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品德品德和社会学科教学方式新尝试站

品德品德和社会学科教学方式新尝试站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6256 浏览:204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就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尝试了“合作激励式”教学模式后我认识到了《品德与社会》课也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这么简单的,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转化为孩子们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那就是: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 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

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老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但在“合作激励”走进课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udooo.com

堂后,学生积极了,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课堂上我的微笑、对学生鼓励的话语自然不自然的多了。我尝试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场面,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逐渐变大了。课后出现的场面更令我感动: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提水上楼的老师会被一大群学生围住争着帮助;学校在冬季来临分煤炭,高年级同学主动帮助一二年纪小同学。当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们欣慰的笑了。

2 活跃学生思维,巧妙整合学科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当然,“合作激励”教学模式在这种融洽鲜活的学科内容巧妙整合中的教育,必然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因此也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中秋节》这一课教学的教学结合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中,孩子们知道了在中秋节的时候,不论是我们,还是外地的小朋友,都要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月饼,还有赏月。这样很自然的引出我国古代很多诗人利用月亮来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接着,我问道:“你能朗诵几首吗?”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语文学科的知识很自然的融入到品德课中。

3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在“合作激励”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质量验评这一环节,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实践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在开展“我能做好”的活动后,我让学生把会整理的事儿做个列表,列出自己在每天准备做的事情,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书桌和抽屉,整理玩具、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这样,拓展到课外去,既锻炼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 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浓厚学生的集体观念

“合作激励”式教学模式要求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合作激励”课堂中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在学生探讨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与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更需要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
案例:《好邻居》课堂教学片段
师:你们家的邻居是谁?能说说你们一家和邻居家的故事吗?
(学生一个个如数家珍,叙述和邻居家的友好故事。)
师:(很高兴)小结──你们遇上了好邻居,这真是一种福分。远亲不如近邻嘛。
生:老师,他说他家和邻居家是死对头。(原来一个学生在位子上嘀咕,可不敢说。)
师:(故意顿了顿)这种情况确实有呀,牙齿还要咬舌头呢!你们平时和邻居家不来往或者有矛盾的有吗?请举手。
师:那么,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和邻居家关系不怎么样呀?
生:我们早上出门,傍晚回家,难得见面。再说也没什么需要来往。
师:哦,不过多个好邻居总没有坏处,你们没意见吧?(生:纷纷点头认可)
生(那个在座位上嘀咕的):我们那个邻居很凶的。那天我家的小鸡啄了他们家的菜园子,他就跑来骂我们。
师:如果别人家的小鸡啄了你们家的菜园子或你们家的庄稼你有意见吗?(生:点头认可)
师:遇事将心比心,这样心里就好受些。那么,有没有可以避免矛盾的办法?
小组讨论回答。
师:既然已经知道了原因那么你们想和好吗?怎样能和好?小组讨论,商量商量办法。(见面打招呼;学会宽容;将心比心……)
这里,老师没有讲过多的大道理居而是用平等的对话方式进行引导。在平等的对话引导中,和学生一起分享好邻居带来的快慰,一起分担来自学生邻里间不和的忧愁,一起出谋划策处理邻里关系。在平等的对话中,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在平等的引导对话中,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浑然一体。在平等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受到品德课与现实的结合意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