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远郊远郊小村传来和谐音要求

远郊远郊小村传来和谐音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28308 浏览:1313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见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杨明,他老远走来,边迎边笑,露出两颗小虎牙,甚是喜气。他衣着讲究,像是个读书人,却又丝毫不减农民般地朴实。他知道我们要来村里采访,特意从市里的图书馆回来,他说他正在复习考公务员。有这样一位有文化又可爱的村党支部书记,可想村内定是文明和谐。
高峰村地处半山区,属于远郊,开车有好长的路,像是要走到尽头。它位于佳木斯市郊区与桦南县和依兰县交界处,现有农户346户1038人,有耕地面积6456亩。虽然离市区较远,但由于有好的政策、好的领导,村子生产发展较快,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
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种植
高峰村的集体经济在最近几年实力不断增强,集体积累每年都在递增,集体无外债,账面无抬款,而且每年在公益事业上由集体出资进行增填和维护。农民个人也建立了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
由于高峰村地处远郊,人均土地面积占有量相对大,大规模连片种植上有一定潜力,而且在近几年村集体不断组织部分农民进行外出务工,开发二、三产业,现有50%的农户已经将土地流转到种地能手处,进行外出务工。这样给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企业合作招商引资为农民创收
2011年在村集体牵头下与佳木斯市华益兴业淀粉有限公司签订了1500亩粘玉米种植订单合同,仅此一项给村民创造了近150万元的产值,净利润达到70万元,致使全村的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涨了30%,达到人均10890元。在去年的基础上,2012年又增加了1500亩粘玉米订单种植面积,与华益兴业淀粉有限公司订单合同达到3000亩,有望给村民多创造70万元的利润收入,使人均纯收入跨入新的台阶,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
高峰村从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分别引进两家企业:第一,利用高峰村资源优势,引进志强木器加工厂,投资200万元,农民直接经济人均纯收入增加30元以上;第二,引进黑龙江鑫海阳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永兴分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高峰村建一粮食深加工企业。这两家企业不仅带动了高峰村的经济发展,为农民直接收入增加了700多万元,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村内路面硬化基础设施完善
高峰村于2009年末顺利对上争取资金50多万元,并以总投资120万元将全村3.8公里的村内路全部硬化,主街道边沟全部硬化,村内街道绿化率100%。2010年投资15万元将村办公室进行重新装修,并设有文化活动室,将村院内村民的活动场所进行了平整并硬化。免收村民自来水费多年。村里健全了长效的保洁机制,设有专用的垃圾清运车,进行定期的清运生活垃圾。取土场、垃圾场、柴草堆积场、粪肥场、粮食晒场等都有指定地点。2011年投资8万元将绿化树更新,将原来的柳树更新为银中杨。
同时对村内办公室进行装修,将所需要的各项办公设备、活动设施配备齐全,健身器材已购置到位,准备在春耕之后,将其全部安装。2012年计划投资5万元建800平方米健身广场,投资35万元更新路灯32盏。
目前,农民住房砖瓦化率达9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宽带用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大型农机具45台套,占总户数的13%。村内有办公室225平方米,街道已全部硬化,边沟硬化1050米。村内主要街道安有路灯,并设有固定标语牌20个。
重视医疗计划生育宣传到位
由于国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视,加上村集体的宣传动员,每年的参合率都达到了100%,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自2009年以来,高峰村对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到位,监督到位,设施怎么写作到位,使村育龄妇女没有发生抢生、超生等违反生育政策现象。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特扶费兑现率100%。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自2009年以来,连续发展党员6名,积极分子18名。组织党员积极开展“三创”活动,并培养后备干部3名。每年在年末开展一次评议活动;利用远程教育举办党员培训班;并坚持每月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建立了“融入型”党组织,对无职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
于2011年组建了“佳市健身舞步”活动队,在农闲时节由村妇会主持,自发地在村活动广场走步健身,村集体为其购置了扩音器等活动用器材,给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同时,村内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设有治保主任和执勤民兵,10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和偷盗、抢劫现象。
在群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udooo.com

胜乡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村党支部杨明书记的带领下,高峰村自200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标兵,2008年高峰村被定为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通过“一事一议”和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方式,发展农村公路,水利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