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水利工程 >> 水工结构 >街区历史街区商业街道空间人性化设计网

街区历史街区商业街道空间人性化设计网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6556 浏览:215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旧城商业街区的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街区的建设忽略了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从城市设计专业角度,探讨如何在旧城建设中创造一个以人本的,符合现代化生活的人性化外部环境空间,运用认文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对现行旧城商业街区的建设进行指导,以解决街道空间环境问题。
关键词:历史街区 街道空间人性空间城市环境
城正街作为湘潭市老街,在以前老湘潭的经济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连接广州进出口货物运输的重要中转站之一,也是连结上海、汉口和西南地区的商业枢纽,成为了湖南最重要的转口贸易城市,素有“金湘潭”之称。
1历史街区商业街发展的空间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聚集,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城正街的发展也毫不例外的患了国内许多大城市更新改造的通病。城市改建采取简单的拆建,忽视城市设计的指导作用,这种粗放型的建造手段导致城市肌理的破坏,城市文化、特色的散失,城市空间环境的混乱,空间领域感不强,特色不明显,识别性差,街头公共休息活动设施缺少。
历史街区商业街的发展,应始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特色,尺度宜人,建筑围合出街道空间,外部空间清晰。沿街商业建筑与街道空间恰如母子相依,水融,相得益彰。而现在历史商业街的建设与改造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学习西方建筑,以空间围合建筑,致使旧城商业街区主导空间为垂直方向而不是水平方向。原本连贯整体的街道空间消失,加之这种主导空间缺乏文化的象征,空间的联系少,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空虚感与孤独感。
城正街许多新建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良倾向:

1.1建筑无序建设

为了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许多建筑在体量上无限的扩大,一栋栋庞然大物夹杂在鳞次栉比的细小屋檐中,显得极度的不协调。许多建筑不顾城市的肌理、文脉、风貌、特色等,追求“欧陆式”或者“港式”风格,有的甚至直接照抄国外建筑来迎合海外人员的口味,使得建筑立面混乱,材质各异。造成视觉凌乱。

1.2街巷骨架遭破坏

建筑的扩张,使得街巷被建筑围墙隔断,一条条的街道变成死胡同,原有骨架被打断,街道特征散失。

1.3商业广告的凌乱

随着商业的发展,广告与招牌成了街道两侧最显眼的景观,大小广告贴墙悬挂,使得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面貌,街道色彩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给人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

1.4基础设施缺乏

街道的店面密集,街道成了进出商店的过度空间,空间单调,行人在长时间购物后找不到休息的空间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1.5空间尺度的散失

新建筑的耸立,打破了原有的城市机理与空间尺度,原本亲和的街巷被高楼大厦所依,整天被笼罩在阴影之中,变得阴森与冷漠。
这也是中国许多历史街区商业街发展的普遍现象,对街区的建设与规划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空间的人文环境和心理感受,创造人性空间。
2人性化空间的探索
人性化空间是空间的设计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各类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采用空间宜人化的原则。人性化外部空间是与自然的无计划性的空间相对应的空间。它能满足人的意图,符合人的尺度,具有计划性和收敛性。“人性化空间把空间当作图来处理,确定空间边界并向内侧整顿秩序,表现为空间的收敛性”。 空间的人性与否以及场所的内在活力是与人对场所空间的介入和参与紧密相关的。人性化空间是充满生活感和活力的,空间对行为的发生起积极作用。日常的社会生活是促成人们交往,使城市空间充满生机活力的积极媒介,因此,人性空间的探索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作用。
3人性化空间的设计

3.1 保持外部空间结构、形态和尺度的原真性。

我国传统商业街道空间最主要的空间特性是空间的宜人性,符合市民逛街,购物和娱乐的心理行为,完成一些多功能积聚后所产生的自发性活动。传统城市中心文化商业空间不仅是商业购物活动的场所,同时又是综合性的游憩空间。城正街街区保护规划设计充分考虑购物者行为活动和心理的需求,街道空间与休憩空间相结合,让购物者在长时间的选购之后能找到一处能静下悉心休息的空间。规划设计还根据一般人对空间环境的要求,创造一定的空间的领域。作为城市中最富活力、公共活动最为集中的公共空间,以街道为主的布局形式,集中体现了线形的内向性和外部空间特征,形成动态连续和活跃的步行空间。这也是目前商业街的主导空间形态。城正街通过在两端的出入口处加以牌楼对空间进行限定,使街道内部领域感加强,也反映我国传统城市的独特文化。因此,维持城市传统外部空间结构,形态和尺度也可以创造空间尺度的人性化。

3.2街道与建筑的有机结合

对于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首先我们应考虑建筑和绿化向街道的敞开性。处理好街道与入口的关系,倡导多层次地与城市空间积极对话,建筑渗透到街道生活, 强调人的活动产生的活力。沿街商业需要同地面保持频繁而直接的接触,同公共用地连接起来,与街道生活融为一体,保持街道的活力。从怎么写作市场营销管理的角度分析,促进商业怎么写作的怎么写作过程涉及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怎么写作的可接近性,写卖双方的相互作用和顾客的参与。创造人性化外部空间,使之与城市街道生活更多地发生关系,恰恰是从扩大怎么写作供给,增加营业的便利性和保持经营景气的目的出现的。
在城正街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和环境改善使建筑尽量向街道开敞,促进室内外空间的渗透,具体措施:
3.

2.1加强空间的融合性

利用文化商业建筑形成街道的边缘、正面,至少使商店的一部分成为人行道的一部分,以便行人沿街步行时走到商店里面,以达到向街道开敞的目的。
3.

2.2增加入口

建筑物各功能应尽可能有自己的入口,通向街道的出入口增加可以使街道重新恢复活力,但应注意入口的大小,较大的立面缺口会打断街道立面的连续性,破坏商业空间气氛。
3.

2.3小而开敞

在商业街上开设尽可能多而小的店面,以临街开敞的店面,特色商铺经营和展示各种活动和商品,创造吸引人的生活。
3.

2.4步行的舒适性

为保证城正街步行空间的舒适性对街区路面进行改造,提高街区的绿化景观,增加相关怎么写作设施,同时注重文化氛围的创造,使街道成为集购物与休闲功能一体的空间。

3.3人性化街道空间要注重空间的相互渗透。

通过环境整治可以向街道两侧临近空间渗透,形成开放空间和渗透空间,使保持街道视觉连续性与丰富空间的变化相结合,创造出富有人情味的、生动的、吸引人的场所与人性化空间。街道的渗透空间是从连续的街道空间中生长出来的空间,与街道空间相通,又与街道空间有一定的界定,完全不破坏街道的连续性。渗透的模式有:
(1)与街道相连形成灰空间,一般以建筑底层架空的灰空间或有顶的街道为主,甚至向室内渗透,将建筑的底层空间贡献给街道,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2)通过空间处理引入另外空间,新旧建筑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围合出一个曲折的室外空间,设计出一系列有高差的步行小广场,设置喷泉花坛,形成人性化的街道渗透空间。
(3)形成袋形空间或小广场。
(4)增加底层廊道,庭院等渗透空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