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世界新闻事业 >谈述建构网络新闻评论对公共领域建构影响

谈述建构网络新闻评论对公共领域建构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6832 浏览:2235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现代社会逐渐由乡土社会迈入陌生人社会,而虚拟网络已成为完全的陌生人社会。现实社会中的契约、法律、责任与信任结束在网络完全陌生人社会中的作用也被削弱了。而最原始的利益诉求更适于整合网络陌生人社会的秩序,担负利益诉求这一功能角色的即为网络新闻评论。评论以利益牵引整合出网络陌生人社会复杂但清晰的脉络,而这恰是公共领域的构建雏形。
【关键词】陌生人社会 网络新闻评论 公共领域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 公共领域是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的,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络诞生后公共领域在中国才有了真正的实践平台。网络评论的蓬勃发展也日益被人们称为公共领域的实现路径。
当前中国社会正逐步告别传统的熟人社会,并步入陌生人社会。这一特征在网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试通过对网络进行陌生人社会的框架搭建,以寻找公共领域构建最需要的公众和公共舆论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公共领域的网络评论路径提出建议。

一、网络虚拟特性成就完全陌生人社会

如果说中国当代社会仍有乡土社会的部分残存的话,那么在网络社会中,中国乡土社会早已被现代社会,陌生人社会所取代。
首先,网络的虚拟特性使网络用户可主观选择以任何身份进入网络,所以网络用户彼此无

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从知晓对方的真实身份,因而无法确定彼此之间的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其次,网络用户身份的隐匿特性给予网络用户极高的行为自由度,其信守的价值准则同时也就呈现流动的状态。最后,网络群体集结的短暂性使网络用户自由选择进出网络社区与团体。以上三点既是陌生人社会的界定标准,也是当代中国网络社区成为完全陌生人社会的证据要素。
如果说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虚拟镜像。那么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利益结构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在虚拟网络和现实社会将出现相对应各种地位的群体、集团或阶层,并各有其利益诉求。这与前文提及的网络群体不同,网络群体是短暂存在的,社会群体却只能因着社会制度、资源和机会占有等实质性改变才会发生变化。所以说,网络陌生人社会的秩序整合也不能完全依靠现实社会的束缚力量。同时,网络这个完全陌生人社会的秩序维系应当回归最原始的利益本质。

二、利益牵引:网络评论整合网络陌生人社会秩序图景

“每一种话语都代表着一定利益群体”①,评论即如此。

1、网络评论类型及展现的利益主体

社会学家赫伯特·甘特认为“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真实的判断,它也包含了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声明。”②从利益角度分析网络评论,其作者及所持的价值观,所代表的倾向性值得分析与探讨。
根据学者胡沈明的《全民评论时代的评论作者类型及责任探讨》,网络评论作品的写作主体既可以是记者、专家,同时也可以是广大网络用户。③
首先,在写到记者型评论员的责任时,胡援引美国全国社论撰稿人大会言论,称评论撰稿人的“首要职责”“是通过信息,并引导读者做出理智的判断,这对制度的健康运作至关重要。”④因此,记者型评论作品的目的是引导公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跟随。
其次,专家型评论员的评论作品往往不仅“对道德与事实进行评论,而是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作深刻探讨”,“其目的是将知识进行社会化”。从利益的角度理解,此类评论作品其实代表了精英话语。
最后,公民型评论员的评论作品“表达民众观点,其目的是社会意见的表达”。公民可通过自己的评论作品“表达意愿、展示自我”,“展现社会价值观”。以利益的角度解读可知公民型评论作品所代表的利益群体最为广泛。
因此,不同评论写作主体代表不同利益群体,其评论也就呈现出多元利益诉求。

2、网络评论的利益整合功能

首先,评论是现实利益群体的虚拟表达渠道。“在媒介市场,谁有了话语权,谁就有了力量。”⑤利益群体在网络媒介的话语权争夺,重任落在评论肩膀。
其次,评论即解读,解读剥离新闻事件的现象外衣,展露利益实质。一旦利益实质,不论网络公众的虚拟身份为何,他们都会被利益所吸引而形成一个临时的群体,或支持、或反对、或持其他态度。同时,评论可说服。无论理性论证,还是情感诉求,评论勾勒利益关系也能凝聚网络群体的力量。这些网络群体附加在现实群体的网络聚合上,以评论及反映的利益实质为牵引,即能呈现出一个带有利益类属的有秩序的社会映像。
当然,网络评论作者不同,利益诉求就不同。无数新闻评论对网络陌生人社会进行无数次整合,形成了现在复杂而立体的网络社会图景。但透过评论背后所代表各种群体利益进行牵引和分析,网络陌生人社会秩序图景即清晰可见。

三、陌生人社会与公共领域:网络评论构建完全陌生人社会为公共领域

现代社会正逐步演变为陌生人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陌生人社会产生现代人群的疏离与冷漠、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同时,在网络呈现的完全陌生人状态却有利于我国公共领域的构建。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公众、公众舆论和公共场所。对应由新闻评论所整合的网络完全陌生人社会分析可以得出,网络陌生人社会正是公共领域的构建雏形。
首先,网络陌生人社会为公共领域的发育提供了公共场所。互联网络的虚拟特性跨越了传统社会的等级界限;身份的隐匿特性抹去了社会地位的区别,消解了权威与平民的差别,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平等的参与主体。
其次,公共领域要求“公众”包含三点特征。一是拥有共同关注的普遍利益,这种普遍利益超出私人或集团利益之上;二是自愿性,即组成公众的每一个体应是“自愿地”、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三是拥有一定的规模,成为“公众”而非“集团”。⑥
比较“公众”要求与网络陌生人社会中的多元利益群体。其一,是否具有共同关注的普遍利益。根据前文分析,有评论利益牵引所聚合的网络群体,一种是本身由利益所关联,是现实利益群体的网络虚拟呈现;另一种则是因新闻评论的情感诉求与理性说服而主动关联形成。其二,参与的自愿性与意见表达的自由公开性。网络群体行为自由,鲜少受到束缚,只有被吸引才会参与网络活动。而网络评论主题广泛,受议程设置影响较弱,同时网络评论主体多元,表达称得上是自由且公开。其三,公共领域所要求的规模要素,其实是对公众组成成分的规定。不是数量多就可以认为是规模大,就可以称作公众,而是根据规模中组成群体的利益性质及其普遍程度能否超越“集团”范畴而发展成为“公众”决定。这一点,网络陌生人社会既数量多,也满足规模要求。 最后,公共领域对公众舆论的要求是公众批判精神与公正公平。批判意识必须是公众舆论的核心。哈贝马斯认为,判断公众舆论是否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准是,大众意见中是否具有批判意识以及批判性意见在大众意见中所占的地位。网络评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其间不乏批判看法与意见。根据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的观点,网络舆论极易向负面导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网络舆论的偏颇与极端中,理性思辨与与批判意识也在萌生。
总体来说,尽管仍有障碍存在,但在评论的多元利益诉求下,网络陌生人社会的发育足以构建公共领域的雏形。

四、网络评论仍需健康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公共领域构建仍存在问题,既有公共舆论的偏颇,也有公众接受信息方面的缺陷,同时网络环境也有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公共领域的构建要求公共舆论公正公平,而综观当下国内的网络环境,其中充斥的是大量的精英话语和意见领袖的观点,公众的真实诉求往往遭遇歪曲与掩盖,同时网络用户的趋同与从众行为也不利于公共舆论公正公平的走向。
其次,拉扎斯菲尔德与莫顿也曾指出传媒的基本功能——社会监视功能具有“麻醉”负功能,“即如果一个人接受了过多的信息便可能陷入一种对信息不关心或被动消极的状态。”⑦这也是网络舆论陷入僵局的一大诱因,网络群体对信息的麻木导致网络评论的利益牵引失去作用支点。
第三,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其中,40岁以下的网络用户占83.9%,且用户最多的群体为学生,占30.2%。网络用户低龄化,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同时心智亦不够成熟,这些表征对于网络评论的生产与吸收均有影响。并且由此还看出网络用户低学历、低收入的群体呈递增趋势,其优势在于更多的现实低地位群体加入网络陌生人社会,增添了虚拟陌生人社会构建的平衡性。但当下评论惯用的思维模式是否能被低学历、低收入群体接受,这对于他们的思辨能力培养是否又有帮助等一系列问题均存在未知。
对此,笔者认为通过网络评论的健康发展与努力争取,在网络完全陌生人环境下构建我国公共领域仍具可能。
首先,以评论观点的论争唤醒麻木的神经。当网络陌生人社会对信息产生麻木时,评论供给观点市场以自由多元的观点,产生论争,以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博弈触动公众麻木的神经,争取将社会监视的“负功能”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其次,网络评论同时担负起理性启蒙的责任。网络陌生人社会中渐趋增多的利益群体一方面平衡了虚拟镜像的群体利益,另一方面也亟须思想启蒙者的带领以更顺利地理解虚拟网络的操作方式,成为评论发言者。
最后,依靠评论培养并保护各种表达意识的发育。针对精英话语与意见领袖的优势地位,鼓励提出批判性意见以促进网络陌生人社会舆论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①③④胡沈明,《全民评论时代的评论作者类型及责任探讨》,《媒体时代》,2010(8)
②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著,郭镇之 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358
⑤赵振宇,《关于新闻评论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媒体时代》,2011(8)
⑥罗坤瑾,《网络舆论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学术论坛》,2010(5)
⑦张原,《价值传播与舆论引导:新闻评论社会功能的传播学解释》,《编辑之友》,2010(8)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