体系对学术流变的反映,这些研究不仅是图书分类的研究成果,而且为学术史的研究补充了新的内容。

二、研究古代图书分类自身的演进过程

图书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它的演进过程的研究成为学界关于古代图书分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些论文基本都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图书分类方法进行了阐述及分析。研究者不约而同地从“六分法”、以“甲、乙、丙、丁”标注的“四分法”、“十二分法”直至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这样一个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古代图书分类历史演变的脉络。这类论文有高举红的《六分法到四分法与我国古代图籍的发展》、[6]万丽蓉的《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之历史演变》、[7]郁世杰的《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历史过程与指导思想》[8]和赵文鑫的《图书目录经史子集四部分法的形成过程》[9]等。笔者需要指出的是郁世杰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历史过程与指导思》一文中的某些观点是错误的。郁文提出意识形态是古代图书分类的重要指导思想。怎么写作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使得古代图书分类深深地烙上严格鲜明的政治印记。郁文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例,详细地分析了政治意识对《四库全书》分类的影响。他指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编撰动机。这项文化事业不过是乾隆这位“十全老人”在盛世下既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又在思想领域加强钳制的一箭双雕之举。二是在编纂过程中,借“稽古右文,聿资治理”之名,行检查、销毁“违碍”书籍之实。凡触忌讳书籍,或全毁、或抽毁、或删改,彻底廓清排满言论。三是在所收书籍和撰写提要上也有严格的政治标准。笔者认为郁文所指出的这三点体现并不能反映出意识形态对古代图书分类的影响。第一,《四库全书》的编撰动机和分类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影响编撰动机并不意味着影响分类方法。第二,在编撰过程中全毁、抽毁或删改和拒收等行为只是在分类骨架早已搭建好后填充图书时的不客观,也不能算作意识形态对图书分类的影响。其实学界早已明确地指出主流学术思想才是影响古代图书分类最重要的因素,意识形态只能通过影响学术从而间接影响古代图书分类体系。近十年来对于古代图书分类历史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叙述历史的阶段,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各自占主导地位的图书分类法之间的影响和继承讨论较少。对于古代图书分类变化的原因缺少系统、全面、准确的分析,往往所论只是触及部分。这些都是今后古代图书分类研究可以致力的方向。

三、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利用《中图法》或改良的四部分类法重新类分古籍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崔健英就认为“一部较完整的中国古籍分类法,在未来出现时,可能比现代图书分类法相对稳定性要强些,因为它的古籍对象,究竟已是历史的,只有新发现,而无再发展。根据中国古籍分类的演化史,这种分类法,不能预制,要在编制中国古籍总结性目录中产生”。③近十年来,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利用《中图法》或改良的四部分类法重新类分古籍也成了古代图书分类研究的一个方向。

一、主张依照《中图法》这一现代科学体系编制的分类法重新类分古籍。

曹之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表示赞成古今图书统一用新法分类的问题,他认为学术发展的基础性要求我们把古代学术同现代学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图法》把古今学术熔为一炉,有利于古为今用,更有利于我们“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廖延唐先生总结了采用新法的优点和具体类分古书时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列类不合古书发展源流及图书实际情况和立类太粗等。新世纪之后,王文英又再次提出了使用《中图法》类分古籍,指出了使用《中图法》进行古籍分类的基本原则,并提出详细具体的操作方法。[10]

二、主张利用改良的四部分类法重新类分古籍。

研究者提出在《四库全书总目》分类法基础上进行改良,一般增多于删,然后对古籍进行重新分类。如《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提出八条改良措施。[11]
古代图书重新分类的探讨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一直至今,但仍未能拿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案进行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古籍重新分类,对于它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笔者认为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再造,应该兼顾四部分类法在古籍分类方面的巨大影响和《中图法》已近乎成为国家标准这两项重要事实。以《中图法》的编制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汉书·艺文志》、《隋志·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古代书目的合理成分,同时也借鉴近现代学者的分类学、目录学思想及其研究成果,吸收当代学者新的研究成果,采用历史分析和文献调查等方法重新编制新的古籍分类法。
注释:
①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叙论篇》中称:“目录学之成词,始见于清乾隆间王鸣盛之《十七史商榷》.”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5.
②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62.
③崔健英.中国古籍分类问题初析[J].图书馆学研究,1983(04):152-158.
参考文献:
[1]谭华军.知识分类:以文献分类为中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左玉珂.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袁学良.论古籍分类法体系构建的政治文化思想基础[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02).
[4]袁学良.论先秦典籍分类法的历史分期[J].图书与情报,2002(01).
[5]赵涛.论古籍目录子部流变中的儒道释合流趋向[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6]高举红.六分法到四分法与我国古代图籍的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6(03).
[7]万丽蓉.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之历史演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8]郁世杰.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历史过程与指导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
[9]赵金鑫.图书目录经史子集四部分法的形成过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
[10]王文英.略论中国古籍的分类[J].图书馆学刊,2006(04).
[11]王荣国等主编.辽宁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编.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