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世界文学史 >简论意象对托尼·莫里森《宠儿》和《所罗门之歌》圣经原型解读

简论意象对托尼·莫里森《宠儿》和《所罗门之歌》圣经原型解读

收藏本文 2023-12-21 点赞:23762 浏览:1003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托尼莫里森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裔美国人。她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她的代表作《宠儿》及第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这两部小说都运用和吸收了圣经元素为作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深化而怎么写作。本论文试图以诺斯罗普·弗莱的原型论述角度探讨莫里森小说《宠儿》及《所罗门之歌》中蕴含的圣经元素。除引言及结论外,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阐述莫里森的生平和她的文学成就以及国内外对两部作品相关的探讨,原型批评的进展其中主要介绍弗莱的原型论述。第一章主要浅析《宠儿》和《所罗门之歌》中体现的圣经原型人物。第一部分探讨其中的耶稣原型。小说中的耶稣基督的形象可以分成两大类:“替罪羊”耶稣基督和“救世主”基督。第二部分探讨母亲原型包括夏娃和夏甲两种类型即:一种母亲像圣经中的夏娃一样,充满了爱和生命力,热爱自然,但也由于她的罪过致使她的后代受到迫害。另一种是以夏甲为代表的软弱和胆怯的母亲形象,因为自身的因素,最终失去自我身份。第二章详细探讨了两部小说中的主题原型。主要以三个方面进行诠释:堕落主题,爱的主题及死亡和重生主题。莫里森的小说颠覆了传统观念,展现了在白人主流文化压制下的非洲裔美国人人性的扭曲。第三章主要关注启迪和魔鬼意象的探讨。通过浅析树、河流等启迪意象以及红玫瑰、数字“七”和蛇等魔鬼意象来理解莫里森创作小说的意图。这些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她对非洲裔美国人的同情。她鼓励他们面对过去,接受自己的本土文化、实现自我价值。小说的主题通过这些意象得到深化基于以上三章,得出本论文的结论。莫里森在创作《宠儿》和《所罗门之歌》时都加入了圣经中的一些元素,运用了一些圣经原型。她的作品以黑人民族出发,描写了黑人与白人、与过去及环境之间的冲突。在此历程中,莫里森为了更好地体现主题,将圣经元素加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本论文试图通过浅析其作品与圣经原型之间的联系,以便对莫里森的作品有更好的解读。关键词:原型人物论文主题论文意象论文

    Abstract5-7

    摘要7-9

    Introduction9-17

    A. Toni Morrison’s Life and Her Literary Achievement9-11

    B. A Literary Review of Toni Morrison’s Beloved and Song of Solomon11-13

    C. Archetypal Critici and Northrop Frye’s Theory of Archetype13-17

    Chapter One Archetypal Characters17-28

    A. Jesus Prototype17-23

    B. The Mother Prototype23-28

    Chapter Two Archetypal Themes28-42

    A. Theme of Degeneration28-32

    B. Theme of Love32-37

    C. Theme of Death and Rebirth37-42

    Chapter Three Archetypal Images42-51

    A. Apocalyptic Image42-47

    B. Demonic Image47-51

    Conclusion51-53

    Notes53-55

    Bibpography55-58

    Acknowledgements58-59

    Academic Achievements5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