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人际关系心理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2989 浏览:78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自我意识薄弱等特点,那些新鲜的、具有刺激性的事物对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资讯的传播缺乏有效的监管,小学生会接触到许多不良信息。因此,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对于许多事物的理解及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容易出现各种理由,造成自卑、沉默、性格孤僻,直接影响到其健康发展,甚至对其今后的人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需要重视其心理健康。在课堂上,老师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的工作,制约好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等活动,心理氛围处于最佳状态,体验情感、情绪得到有效的调节,心灵的沟通更加充分。有一个典型案例:某学校的五年级女生,性格内向,没有朋友,学习生活习惯较差,上课思想易开小差,作业错误率高,成绩起伏较大,分析其各种因素发现其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她期望太高,喜欢将其与其他孩子相比较,并对其持否定态度,后来经过转校,老师对其也没有较多的重视,加之胆小沉默的性格,与其他同学的沟通较少,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脆弱、不合群等理由。针对该情况,心理健康老师将该学生的情况如实反映给任课老师,上课时老师对其进步予以鼓励、赞赏及支持;课间让她帮老师做一些简单轻松的事,使她有了较大的价值认同感。老师与其家长充分沟通后,使她在家庭中能得到合理的肯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也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主动与同学交谈,在集体中人际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满足合理需求

小学生的合理要求包括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物质需求是保障存活的必要条件,心理需求包括赏识的需求、榜样的需求、成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沟通的需求、表现的需求等,任何一个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都会对其成长造成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为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提供更好的条件。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对许多事物没有判断力及自制力,容易为了满足需求而采用不正确的方式,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在满足其合理需求的过程中,及时发现理由,并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正确的引导,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3.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生生活范围较为狭窄,与老师的接触较为频繁,老师的思维逻辑、言行举止、言论观点等都会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的变化,因此老师不仅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而且其自身需要拥有健康的身心及较高的素质,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出现理由时,老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以耐心、爱心及真心对学生进行品质的塑造,净化其心灵,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对事物的善恶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拥有健康的心灵。

4.改善校园环境

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应尽量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设施环境。学校应拨款将校园环境进行改造,修整教学楼,购进相关的体育设置、教学器材,做好校园的绿化工作,使学校呈现出环境优美、公共活动场所整洁、教室明亮的景象。优美的环境下,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陶冶其高尚情操,从小建立起环保意识。②文化环境。在操场边或者学生活动较为集中的位置建设文化宣传栏,各个教室均组织学生制作黑板报,进行文化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处于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化其心理环境。③风气环境。学校应注重风纪的管理,净化校园风气,班级也应该做好相关工作,使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行为,培养行为制约能力。

5.建档并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需要将学生的情况制作成系统的信息档案,信息内容包括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生活能力、与其他人的相处状况、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为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的变化及成长,发挥出全力,改正缺点。
总之,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其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性格、意志、人格、心理健康、兴趣爱好、想象、思维逻辑、注意力等各种品质和能力。因此需要学校、家庭成员及社会各界均重视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立格.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医生”[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
[2]姚立平.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新西部(下旬·理论), 2008(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