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马克思主义 >主体间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

主体间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6607 浏览:226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信仰是人类生活的理性基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是一个迫切的时代课题。主体间性超越了传统哲学实践观“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更加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关系。本文基于主体间性之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性,探究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方法、文化建构和实践方式。
关键词:主体间性;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培育
1672-9749(2012)03-0015-04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而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是真正智慧文明的民族、有着光明前景的民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1];党的十七届六中会全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2]。然而,受当今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冲击。如何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主体间性视域下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有效路径,提供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特征以及主体间性理论与信仰培养的契合性

1.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主体间性理论最先是由胡塞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则意味着自我共同体。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与主体的一种平等的关系。主体间性超越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更进一步地讲,主体间性强调由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相似度检测—客体”模式向“主体—主体”或“主体—相似度检测—主体”模式的转变,更加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性、交互性。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在主体间性的关系中,不同主体通过共识等表现的一致性,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第二,主体间性是以交互性作为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交往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具有物质内容的互动的生活过程。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和人的解放旨趣,他认为,人类的存在并非以独立的个体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做起点。也正因为交互性,使得交往双方在相互认可、相互理解的关系中不断重构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观点等。另外,主体与主体之间在进行相互的交流活动时,合作关系也得以加强。没有主体与主体间的合作,主体只能孤立地成为单子式的主体,作为个人的主体性也就会妄自膨胀、扩大而最终失去主体间性存在的本初意义。第三,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和发展,具有开放性。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并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中不断确认自己的“主体”地位与身份,人作为主体存在,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断生产和扬弃他们的社会关系,从而开创新的社会历史。与主体相关的主体性,是在主客体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即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所显示的自觉能动性。而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并非哲学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强调对主体性的扬弃和发展。主体间性所面对的既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以其揭示的内容更加全面、深刻、开放。且主体间性直接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结构,反映了当代哲学发展的一般倾向,即回到生活,回到现实,回到人的真实生存本身。

2.主体间性理论与信仰培养的契合性

主体间性理论是从主体性理论发展而来,其结构是“主体—客体—主体”模式,这一模式超越和扬弃了传统哲学实践观“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实现了传统实践观的变革。主体间性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对话、交流而达到充分沟通,彼此理解,最终把对象认识变成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变成对象认识,从而加深并拓宽对事物的理解、把握世界的意义。西方哲学中的许多思想家和哲学流派从认识论、知识论、生存论、以及社会历史等各种不同的切入视角对主体间性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哲学探索,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揭示出主体间性是任何一种哲学形态都必须正视的问题,是解决人的认识问题、生存问题以及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着眼点。信仰是人类独有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对人生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超越方式。《辞海》中将信仰定义为“人们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苏联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指出信仰是主体在情感层面接受或同意一个命题的心理状态;有学者将信仰定义为使主体个性坚强、行为持久、态度真诚、意志集中的一种知识形态。从这些对信仰的定义可以看出,对信仰问题的研究无不以信仰主体为出发点。从主体间性视域下来定位大学生信仰培育路径至关重要,关系着大学生能否真正从主体地位以及主体间关系来认真审视自身的信仰缺陷,能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并主动地接受、树立、形成、坚定积极正面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身和周围的关系,从而决定他们信仰选择的出发点。一个真正的信仰应当是信仰者将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又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经过理性的批判和选择的结果。如果大学生没有主体性意识,在信仰生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结果:要么就是在选择信仰的时候更多是顺从于

源于: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这种外在的事物,忽略了“我”的主体存在;要么就是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完全独立的主体,没有看到自己与周围的关系,在选择信仰的时候就会更多的从个人利益和需要出发,忽略了“我们”,则会造成大学生信仰选择以自我为中心,信仰走向功利化和实用性,忽视了社会共同体的需求。因此,教育者在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候,应该注重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主体定位,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主体,而且自己还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从而能够做到理性地批判,审慎地选择。

源于:论文发表网www.udooo.com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