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视角下高职学生压力缓解对策

管理视角下高职学生压力缓解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6084 浏览:208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职学生主要面临学习、家庭经济困难和高校生活环境的压力。压力源于部分高职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引导;源于农村和城市平民的子女家庭经济不宽裕,高校学费、生活费偏高;源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子女缺乏生活环境适应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与引导,加大助学奖学的力度,坚持开展自主、独立、助人、坚忍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键词:高职学生压力压力源缓解
笔者担任《组织行为学》课任教师期间,结合第四章《压力与挫折管理》的内容,专门组织了对学生压力的问卷调查。在其他课任老师的协助下,共发出问卷450份,回收351份。经过统计,分析出高职学生主要面临学习、家庭经济困难和高校生活环境的压力。鉴于高职学生的存在着如此多的压力,如何缓解压力、释放压力,笔者就此对高职学生压力如何缓解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学生压力的缓解,要通过内控和外控两个途径来解决:内控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以自身的意志力控制压力下的不良情绪;外控就是通过集体、他人的帮助减轻学生的负担,以减少压力。内控是调节心理感觉,外控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压力缓解的路径

1.1加强主动迎接压力的教育

学生压力的缓解,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内因的作用。面对困难、压力敢于迎接,敢于挑战的人,是具有良好主动性内因的人,有了这个基础,再学会解压的技术,学习压力缓解就成为可能。从目前来看,现有的解压技术有:最大负荷理论:即苏联科学院院士奥托.余.施密特在14岁时就做好自己一生的发展详尽规划,但是,要完成这项计划需要900年时间,于是,他又把计划浓缩到150年。施密特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他将自己生活中的分分秒秒一一做了安排,最大限度地进行工作。终于在他64岁逝世那年,基本完成了自己150年的发展规划。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udooo.com

1.2加强学习方法的教育与交流

掌握学习方法本来是高中阶段应该完成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些学生尽管考入大学,也不能完全掌握好应有的学习方法。学校应该开设学习方法选修课,给学生讲解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讲解记忆与反应、记忆与遗忘、记忆与深加工、记忆与重复、记忆与集中精力、记忆与抗干扰等;讲解学习过程的“记忆——复习——理解——拆迁记忆”的基本原理。开展记忆学习方法的交流,如开展“好记性主题班会”“头脑风暴与记忆”“好记忆现场PK”,还可以请记忆专家举办讲座,请记忆好的学生交流心得。

1.3加强实习实操活动

培养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的重点课程之一,要加强高职学生的实习实操活动,以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对课堂理论的复习和记忆。定时的复习能将短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学生在课堂听理论课,一般只应用听觉和视觉,嗅觉和触觉基本不用。而实习实操,是以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感这四种感觉。在四种感觉中,已经有大量实验证明,触觉的记忆效果最好。因此,要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加大实习实操的可执行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人际关系压力解压

2.1增强人际关系重要性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进行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是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理解的桥梁。人际交往中通过交流信息、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建立交往网络,为将来就业、创业建立人脉关系;通过相互倾诉,寻求帮助实现排解烦恼和健康心理的作用;通过团体互动,娱乐身体,净化心灵。人际交往可以增进人与人的理解,增进团队的团结。学校要结合教学中心的工作,通过教师在授课时的潜移默化,通过网络平台、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人际交往的好处,让每位学生都重视人际交往。

2.2畅通人际交往通道,尽快解决学生的社区归属感

感觉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压力的学生,一般都表现为人际交往通道狭窄的问题。在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同辈交往中以同学交往最为重要。要畅通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通道,要求学校的管理层,要积极扶持班委会的工作,在基层班解决问题。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讲,首先要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一个学生班要有一个发展规划作为凝聚目标。比如要争当学校的先进班集体,争当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班集体,在这个大目标下,分解为学习成绩目标、守纪目标、做好事目标、积极参加比赛目标等。在为实现目标的刺激下,全班同学的人际互动就容易开展。其次,要有具体的互动规划和措施,如主题班会、班内竞赛、集体远足、校外扶贫助困等。再次,还要对人际交往进步明显的同学进行表彰。

2.3创新校内、校际的课外群体互动

马克思说过,人是通过“交互作用”而发展完善的,而大学生在校内的课外群体活动是人交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组织学生活动的部门——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在组织传统活动外,还需要在原有活动中创新,特别在运动、休闲和艺术情趣活动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为达到吸引学生参与的目的,创新的活动项目需具备趣味性\公众性\娱乐性。

2.4对人际交往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淡漠型人际关系。这个类型的学生大都性格内向,有自我中心倾向,要求别人理解、尊重自己,却忽略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另一种是冲突型人际关系,这种人心情烦躁,易爆易怒人际关系紧张。对淡漠型人际关系和冲突型人际关系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如果属于心理疾病的,要请心理医生进行辅导;非心理疾病造成的,要在辅导中强调人际交往有助于学习提高,有助于完善个性,有助于身心健康;要传授人际关系的主动、诚恳、礼貌、谦恭、微笑等方法;还要提醒人际关系中应该注意的平等、互利、信用、兼容、尊重等原则。

3.解决经济压力的路径

3.1做好绿色通道入校新生的信息跟踪与解决困难工作

绿色通道,是不让一个新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就是没有钱缴费,也要接纳新生注册。注册后,就有很多问题接踵而来。这种学生无钱缴交学费,连带来的生活费也是捉襟见肘。如果入学后无人关心照顾,这类学生就面临马上退学的危险。所以学校一是要定人定责对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跟踪;二是设立一笔生活补助基金,及时对日常生活困难的学生进行补贴;三是有学校出面联系勤工俭学点,介绍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打周日工,以补贴生活开支;四是要动员班级同学关注和帮助这类同学,从学习上、日常生活上给以关心和力所能及的经济帮助。

3.2加大国家扶持的力度

近几年来,国家队贫困生、优秀生地奖励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年奖助学金总额达数百亿之多,受益2000万学子。还开展了全国的“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活动,加大对奖学助学的宣传。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13号文件的精神,也加大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力度。社会企业家,慈善家和好心人,纷纷加入扶贫救困和助学的行列。尽管这样,还存在一些因实在无法维持而休学退学的学生。国家还要进一步加大奖助学金投放的力度。学校还要进一步做好帮助扶持贫困学生的工作,社会各界人士还要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献爱心。

3.3立足校内解决问题

作为高职学生最温暖的保护地——学校,也应该为受经济等问题滋扰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自给自足的劳动,勤工俭学的学生既解决了自身的经济压力问题,同时也为校内的同学树立了榜样。因此作为学校,有必要也有义务为存在经济压力的学生多提供适合他们的勤工俭学的方法和途径,以消除他们的经济压力烦恼。

3.4鼓励高职学生自强自立

作为一名成年人,高职学生已经具有成年人所应当担当的责任与义务。虽然作为高职学生,他们还处于求学的阶段,不提倡他们以半攻读的形式来完成大学学业,但是也有必要提醒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或者是即将踏入社会的独立自主的成年人,他们也需要在享受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中,添加一点点生活的艰辛。只有在享受大学优越的生活的同时,为将来社会生活做好准备,才能在日后踏入社会中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因此鼓励高职学生自强自立,是在高职学业学习过程中里高职学生必须认识并学会的。
4.结语
高职学生主要面临学习、家庭经济困难和高校生活环境的压力。压力的大小,与由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对压力的态度有关。高职学生如果能够勇敢面对压力,将压力转化为成才的动力,就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高职院校要做好寻求和正确使用学习压力缓解的路径;畅通人际交往通道,尽快解决学生的社区归属感;积极疏通解决经济压力的路径等工作,学生在读期间的压力就会减轻。
参考文献:
冯呐.管理视角下高职学生压力源探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压力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www.udooo.com

调查[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8(1).
斯蒂芬.罗宾斯,蒂莫西,李原,孙建敏.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晓萍.心理潜能[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260.
[4]全国人大法规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OL].北京: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05.
[5]陈国海等.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6]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 人民出版社,1973:320.
[8]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9]姜洪友、王水珍.城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M].上海:当代青年研究,20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