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农业经济管理 >试议政治经济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新政治经济学

试议政治经济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新政治经济学

收藏本文 2024-01-12 点赞:22893 浏览:990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它不但影响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还联系到城乡差距及全社会的协调与稳定。由此,探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了解与土地相关的经济现象和制度运转的经济理由对于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进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地制度变迁的探讨很多,但大多数是侧重于以产权、资本和制度的角度探讨土地的经济联系,浅析土地制度形成的历程,较少考虑政治因素。本论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探讨策略,运用现代经济浅析及技术工具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进行探讨性探讨。本论文首先浅析了我国土地制度演变的轨迹,并重点探讨了转型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历程。我国土地封建所有制的废除不是通过和平和行政的程序完成的,农民取得的土地产权始终没有消除国家对财产的影响,这使得政府在制度变迁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即使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土地制度变迁仍然不可避开地继承了这样的方向。政府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偏好对制度变迁的路径和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他利益主体在与其博弈时只能通过转变政府预期的收益来影响其下一轮决策。转型期以来,虽然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革新,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但是土地制度依然不改善。现行土地制度有着的主要不足是:土地产权主体界定不清,导致集体的机构成员取代了集体权利主体的地位;土地利用权残缺使土地承包权不具有真正的排他性;城乡土地二元分割排除了农民在权利束中最核心的权利—处分权,使国家在农地转为非建设用地历程居于唯一垄断地位。与此同时,土地征用制度也有着一系列不足,首先国家以“公共利益”为名征用土地,但是相关法律对“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无明确界定和程序上的制约,征地补偿范围过于狭小,补偿标准偏低等。土地制度的缺陷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限制了土地的正常流转,使碎化的土地难以实现集中经营,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得遥遥无期;其次,征地制度的缺陷强化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增加财政收入的意识,在各地方政府以土地获利的激励下,其所制造的外部不经济会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在全国范围内是无法转移出去的,不利于对耕地的保护;再次,由于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无法真正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加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使农民的城市化进程远远低于农村土地的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使地方政府低成本进展工业成为可能,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加大了其投资不合理的倾向。通过深刻剖析我们会发现,现行土地制度缺陷的深层次理由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脱离政府的制约和主导。由于我国缺少社会自发演进土地制度的政治许可,农民的博弈力量又过于微弱,政府总是基于自身的制度需求垄断土地制度的设计,并对土地市场进行干预和制约。而土地制度在执行历程中,地方政府在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激励下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对于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我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制度的漏洞总会被其利用并很快在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一致同意的行动对策。由此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革新也应当以制度设计和制度的执行两个方向来进行。以制度设计来看,我国的工业化已经基本能够依靠自身积累来进展,并具备一定反哺农业的能力,所以,土地制度首先应当摆脱税赋的附属品地位。由于我国土地制度所体现出来的低效主要是由妨碍土地正常流转的政策性和制度性理由造成的而非所有权的归属,土地的产权制度革新应当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同时它也是革新成本最小的路径。因而,应当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此基础上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积极探讨土地流转制度。针对征地制度的缺陷,其革新应当对“公共利益”范围进行合理界定并设置程序上的保障,补偿标准要结合当地经济进展水平和土地供求联系来确定。以土地制度的执行来看,转变地方政府对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强行介入和对土地管理权的滥用是关键所在。这需要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优化地方治理方式,建立有效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机制。土地制度革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土地制度的流转依赖于金融支持和改善的社会保障系统,而社会化的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有利于土地市场走向成熟。由此,在土地制度革新的同时应当同时进行配套制度的革新,包括农村金融制度、社保制度的革新,同时建立社会化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机构,提升市场的运作效率。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论文变迁论文利益集团论文政治经济学浅析论文

    摘要4-6

    ABSTRACT6-12

    图表目录12-14

    第1章 绪论14-20

    1.1 探讨背景14-15

    1.2 探讨目的与作用15-16

    1.3 探讨策略16-17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17-18

    1.5 论文的革新与不足18-20

    第2章 文献综述20-30

    2.1 国外文献综述20-25

    2.1.1 关于土地租约制度的探讨20-21

    2.1.2 土地流转制度的探讨21-23

    2.1.3 土地制度变迁的探讨23-24

    2.1.4 土地制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24-25

    2.2 国内文献综述25-30

    2.2.1 土地流转制度的探讨25-26

    2.2.2 土地制度变迁的探讨26-28

    2.2.3 土地制度变迁与经济增加联系的探讨28-30

    第3章 革新开放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30-37

    3.1 革新开放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30-34

    3.1.1 土地革新30-31

    3.1.2 农业合作化31-33

    3.1.3 人民公社的建立33-34

    3.2 人民公社对我国社会进展的影响34-37

    3.2.1 人民公社是积累工业化资金的制度保障34-35

    3.2.2 不利于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35-37

    第4章 转型期中国土地制度变迁浅析37-72

    4.1 转型期中国土地制度变迁初始条件的形成37-52

    4.1.1 结构性失衡下经济收益偏离政府预期37-43

    4.1.2 国家政权合法性受到挑战43-44

    4.1.3 委托-写作技巧成本过于高昂44-46

    4.1.4 成本-收益结构的变动对制度供求的影响46-48

    4.1.5 政府主动进行经济体制革新48-49

    4.1.6 计划经济体制的意识形态弱化49-51

    4.1.7 贫困地区制度革新条件趋于成熟51-52

    4.2 各博弈主体的形成及其博弈地位52-57

    4.2.1 政府—博弈主导地位52-53

    4.2.2 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53-54

    4.2.3 农民—较弱的谈判能力54-57

    4.3 转型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57-63

    4.3.1 转型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博弈浅析57-62

    4.3.2 转型期农村土地制度的确立62-63

    4.4 农地制度的特点及革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63-66

    4.4.1 农地制度的特点63-64

    4.4.2 农地制度革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64-66

    4.5 土地制度革新的纵深推进66-72

    4.5.1 土地承包制度的立法规范66-67

    4.5.2 农村土地征用和建设用地制度革新67-68

    4.5.3 土地流转制度的革新68-72

    第5章 现行土地制度缺陷及其负面影响72-92

    5.1 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72-79

    5.1.1 土地利用制度的缺陷72-75

    5.1.2 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75-79

    5.2 土地制度缺陷所产生的影响79-92

    5.2.1 限制了土地的正常流转79-82

    5.2.2 土地碎化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82-87

    5.2.3 不利于耕地的保护87-89

    5.2.4 加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89

    5.2.5 加大了地方政府投资结构不合理的倾向89-92

    第6章 现行土地制度缺陷的原因浅析92-106

    6.1 政府对土地的行政干预92-95

    6.1.1 政府对土地制度设计的垄断92-93

    6.1.2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制约93-94

    6.1.3 农民过于微弱的博弈力量94-95

    6.2 地方治理方式影响土地制度的执行效果95-104

    6.2.1 我国的政府结构和地方治理方式95-98

    6.2.2 地方治理方式下地方政府行为特点98-99

    6.2.3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99-104

    6.3 地方政府权力缺乏监督约束机制104-106

    第7章 土地制度革新的路径106-124

    7.1 土地利用制度革新106-110

    7.1.1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路径106-108

    7.1.2 土地流转制度革新108-110

    7.2 征地制度革新110-112

    7.3 配套制度革新112-124

    7.3.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优化地方治理方式112-115

    7.3.2 农村金融制度革新115-117

    7.3.3 农村社保制度革新117-119

    7.3.4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119-122

    7.3.5 建立社会化的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组织,提升市场的运作效率122-12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