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世界文学史 >学人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学术

学人新时期中国俄苏文学学人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21 点赞:13820 浏览:588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我国俄苏文学探讨自20世纪初发端以来,经过几个时期的进展和积淀,至今成果已蔚为可观。这一领域的蓬勃进展局面的形成是众多学人筚路蓝缕、辛勤耕耘的结果。俄苏文学学科的进展和学人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由此对俄苏文学学人的探讨也是学科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以学术史的角度对俄苏文学探讨进行回顾和反思。本论文在此基础上选择俄苏文学学人作为探讨对象,结合探讨策略不足,试图揭示出学者在学术史中的地位、作用及贡献,进一步丰富俄苏文学学术史的探讨内容。俄苏文学学人群体庞大,本论文主要选取新时期以来的学者作为探讨对象,但个别探讨内容会涉及到新时期以前的情况。同时,本论文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选取学者较集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探讨所的学者为个案,以中选取五位不同类型的学者进行浅析论述。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理由、探讨机制、国内外探讨近况以及论文的整体框架不足。第一章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俄苏文学学人的概况。按照学者所属单位的所在地区,将我国的俄苏文学学人划归到北京、沪宁杭地区、北方其他地区和南方其他地区四个区域中,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第二章探讨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俄苏文学学人的主要探讨策略,如社会历史批评、实证主义批评、宗教文化批评、生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以及神话原型批评等策略,并选取若干学者的有代表性的例证加以浅析。第三章以戈宝权为个案,探讨他在俄苏文学探讨中重材料、重实证的探讨策略,以及他在普希金探讨、中俄文学联系探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第四章以高莽为个案,以“视角独特的俄苏文学探讨”,“绘画和文学探讨交相辉映”以及“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等角度,论述他在俄苏文学探讨中的特点。第五章以吴元迈为个案,以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探讨,苏联文学思潮探讨以及俄苏文艺学策略论探讨等角度,探讨他在俄苏文学探讨中取得的成绩。第六章以周启超为个案,以白银时代探讨,俄国经典作家探讨以及俄苏文论探讨等角度,阐述他在俄苏文学探讨中涉及的重要领域。第七章以刘文飞为个案,以布罗茨基探讨,俄语诗歌探讨以及俄罗斯思想文化探讨等角度,论述他在俄苏文学探讨中的特点。结语认为,学人和策略都是俄苏文学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俄苏文学学科的进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学人探讨论文戈宝权论文高莽论文吴元迈论文周启超论文刘文飞论文

    论文摘要6-8

    Abstract8-11

    绪论11-15

    第一章 新时期俄苏文学学人的基本面貌15-41

    第一节 北京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15-28

    第二节 沪宁杭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28-35

    第三节 北方其他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35-38

    第四节 南方其他地区的俄苏文学学者概览38-41

    第二章 新时期俄苏文学学人的探讨策略探析41-68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41-45

    第二节 实证主义批评45-49

    第三节 宗教文化批评49-53

    第四节 其他探讨策略53-68

    第三章 戈宝权:“原典实证”下的求索68-89

    第一节 我国普希金探讨的先行者69-77

    第二节 中俄文学联系探讨的开拓者77-87

    小结87-89

    第四章 高莽:文学探讨与艺术创作的融合89-114

    第一节 视角独特的俄苏文学探讨90-100

    第二节 绘画与文学探讨交相辉映100-106

    第三节 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106-112

    小结112-114

    第五章 吴元迈:哲理思辨和人文精神的综合114-148

    第一节 辩证、宏观、综合: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述探讨115-130

    第二节 运动中的美学:苏联文学思潮探讨130-140

    第三节 以现象到本质:当代苏联文艺论述及策略论探讨140-146

    小结146-148

    第六章 周启超:执着的学术探讨148-181

    第一节 对俄国象征派的重新深思和定位149-158

    第二节 以白银时代探讨到“二十世纪俄语文学”的构建158-168

    第三节 俄苏文论探讨的新探讨168-178

    小结178-181

    第七章 刘文飞:“诗与思”的追求181-207

    第一节 国内布罗茨基探讨的先行者182-192

    第二节 俄语诗歌探讨192-198

    第三节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思想探究198-205

    小结205-207

    结语207-209

    附录:新时期俄苏文学学人介绍209-23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