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独立系统建立

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独立系统建立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11057 浏览:460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建构当代文论,就是建构一种富有魅力的理论话语来对抗文学的沉浮升降,这是文论的本体,亦是文论话语的最高境界。为使中国文学理论进一步由学科化转入科学化,必须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文学基础理论话语系统,使学人们增强话语独立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文学理论 话语独立 建构
无论深入当今的文学现实,还是继续高扬文学的精神性、经典性、人文性和性标准,如果把对文学现实的把握只理解成有一份病开一方处方的疗救措施,除了叹息,剩下的或许还是私人的、经验性的和内部的。中国的文学理论(主要指新文学运动以来)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沧桑,终于走上了学科化的轨道。但学科化并不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学科成熟的标志是科学化。为使中国文学理论进一步由学科化转入科学化,必须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文学基础理论话语系统,使学人们增强话语独立的自觉意识。中国文学理论在经历了百年沧桑,尤其新时期的喧哗与骚动之后,令人欣慰地走上了学科化的轨道。但是,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学科化仅只是起始,学科化并不等于科学化。学科化是学科成形的标志,不是成熟的标志,科学化是学科成熟的催化剂,即在科学的意义上对学科进行学术性的定位和规范,是学科本体自组话语系统的内调节。因此,文学理论实现了学科化,就必须考虑其科学化,这是学科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否则,只能停留在学语性的阶段。就基础理论而言,学古语、学西语,却没有编构起中国自己当代的学科话语系统,这种缺少钙化根基的学科焉能走向成熟?当然科学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生长发育总离不开时间的链条。要实现中国文学理论的科学化,就必须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文学基础理论话语系统,使学人们增强话语独立的自觉意识。

一、何为理论

(一)何为文学理论

“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儿”。

(二)以福柯性理论为例

福柯认为,性是那些力图分析、描绘,并且规范人类行为的话语的产物。性本来是自然地行为,但压制性行为的社会力量使它表面上要控制的东西(即性)成为真实的存在。即话语创造事物,虽然他们声称自己只是在分析事物。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理论的意义: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udooo.com

是自然的,先天给定的事物。文学理论实质上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文本和话语的框架。但一旦理论陷入了怀疑,怀疑的怀疑,怀疑的怀疑的怀疑,很容易陷入无穷尽地质疑,从而走向虚无。
许多文学理论入门都会对各种批评“学派”进行一番描述。理论被说成是一系列互不相容的“研究方法”,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地位和批评责任。但是各种理论介绍所确认的理论流派——结构主义、解构、女权主义、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又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评说“理论”这个大概念,而不仅仅是讲那些具体的论述。介绍理论比较好的办法是讨论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共有的主张,而不是概述各种理论流派;最好是讨论那些重大的辩题,这些辩题并不是把一个“学派”置于另一个“学派”的对立面,而是讨论各种流派内的明显不同。如果把当写作技巧论作为相互对立的研究方法或解读方法,就会使理论失去许多其本身的趣味和力量,这种趣味和力量来自它对常识的广泛挑战,来自它对意义的产生和身份形成的探讨。
我们被告知,理论已经使文学研究的本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过说这话的人指的不是文学理论,不是对于文学的本质和文学的分析方法的系统解释。如今当人们抱怨文学研究的理论太多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说关于文学本质方面的系统思考和评论太多了,也不是说关于文学语言与众不同的特点的争辩太多了。他们指的是另外一回事。什么是理论?一般说来,要想称为理论,要称得上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这还不够,它还应该包括一定的错综性——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如果我们记住这些要素,那么弄懂“理论”是什么就容易多了。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以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为例来解读这个问题——理论的本质是通过对那些前提和检测设提出挑战来推翻你认为自己早就明白了的东西,因此理论的结果也是不可预测的,即使你无法最终掌握理论,你还是取得了进步,你对自己阅读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你针对它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二、理论检测设

一些理论家对探讨论文学本质的试点进行了归纳,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1953年发表的《镜和灯》一书中,归纳了西方文论从古到今的四个理论视点,即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古今一切文学理论都来自于站在这四个试点上对文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这就形成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体说四种形态。每一种本质说就是对文学事实的一个视点的根本性认识,“尽管任何像样的理论多少都考虑到了所有这四个要素,然而我们将看到,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明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即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就生发出其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籍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文学的本质不在于它所写的内容与外在世界的逼真性与典型性,不在于它是否符合作者或人类的主体性的表达,而是聚焦于文学作品本身,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手法决定了文学成其为文学的根本性问题,读者反映论强调文学是一种在接受者参与下存在的审美活动。
任何关于文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时代、一定的空间位置上认识,都是在一种视角中得出的,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无论那一种本质说,都有它存在的限度,一种认识超越了其视觉或者边界,就会显得不可理解,失去阐释的有效性。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美国当代著名学者韦勒克与沃伦说,在文学“本体”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别显然是最重要的,首先,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这个观点与那种认为文学基本上是一系列依年代次序排列的作品,是历史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点,是有所区别的。文学理论的学科划分归属于一个总的概念: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具体而言,它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换言之,文学理论不能不具体地分析一些文学作品,涉及一些作家,接触到一些文学现象,但它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文学批评:其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述、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首先,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意味着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文学创作的现状和走向以及作品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影响,是批评的基本着眼点。文学创造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是一种非常具体的个别存在,因此文学批评的对象也常常是具体的作品和作家的个体性创造。其次,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又意味着文学批评是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是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部分,因此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有着内在的深刻关系,这种关系也表现在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层次间的分工协调关系。最后,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评价和判断,这意味着文学批评既是对文学创造的超越,也是对文学接受的超越,它本身就是一门或一种科学。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一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意识形态评价方式,它通过批评话语对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如何建构

童庆炳先生在其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就文学理论的形态问题进行了基本的概括。他说:“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从广义上说,这种概括是合理的,多元的探索对于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多形态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狭义的文学基础理论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广义的形态应称为文学理论的研究形态,对各种研究形态的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话语扩张,我们不能使文学基础理论话语成为各种话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语杂糅的大拼盘。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概念和范畴要进行学理性的定位。哲学的、美学的、政治的、道德的等等不属于文学理论的概念,不能进入文学理论的话语系统。
防止话语扩张,要注意命题的科学性。就文学的起源问题而论,由劳动说到20世纪80年代的巫术说、摹仿说、心灵表现说、游戏说各有道理的肯定,以及围绕着劳动所展开的各种说,使劳动说本身发生了动摇,事实亦正是如此,把文学的起源归之为劳动不无牵强,劳动说和围绕着劳动见仁见智的各种说法,都脱离不了“劳动创造了人”的先验检测设。劳动-人-文学所组成的派生式因果链条,使这一命题总给人一种立论的虚检测性,检测设文学起源的根本原因是劳动,那么导致文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科学的意义上来讲,这一命题忽视了主体在文学创造活动中的支配地位。鲁迅在检测设基础上的推论、普列汉诺夫对原始部落精心的现象描述,无一例外地忽视了主体的内在活动。外在的研究的确需要,但最终应回到主体本身,否则,我们无法走近文艺本体。尤其对于具体的创作活动,现有的发生命题似乎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命题。我们必须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直接原因的探索上。文学是人创造的,只有回归到人,才能搞清文学发生的直接原因。
在现实的存在中,人与动物最显着的区别是:人做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存在,既是现实的,也是精神的,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着标志。精神的张力场拥有无限的张力度,这种张力就与现实形成了一个悖论。简言之,现实是有限的,人类的精神需求是无限的,现实的有限性常常使人类无限的精神需求陷入困境,于是人类那不满足的精神世界就会对现实困境行使超越。联想、想像、幻想等都是为超越现实所采取的心理自救的途径。人类心理世界那强烈的超越现实困境的愿望是分层次的,有知与无知的,成熟与不成熟的。这里面也包蕴着一个背反,即对现实愈无知愈不成熟,其超越愿望愈强烈、显著。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神话只能产生在原始的不发达阶段,这是因为:“神话不过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面对原始生产力低下的状况,神话便成了原始人类超越现实困境的形式。从逻辑上去认识“劳动创造了人”,只意味着劳动创造了创造文学艺术的主体,并没有创造文艺,换言之,文学艺术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人创造的。如果把文艺的起源归之为劳动,就等于取消了创造文艺的主体,不着边际的追溯扩张,只能导致科学意义上的痛苦。
学科的科学化要求学人们增强学科话语独立的自觉意识,话语独立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直接影响文论话语的科学化进程。学科话语系统的建构,要从该学科的特殊性入手,不能简单照搬,诚如“艺术概论”对“文学概论”的诉求,“文学概论”对“美学”的诉求等,都缺少基本的话语独立意识。于是就造成了“美学”对“文学概论”的掠夺,“文学概论”对“艺术概论”的掠夺,尤其“艺术概论”几乎成了“文学概论”翻版。造成这种学科话语的变态,有主流话语的强制问题、治学心态问题、学风问题、学科年轻不成熟问题等等,更有缺少学科独立意识的问题。我们狂热地诉求各种话语,却很难忍住寂寞,在科学化的轨道上通过学理性的研究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
再如对解构主义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解构主义被介绍到中国,于是解构这个概念很快成了文坛上的时髦用语,然而真正理解它实质和内涵的人并不多,我们且不论解构主义的产生背景,也不论解构主义自身的缺陷,我们也深知国外五光十色的任何一种主义和体系,都不可能被我们照搬而按图索骥。但是,我们也确实不能把介绍当成弄潮,需要冷静下来作扎实地吸纳和转化工作,应主动地吸收解构主义当中合理的东西。就“解构”而论,解构是一个打碎重组的过程,是为消解由二元对立所造成的相互压迫采取的否定形式。而否定的结果是通过断裂-碰撞-颠覆的过程来实现的。可以说这是一种考虑问题的新思路,若借以发挥,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对待文学遗产,核心是推陈出新,我们的思维定势是传统-继承-创新。我们所有教材都无一例外地认为,继承是基础,革新是目的。从文理上说是无懈可击的,但事实是,面对传统的厚势,不继承也要继承,不继承就好比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传统的思维流程从逻辑上说,就成了继承的继承,创新就成了隔靴搔痒,创新的所谓目的其实就成了一个“理念”式的不存在。而继承在这种情况下则既是基础也成了目的。按照传统的思维习惯,我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借助解构的方法则可以使我们耳目一新。面对继承与创新的二元对立,毫无疑问继承压迫了创新,若行之颠倒,创新又压迫了继承,于是颠倒之后,就要改变原有的继承概念,如果将继承更换为对话,我们就完成了解构的过程。于是就产生了新的思维流程,即传统-创新-对话。这里消解了继承的概念,但继承的意义仍然存在,所不同的是消解了继承对创新的压迫性,使继承从显在的统治性地位转化为隐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自然地位,突出了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实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建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独立的话语系统,应把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界定上,要把古今中外的各种概念和范畴进行学理性的清理和转化,并使之在科学的意义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务必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独立的话语系统,既不是西方话语,也不是中国传统的话语,而是既接续了传统又广泛吸纳各种营养,具有当代中国时代特征和文化底蕴的,属于中国文论独有的话语系统,而不是其他。庆幸的是,中国现当代文论历经百年,终于走上了学科化的轨道,为进一步走向科学化提供了前提,只要我们增强话语独立的自觉意识,有效防止话语掠夺和话语扩张,我们就一定能在世界文论的万花园中独树一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参考文献】
1、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译.文学理论入门[M].译林出版社,2008.

2、牛学智.文学理论稳定性与基础话语寻找[J].南方文坛,2001(6).

3、孟红梅.伊瑟尔的“文学本质论”及其方法论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0(6).

4、阎嘉主.文学理论基础[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