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学点心理治疗知识(十九)性心理治疗

学点心理治疗知识(十九)性心理治疗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34004 浏览:1571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分析性心理治疗源学点心理治疗知识(十九)性心理治疗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好比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所观察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只是露出海平面以上的一小部分,称其为意识,而潜藏在海平面以下的那一大部分则是人的潜意识。
意识是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清晰的感知觉、情绪、意志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层次。潜意识是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被压抑的愿望和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潜意识活动是遵循“享乐原则”的。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一个人不可能将生活中所有的愉快或不愉快的信息或经验都保存在意识之中,于是,那些为自己的道德、理智所不容的就被排挤到潜意识领域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压抑。压抑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的愿望主要是与幼儿时期性发育过程中的创伤性体验有关,而压抑在潜意识最底层的是幼儿时期的性欲。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其愿望或为前提的,为了使被压抑的观念或能出现在意识中,只有通过乔装打扮和变相出现而获得间接满足。这样,童年时期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遇到心理应激事件等)可以转化成为各种精神行为症状(如癔症、神经症等)。
分析性心理治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早期主要是传统的或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其主要的策略就是治疗者要同病人进行长期深入地会谈。治疗者必须熟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有关意识、潜意识和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的知识,方可掌握要领。会谈的目的是分析病人所暴露的、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资料,使病人意识到焦虑情绪的根源,每次会谈40~50分钟,每周3~5次,约需半年至两年时间。长期会谈才能获得病人足够的心理资料,加深病人同治疗者的关系,使治疗者能全面了解病人的成长过程、生活经历、性格形成和处理理由的方式等。通过会谈也逐步加深病人对自我的认识,为转变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找到努力的方向。会谈中采用的基本技术手段是“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
自由联想是让病人在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中,放松身心,打消一切顾虑,要求病人毫无保留地诉说他想要说的一切,每次会谈让病人自己选择想谈的题目,如生活、工作、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兴趣爱好、个人成就、情绪困扰或发病经过等。病人应随着脑中所涌现的念头脱口而出,不管说出的事情彼此有无关联,是否合乎逻辑,甚至自认为是荒谬奇怪或幼稚可笑、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一些想法,均可无拘无束地说出,包括回忆从童年时期起所遭受的一切挫折或精神创伤。开始时做到这些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病人不能不考虑给治疗者造成的印象,但随着治疗者的鼓励和引导,病人逐渐沉入往事的回忆中,内心深处潜意识的闸门不知不觉地被打开了,什么都可以讲了,潜意识里的心理冲突可逐渐被带入到意识领域,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从而重建现实的、健康的心理。
随着会谈的深入,有时会出现自由联想的困难,即突然不讲了,似乎没有什么可谈的了,或推脱想不起来了,或顾此而言他,或反复重复某一件事,不能深入下去,或认为治疗已毫无作用,不愿继续治疗下去等。这是一种“阻抗”现象,显现出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这常常就是病人心理结症的所在。治疗者应同情和引导病人将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帮助病人克服这一无意识的抗拒,重新认识自我。如果潜意识中的所有抗拒都被逐一战胜,分析治疗也就接近尾声和成功。
挖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所做的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做梦者潜意识中冲突的象征,为了不被人家察觉,用象征的方式避开焦虑产生。治疗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病人谈梦,并对梦的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和潜在含义,这就是梦的分析。
治疗者向病人解释他所谈的话中潜意识的含义,帮助病人克服抗拒,使病人被压抑的心理活动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根据每次谈话的内容,用病人所说过的话作依据,用病人能理解的言语告诉他心理结症所在。解释的程度随着长期的会谈和对病人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病人也通过长期的会谈在意识中逐步培养起对己对人对事的正确成熟的心理反应和处理态度,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由于耗时费力、理论观点多为推理性和隐喻性、不易证实和难以重复,故目前已较少应用。但短期实施的分析性心理治疗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以及心因性障碍或性心理障碍等患者。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