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农业经济管理 >简述农户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条件下退耕农户决策行为

简述农户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条件下退耕农户决策行为

收藏本文 2024-02-26 点赞:15476 浏览:624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政府最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具有保护环境和提升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过去十年中,工程在提升农户参与程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退耕区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总体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整个工程在推动退耕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维持农户可持续生计以及减少贫困等方面的成果也较为有限。论文力图以退耕农户的微观角度,探讨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条件下退耕农户决策行为,以此揭示退耕还林政策激励功能弱化的内在机制,以而探寻退耕还林工程及其成果的可持续性路径。论文第二章回顾了有关农业多功能性、联合生产以及农户决策的相关探讨,着重介绍了三种较为流行的联合生产观点,并对退耕农户决策行为、劳动负效用和农户分化的有关论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三章浅析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联合生产属性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退耕补偿弱激励性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第四章构建引入联合生产概念的农户模型,对退耕补偿、非林业农业部门以及非农部门对退耕农户决策行为的影响进行比较静态浅析,解释联合生产条件下内生性冲击与退耕补偿激励功能弱化之间的联系。第五章引入劳动负效用和真实劳动酬劳的概念,构建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条件下退耕农户的决策模型,通过对生态林管护概率、林产品市场化程度以及退耕农户家庭就业结构与真实劳动酬劳的联系浅析,解释外生性冲击与退耕补偿激励功能弱化之间的联系。论文第六章构建包括经济产品、生态经济联合产品以及生态产品在内的农户模型,推导出退耕农户最优反应曲线,并对退耕农户决策行为中纳什均衡的有着性和唯一性进行证明,在此基础上得出生态功能的农户供给函数,并阐述退耕成果可持续性的实现途径。第七章采取陕西省吴起县、定边县与甘肃省华池县的退耕农户数据对数理模型推导结果进行经验验证。第八章为结论和讨论。论文的主要结论有:(1)退耕还林工程是典型的联合生产,不仅是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的联合生产,也是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联合生产;(2)在联合生产条件下,退耕补偿对农户的激励功能在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双重冲击会弱化;(3)农户的选择和参与仍然是实现和保障退耕还林总体最优目标的唯一有效途径;(4)退耕林地上经营项目的收入是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的首要因素,退耕农户在收入方面的分化直接影响生态功能的供给。论文的贡献有:(1)在论述上,运用联合生产和农户决策方面的论述,以农户角度探讨退耕补偿弱激励性的根源以及生态产品私人提供的实现路径,以而将退耕农户决策不足纳入联合生产的浅析框架;(2)在策略上,更加侧重对典型农户的案例探讨和以及数理经济模型的演绎,将退耕农户决策不足纳入更为深刻的经济学浅析。关键词:联合生产论文农户决策论文生态补偿论文弱激励性论文公共品私人提供论文退耕还林论文

    摘要6-7

    ABSTRACT7-11

    第一章 导论11-15

    1.1 探讨背景11

    1.2 探讨目的和作用11-12

    1.2.1 探讨目的11-12

    1.2.2 探讨作用12

    1.3 探讨思路和策略12-14

    1.3.1 探讨思路12-13

    1.3.2 探讨策略13-14

    1.4 本论文的革新之处14-15

    第二章 相关论述与文献述评15-21

    2.1 联合生产论述的进展与运用15-18

    2.1.1 基于“商品生产商品”的联合生产15-16

    2.1.2 基于热力学定律的联合生产16

    2.1.3 基于公共品私人供给的联合生产16-17

    2.1.4 关于联合生产论述的评述17-18

    2.2 农户决策论述及其运用18-20

    2.2.1 农户决策模型概述18-19

    2.2.2 退耕农户决策行为19-20

    2.2.3 关于退耕农户决策的探讨评述20

    2.3 本章小结20-21

    第三章 退耕还林的联合生产属性与弱激励性21-28

    3.1 退耕还林的联合生产属性21-24

    3.1.1 退耕还林的生产系统21-22

    3.1.2 退耕还林的生产历程22-23

    3.1.3 退耕还林的产品性质23-24

    3.1.4 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联合生产属性24

    3.2 退耕还林政策的弱激励性24-27

    3.2.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产可能边界曲线25

    3.2.2 动态互补-竞争联系与刚性补偿机制25-26

    3.2.3 动态互补-竞争联系与劳动负效用26-27

    3.3 本章小结27-28

    第四章 内生性冲击下的退耕农户决策行为28-34

    4.1 引入联合生产的退耕农户模型28-29

    4.1.1 基本检测设28

    4.1.2 退耕农户的成本最小化不足28-29

    4.2 退耕补偿有效性29

    4.3 退耕补偿的有限性29-32

    4.3.1 非林业农业活动对于退耕补偿激励功能的影响29-31

    4.3.2 非农业活动对于退耕补偿激励功能的影响31-32

    4.4 本章小结32-34

    第五章 外生性冲击下的退耕农户决策行为34-43

    5.1 引入劳动负效用的农户模型34-35

    5.2 拓展的退耕农户模型与真实劳动酬劳35-38

    5.2.1 林业经营中产生两种林产品的情形35-36

    5.2.2 林业经营活动分为生产和管护两个环节的情形36

    5.2.3 家庭成员劳动就业情况不一致的情形36-38

    5.3 真实劳动酬劳与退耕农户决策行为38-42

    5.3.1 退耕农户以事林业生产的要素配置原则38

    5.3.2 利润最大化情形下的退耕农户真实劳动酬劳38-40

    5.3.3 利润未实现最大化情形下的退耕农户真实劳动酬劳40-42

    5.4 本章小结42-43

    第六章 生态产品的农户提供及其实现途径43-49

    6.1 基本检测设43

    6.2 关于产品约束的效用最大化不足43-44

    6.3 关于产品特点约束的效用最大化不足44-45

    6.4 公共生态产品的农户供给函数及性质45-48

    6.4.1 退耕农户的最优反应曲线45-46

    6.4.2 生态功能的农户供给函数46-48

    6.5 本章小结48-49

    第七章 经验验证49-57

    7.1 变量描述49-50

    7.2 数据来源50-51

    7.3 检验结果与浅析51-56

    7.3.1 动态互补-竞争联系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弱激励性51-54

    7.3.2 林业收入与退耕还林成果的可持续性54-56

    7.4 本章小结56-57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57-59

    8.1 主要结论57-58

    8.2 简短的讨论58-5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