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对于教育管理需要层次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运用学术

对于教育管理需要层次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运用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32575 浏览:1472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学校教学体系的基础,面对“80后”“90后”的孩子们,如何能更有效地对他们进行管理,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七类需要入手,设法满足学生的各种基本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集体中体验到爱,从而形成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引导并利用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学校管理 需要层次理论 教育 应用
[]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66-01
根据人的需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依据层次的高低概括为七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关系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这些需要是由低到高逐层次实现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的时候才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

一、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各种层次的需要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只有满足这一需要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更高级的行为活动当中。在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占有很大的比例,解决这些贫困生吃穿甚至是高额学费成了这些学生中最低级的需要。所以,学校要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充分地做好“选”“评”“发”这些重要环节,确实将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主政策落实到位,以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保障,让他们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在经济上得到改善,更加自信地去学习。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一些高校的硬件、软件(如校园环境、教学仪器设施、图书藏量、后勤怎么写作)等明显跟不上。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从而不能很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

二、用爱凝聚集体,重温家的感觉

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们,有很多都是第一次步入社会,脱离父母的关心照顾,自己在异地他乡求学,来到了一个陌生的集体中。在这里,没有父母每天的细心呵护,缺少了在家中自由自在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内向的孩子就更容易产生自我孤立感。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归属感,影响了整个集体的凝聚力。所以,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挑战,不仅要细心地关心、爱护学生,更要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在里面;真正用心去跟学生交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你的真心,才能了解学生真正内心的想法,才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帮助其调节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让学生能体会到你对他们的爱,使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体验到父母般的关爱,让他认同这个老师,认同这个集体。

三、以学生为本,以全面发展为中心,保护并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对待子女所犯的错误上多了放纵,少了批评与教育。学生不能正确看待错误,并且自尊心较强。教育者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者同时还是组织者、管理者、怎么写作者,不能只教育、管理,不指导、怎么写作。教育者还要具备细心、耐心,不能有错误就训斥,甚至是体罚等。要时刻在他人面前给予足够的尊重,对错误要有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正视错误。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交流、沟通。应该时刻与学生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跟学生沟通,尊重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避免师生之间的鸿沟和隔阂,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学生的逆反意识,提高教育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得到需要上的满足。

四、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更多的时间就是学习,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参加活动,从而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希望懂得更多人与人交往的知识,并通过书本上和生活中的经历不断地总结知识来满足自己的头脑中空缺的部分。教育者应充分地利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抓住学生的这种需要,与我们的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求知需要。

五、为学生搭建平台,满足学生成就感

由于学生的个性、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使一些学生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他们渴望受到别人的重视,通过参加活动来获得老师的认可。所以,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发展自身的聪明才智,挖掘自身的潜能,通过每一次竞赛,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成就感。
总之,学校就是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平台,而激发学生的需要就是管理者的工作。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建立一种能够满足学生物质和精神发展需要,且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学生激励发展模式。作为管理者,也应该在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来指导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