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试议探析日本公共住宅室内空间设计探析

试议探析日本公共住宅室内空间设计探析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26699 浏览:1204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以政府为主导的日本公共住宅历经60余年不断发展与实践探索,在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压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日本公共住宅发展历程回顾

1.住房供应缺口填补时期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日本出现严重的“房荒”,人们迫切需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战后住房短缺问题。20世纪50年代起,制定公共住宅发展政策,开始进入公共住宅建设时期。1950年,“住宅金融公库”成立,政府向中、高收入阶层的购房者和建房者提供长期低息贷款。1951年,颁布“公营住宅法”,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租金较低的租赁住房,具有较强福利性质。1955年成立 “日本住宅公团”,面向城市中产阶级提供居住环境较好的租赁住宅。早期公共住宅体系是由“公库”、“公营”、“公团”三大支柱组成,在解决战后重建,缓解住房供应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改善居住环境的多样化探索时期

石油危机过后,随着经济复苏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日益多样化起来,公共住宅建设从“量”走向“质”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KEP(Kodan Experimental Housing Project)住宅建设体系,该体系由支撑结构和填充结构组成,并设定相应尺寸模数体系,通过合理标准化设计满足居住者多样化需求。80年代CHS(Centural Housing System)体系,以耐用性为主要特征,利用分隔墙和规格化的构建特性,创造灵活和适应的内部空间,延长住宅可持续使用寿命。90年代,研发SI(Skeleton Infill)高品质开放住宅体系,更加强调支撑体和填充体的完全分离,满足家庭结构变化而需要对空间进行调整的需求。

3.新方向探索和发展时期

21世纪日本公共住宅发展方向是:首先,在追求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住宅建设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其次,在公共住宅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再次,给予老人和儿童更多关注,创建适宜老人养老,儿童成长的居住环境。
公共住宅室内空间设计

1.住宅室内空间标准、规范化设计

有组织、规划的实施标准化、规范化设计不仅能够缩短建造周期,减少能源消耗,也能够提高居住品质。日本政府在建造初期制定严格规范制度,并明确所要达到的设计高度,而并不是单纯为了填补住宅供应缺口而兴建的“临时性”居所。通过对家庭结构和居住方式分析以后,设计多种住宅平面类型,确定最合理和最适宜建造的设计方法。住宅标准化、规范化的积极推广不仅有利于住宅的大量建设,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比如DK(厨房兼餐室)、2DK等设计理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住宅建造效率和居住品质。

2.住宅室内空间集约、精致化设计

公共住房建筑面积标准受到严格限制,早期公营住宅第一类是40㎡,第二类是33㎡。公团住宅43㎡左右。室内面积有限的前提下,应做到空间的紧凑、集约和精细化设计。1951年公营51-C型住宅标准设计方案上,增加DK的设计理念,将厨房和餐室合并一起,并和卧室有效分离。在此基础上,衍生出LDK(起居室、餐室、厨房)设计思想,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有效分割。公团住宅利用比公营住宅大出3㎡左右,增加出一个DK,由此产生了2DK的设计方案。使得住宅空间设计上更趋向合理化。在综合考虑家具配置、生活流线、厨房设备和空间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空间的开间和进深,提高空间使用率。

3.住宅室内空间灵活、适应性设计

室内空间灵活性和适应性设计,不仅能够随着家庭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增强空间使用弹性,更能够满足多样化居住需求。成熟的工业化生产中强调支撑体耐久性和填充体灵活性,在整体大空间内,根据家庭生命周期变化,进行不同住宅模式调整、自由分隔和灵活布置,增强空间使用价值。
结 语
日本公共住宅注重建造的品质性、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和易

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udooo.com

施工性,在室内空间设计上,追求空间尺度的适宜性和舒适性。对各个空间尺寸的精细化和人性化设计以及空间相互的借鉴与渗透,使空间发挥最大化利用。日本公共住宅精细化的设计以及孜孜不倦追求卓越品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