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谈谈菩提《菩提道次第广论》三士道思想结论

谈谈菩提《菩提道次第广论》三士道思想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14760 浏览:608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在于它对修学佛法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合理建构,其内容主要由道前基础和修学次第两部分组成。具备入道基础之后,将正式进入道次第的修学,由下士道(人天乘)、中士道(声闻乘)、上士道(菩萨乘)层层递进,以菩提心统摄整个成佛之道,从人天乘进而解脱道,并最终抵达菩萨道,将三乘佛法总摄于一成佛之道。
关键词:道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
佛法应该任何人都可以契入,《道次第》的引导将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圆满。下中上根机的人都能从中找到成佛修行的契入点而最终圆成佛道。不论在哪个时代,上根利智毕竟只是极少数,而《菩提道次第论》所建构的这条修行之路,对于任何根基的人都适用,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下士道又称共下士道,主要修学内容为念死、念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所谓共,即这些内容不仅局限于下士道,同时也是中士、上士的基础。如念死、念恶道苦,从下士道修学来说,是生起皈依之心的前提;从中士道修学来说,念死、念恶道苦又是生起出离心的关键,否则贪恋于轮回盛事,一朝无常来临,只有随业流转,继续沉沦。从上士道修学来说,念死、念恶道苦还是生起菩提心的基础。所以,深信业果对中士、上士的修行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士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解脱道。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出离?怎样才能生起出离心?这就必须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在忆念重点上,下士道是观三恶道苦,而中士道不仅观恶道是苦,进而要观整个轮回是苦。解脱,包含解脱的意向、对象和能力。首先是具备解脱意向。生起这一意向的前提,就是正见轮回是苦。惟有透彻其本质,我们对现实中的一切才会完全放下。否则,即使暂时厌倦了追名逐利,一旦机会来临,又会直奔而去,开始下一轮追逐。其次要了知解脱对象。说到出离,是不是从六道跳到第七道去?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要出离的不是时空,不是环境,而是产生轮回的根源,也就是惑和业。佛典中,将轮回规律总结为十二缘起,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因为无明,我们把身体当做是我,把情绪当做是我,把错误知见当做是我,从而不断造业。这种业力又推动我们再去起惑,再去造业,形成一个又一个苦果。生命就是这样一场无始无终的轮回游戏,一集结束,新的一集立刻开场。惟有解脱,才能曲终人散,落下帷幕。修行就像打仗,不仅要知道敌人是谁,还要知道目标在哪里,知道用什么武器才能打败对方。佛法是心地法门,所以,心才是真正的用功办道之处。不明白自己的心地,没找到生命的本来,不懂得如何断惑证真,实在是悲痛欲绝,如丧考妣。但大事已明后,同样还是如丧考妣。此时虽心地已明,仍要对付无始以来的串习,仍要处处谨慎,加功用行,直到八地菩萨才不再退转。第三是培养解脱能力,也就是戒定慧。很多人觉得,戒律无非是些条条框框,是一种外在束缚,如何会与解脱有关?原因在于,我们所有行为都是习惯的延续,是建立在无明我执的基础上,是和轮回相应的。而戒能起到止息串习的作用,使之不再继续。对凡夫来说,心念时时都在奔流不息。在这种强大妄流中,不必说见性,连基本觉察都难以生起。每种心念的产生,都是内因和外缘的共同作用。持戒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行为,简化内心,自觉抵制不良环境,从而减少恶念生起的机会。但是,不去接触外境就没有妄想了吗?事实上,闭上双眼一样可以胡思乱想。我们的阿赖耶识储藏着无量种子,即使没有外境,第六意识仍会将这些种子翻出来,继续贪嗔,继续妄想。所以还要修定,使意识安住于特定所缘,不再四处驰骋。当意识停止妄想分别时,阿赖耶识的种子就没有活动机会了。再来作空性观修,就不会有太多干扰。三无漏学中,真正的解脱力量是慧。但这种无漏慧的生起,离不开戒和定的基础。否则,虽然太阳始终朗照天地,却被层层乌云遮挡,不见踪影。所以,中士道的修行就是以出离心为解脱意向,以惑业为解脱对象,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解脱能力。抓住这几点,也就把握了解脱的核心。
上士道的修行要点,在于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的愿望。这一利他愿望也包含着觉悟,否则,就不会想到帮助一切众生。但仅仅生起愿望是不够的,还须通过不断修习来强化。因为菩提心戒体也是缘起法,虽已播种,但力量还不能与无始以来的串习抗衡。如何使这一念成为生命主导?需要不断告诫自己: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在反复提醒的过程中,使菩提种子得到强化。否则,这一愿望会因为疏于管理而逐渐枯萎,逐渐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道次第》则提供了两种思维方式,一是阿底峡尊者的七支因果,包括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修菩提心七个步骤。一是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的自他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相换。发起菩提心之后,还要修菩萨行,主要内容为六度四摄。在修习菩萨行的过程中,还要以空性见使之得到提升,从而保持无所得的心。如果没有智慧指引,所谓的利他行,可能修得很执著,修得患得患失,甚至修得痛苦不堪。空性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闻思正见,是通过听闻佛法、如理思维而获得;一是出世正见,即内心所具备的明觉力量,是直接体认空性的能力。怎样才能获得空性见?首先要对妄念进行清理。佛教认为,心念就像流水一样,相似相续,不常不断。在相似相续的过程中,生命内容也在不断更替。所以,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了无自性的。具备这一认识,心就不易粘著于境界。当我们不被妄念左右时,再起观照,就方便契入了。很多人觉得无力观照,正是因为念头随时变化,动荡不安。当我们的心力都用于执著时,哪里还有精力作观?当然,这个阶段还是有造作的观照。通过觉察的观修,就能从有造作的观照,进入没有造作的明觉,引发空性智慧。有一分觉悟,就会化解一分无明,成就一分解脱。不断觉悟,就能彻底破除无明,成就解脱。进而,把这种解脱的经验和能力传递给众生,在圆满无漏智慧的同时,成就无限慈悲。
宗喀巴大师关于三士道的建构非常合理,以下士道、中士道为上士道的基础,以菩提心为统摄,为学人提供了一个由浅入深、从学佛到成佛的修学步骤,不仅能帮助学人正确认识声闻乘和大乘教法的关系,对于引导三乘行者趋向无上菩提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青海: 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4
多识仁波切.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6
[3](日)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M].上海:华宇出版社,198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