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文化业态演化机理与其趋势

文化业态演化机理与其趋势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5738 浏览:205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文化业态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运营形态,具有交叉融合、分工专业、独特和动态的特性。推动文化业态演化的诸多动力中,外部环境、文化产业、文化企业三个方面交叉演进、相互作用。文化业态演化主要包括新业态的产生、个体业态演化和业态集体演化三方面,遵循基于数量与质量的演化规律和基于产业关联的演化规律。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消费需求提升,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文化产业不断涌现,文化业态呈现多样化、专业化、优化升级的态势。
〔关键词〕 文化业态,内涵,动力,趋势
〔〕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3-0093-05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运行规律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为:文化业态范围的拓展、新兴文化业态的涌现、文化科技的创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技术标准的研发制定、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提升等。传统文化产业理论对新兴文化业态演化的解析力下降,迫切需要提出新的理论来回答文化业态理论与实践问题。
当前“文化业态”一词经常出现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报告中,内容偏重“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的政策导向。党的十七大报告着力强调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2009年9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提出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充分关注文化业态课题的研究。熊澄宇从文化形态、文化业态与文化生态三者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化业态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成 〔1 〕 ;胡正荣从融合和集群化角度,探讨了新旧媒体的组织结构与业态创新 〔2 〕 (P296-305 );崔保国阐释了中国传媒产业的结构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3 〕 ;郭鸿雁从具体业态演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传媒文化业态创新历程,认为我国传媒业态创新表现为单一结构、分工结构、模块化结构的替代过程。〔4 〕
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业态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偏重政策和个案分析,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不足。本文从产业演化角度探讨文化业态的内涵与分类,分析文化业态演化的动力、内容及规律,并总结文化业态演化的趋势,以期为文化业态理论研究尽微薄之力。

二、文化业态的内涵、特征及其分类

研究文化业态演化机理首先必须界定文化业态的内涵、特征及其分类。
(一)文化业态的内涵。文化业态是指文化企业为应对外部环境、市场竞争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组合文化产品价值链不同要素而形成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运营形态。文化业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业态与企业商业模式密切相关,是指文化企业的运营形态,如文化产品生产与流通、文化旅游、文化地产等商业模式;广义的文化业态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文化行业的组织类型和结构,表现为文化产业的业种、业状和业势。文化业态本质上是对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生产效率、企业形态的一种综合描述。从空间角度看,它是对文化产业业种范围的界定,并探讨其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时间角度看,它是对文化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未来演化趋势的揭示,内含业种、业状和业势的多维综合性定义。
(二)文化业态的特征。文化业态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交叉融合性。文化业态的交叉融合性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的衍生业态,行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交叉渗透形成的业态,以及与其他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融合性文化业态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复杂,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二是分工专业化。主要表现在怎么写作外包现象的创意设计、传媒、影视制作等专业怎么写作企业的出现。三是独特性。文化业态演进具有文化产业自身的运行规律。四是动态性。文化产业目前正处在高速成长阶段,其要素构成、产业范围、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等持续演化升级。与此同时,文化业态也在不断地积累与创新。文化业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创新的演化过程。
(三)文化业态的分类。文化业态本身是一个集合概念,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将其严格分类。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件把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怎么写作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既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怎么写作(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怎么写作、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活动;也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怎么写作、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还可以重新组合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怎么写作,出版发行和版权怎么写作,广播、电视、电影怎么写作,文化艺术怎么写作;文化产业层包括:网络文化怎么写作,文化休闲娱乐怎么写作,其他文化怎么写作;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从业态功能和效用角度看,文化业态可划分为传媒类、休闲与娱乐类、版权类、创意类四大类,每一类的业态功能不同,其行业门类也不一样(见表1)。
从文化资源类型与技术融入水平两个维度,文化业态可划分为四个象限的内容。如图1所示,高技术融入与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创新而形成工艺品业、美术业、出版业等;高技术融入与文化智能资源融合创新而形成传媒产业、创意产业、广告业等;低技术融入与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而形成文物保护业、文化旅游业、文化艺术业等;低技术融入与文化智能资源结合而形成文化娱乐业、园林业、体育业等。
随着外部环境不断演化,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文化产业的升级以及与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呈现出范围日益延展、内涵日趋丰富、业态不断创新的趋势

摘自:学士论文www.udooo.com

:新文化业态将出现,传统文化业态或存或亡,文化业态类型的划分标准随之改变,划分维度更加多元,划分难度加大。

三、文化业态演化的动力、表现形式及规律

文化业态演化是指文化业态发展变化的动态累积过程,主要包括新业态的产生和业态演化的形式、内容、规律与速度。文化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涌现出新的文化产业形式和内容,产生新的文化业态。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使得文化产业的业态、种类和格局不断演化。
(一)文化业态演化的动力。目前,文化业态演化动力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成果分散且较少。从整体上看,主要有环境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环境理论认为,文化业态的演化是由经济、政治、法律、技术等环境要素的变化推动的,诠释了不同地域、环境产生差异性的文化组织与业态。制度创新理论认为,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企业制度及相关法律政策的创新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的出现,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繁荣。技术创新理论指出,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产生出新兴文化业态,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从外部环境、文化产业、文化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揭示了文化业态演化的动力机制。
在推进文化业态演化的诸多动力中,既有直接动力、间接动力之分,又有主力与辅力之分。随着时间、地点、演化主体的不同,三个层面的动力交叉演进、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文化业态的演化。
1.外部环境层面。外部环境层面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变化、技术进步、文化体制改革、制度政策变迁等要素。消费需求是决定文化业态产生与演化的根本动力,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业态的多样性。文化业态的演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长,人们增强了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激发新业态的涌现。同时,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融合运用,推动了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从而创造了新兴文化业态。另外,文化体制改革如企业上市、兼并重组、外资引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政府政策措施如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等,推动了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
2.文化产业层面。文化产业层面包括竞争与融合两股力量。竞争包括同业间竞争和异业间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激发了文化企业的变革与创新,推动了文化业态的演化。文化业态初创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传统业态企业,成熟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业态内的不同企业。融合包括同业间融合和异业间融合。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文化业态融合的内涵更加复杂,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同业间的融合提升传统业态,如图书馆配、经纪租赁等;异业间的融合产生新兴业态,如文化地产、数字电视、网络电影、电子图书等。文化的竞争与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业态的演化,文化业态的演化又反作用于文化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
3.文化企业层面。文化企业层面包括文化企业的学习模仿创新机制、文化企业家及管理者等要素。文化企业作为经营管理组织,其变革与创新必然影响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文化企业的学习模仿与知识积累推动了文化业态的演化,主要体现在学习模仿已有业态并创新生成新的业态。文化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善于发掘和把握市场机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也影响业态演化,如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有利于业态的细化和差别化。从反向影响看,文化业态的演化也提醒企业要把握未来趋势,增强学习与创新能力,着力发展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业态。
(二)文化业态演化的表现形式。文化业态演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新业态的产生、个体业态演化和业态集体演化三个方面。
1.新业态的产生。新业态是文化业态演化的逻辑起点,但新业态的生成离不开原有业态。对新兴文化业态是否产生的正确判断是文化业态演化研究的重要命题。赵志立将数字内容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产业和数字版权产业等视为新兴文化业态 〔5 〕 ;范玉刚把新兴文化业态的范畴定格为网络文化产品 〔6 〕 ;柏定国认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应从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入手,新业态是先进技术糅合了传统文化艺术因子的产物,文化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高新技术的载体平台上,新商业模式应注意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 〔7 〕 ;陈芋润、祁述裕立足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判断新兴文化行业,认为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推动下不断衍生的新兴

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udooo.com

文化行业 〔8 〕 。推动新兴文化业态产生的主要动力,一靠技术进步,二靠人类创意与创新,两者互相作用创造出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业态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资源整合式、专业分化式、组织管理创新式、技术融合式等,外部动因促进业态创新从而产生多样的文化业态。赢利模式的恰当运用是文化产业成功实现利润目标的关键。新兴文化业态的赢利模式必须遵循“市场需求先导、文化内容创造”原则;赢利模式成功的奥妙在于文化资源的国际化配置、无形资产投资以及体验式营销。〔9 〕
2.个体业态演化。个体业态演化是文化业态在特定时间、空间内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指文化业态生命周期的演化。文化业态生命周期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文化业态生命周期是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延伸应用。文化业态生命周期相对完整,能较好地体现文化业态的不同时间、空间特征。个体文化业态演化的内容包括演化速度、模式及动因。演化速度是指文化业态演化生命周期的长短以及各阶段的时间跨度变化。一般而言,随着高新技术的进步和环境的变化,文化业态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演化时间变短,整个生命周期缩短。演化模式主要包括螺旋式(正常的一轮接一轮的演化)和突变式(超越某个阶段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两类。
3.业态集体演化。文化业态集体演化是指从文化行业角度去分析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生命周期和各业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业态集体演化内容包括演化的速度、方式与动因。文化业态集体演化速度主要指整个文化行业生命周期的长短和发展状况,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或停滞不前,以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变迁。文化业态集体演化方式指业态结构、地位作用的变化,演化的重点以及未来主导业态与从属业态的关系等。随着新兴业态的涌现,新兴文化业态将引领时代潮流,并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文化业态逐渐式微,市场份额下降,必须通过变革创新来提高竞争力,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三)文化业态演化的规律。笔者根据文化业态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提出基于从数量与质量的文化业态演化规律和基于产业关联的文化业态演化规律(见图2)。
1.基于数量与质量的文化业态演化规律。文化产业从初级发展到中级,再发展到高级阶段,相应地文化业态数量从少到多、质量从粗糙到精致。从技术融合角度看,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密切,科技进步改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文化业态从技术含量低的传统文化业态,发展到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新兴文化业态。〔10 〕
2.基于产业关联的

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文化业态演化规律。文化业态从行业内部的衍生整合,逐步扩展到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再拓展到与其他产业的多维关联。产业关联文化业态遵循以文化资源为主,向以业务、市场为主,再到以技术、资金为主的演化路径。文化业态演化经历了横向拓展、纵向深化以及自我更新的过程。文化业态演化的重心不断地改变:在文化行业内部的衍生整合时期,业态演化的重心是文化资源;在文化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时期,业态演化的重心是业务和市场;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多维关联时期,业态演化的重心是资金和技术。
总之,目前文化业态的演化处在初级阶段,准确把握文化业态演化的规律难度还很大。随着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的不断出现,以及大量文化企业成功案例的呈现,才有望正确认识并揭示文化业态演化的内在规律。

四、文化业态演化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文化产业不断涌现,文化业态呈现多样化、专业化、优化升级的态势。基于文化业态演化动力、内容及规律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文化业态演化的趋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兴文化业态引领时代潮流。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最为突出的是动画、漫画、游戏等。不适应需求的传统文化业态逐步被市场淘汰,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业态继续保持活力。新兴文化业态将占据主导地位,各地区纷纷加快发展动漫、网游、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业态。
2.文化业态的持续交叉融合。文化业态内部的衍生整合,文化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以及与其他产业多维关联发展继续深化,新兴文化业态随着融合的进程不断崛起,如文化地产、数字电视、网络传媒、游戏动漫等。
3.各种文化业态和谐发展。中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差异大,市场消费需求复杂多样,文化业态多元竞争合作发展,文化企业普遍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文化业态仍将保持活力,适应时怎么发表展要求的新兴文化业态前途无量。各地区选择发展符合实际情况的主导文化产业,形成重点突出、多种业态和谐发展的局面。
4.科技进步强化文化业态演化进程。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融合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业态的创新演化,文化业态演化的周期和方式都将发生改变。科技进步产生新的文化业态,文化业态的演化周期因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而缩短,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业态演化将呈现多样化、数字化和融合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熊澄宇.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若干思考〔EB/OL〕.新华网,2008-01-28.
〔2〕胡正荣,车 辉.文化创意产业核心与发展关键〔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
〔3〕崔保国.2007中国传媒创新报告〔J〕.传媒,2008,(2).
〔4〕郭鸿雁.基于系统观的文化业态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2009,(4).
〔5〕赵志立.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J〕.成都大学学报,2007,(5).
〔6〕范玉刚.业态创新的文化竞争力〔J〕.瞭望,2008,(4).
〔7〕王 晨.专家热议文化产业新业态〔N〕.中国文化报,2008-05-16.
〔8〕陈芋润,祁述裕.浅议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趋势〔J〕.人民论坛,2006,(11).
〔9〕吕庆华.略论文化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J〕.生产力研究,2008,(20).
〔10〕解学芳.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责任编辑 于晓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