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三生教育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中国英语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中国英语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4181 浏览:131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基础,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解析中国英语的产生原因及其存在意义。
关键词: 中国英语社会语言学语言接触
一、引言
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经贸文化传播中充当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在英语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带有地域特征的英语,如印度英语、南非英语、新加坡英语等。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大,表达中国特殊事物的英语词汇大量涌现,它们对英语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规模和速度令人惊奇。因此,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英语——中国英语应运而生。但是中国英语长期以来被称为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向来被认为是不登大雅的,似乎已经成了英语说得不标准的代名词。每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英语说得差的时候,常常带着嘲讽的口吻称之为中式英语。在课堂上,英语教师更是视中国英语为洪水猛兽,再三叮咛学生的表达要符合英语习惯,但是“中国英语作为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汪榕培,1996)这是否认不了的客观现实。本文尝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读中国英语这一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存在意义。

二、中国英语的界定

资料表明,国内最早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术语的是葛传槼先生。早在1980年,葛老就在《翻译通讯》(《中国翻译》的前身)上撰文提出:“无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这些英译文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而是China English。”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现象做了深入研究。汪榕培(1991)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1993)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随后,贾冠杰、向明友(1997)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罗运芝(1998)将之简单概括为“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点的英语变体”。综合以上几家观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2.中国英语是用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

3.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不受母语干扰。

4.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
5.中国英语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洋泾浜英语、过渡语,前者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受的英语变体,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后者是中国语言和文化对英语的干扰影响的产物,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消极意义。
所有这些论证都使中国英语的定义越来越清晰。简言之,中国英语是用来描述中国特有事物的,具有中国特点,并且在语音、词汇、语篇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点。

三、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其社会之间的关系,其范畴包括语言接触、语言变异、语言认同和语言规划等。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观察语言的变化,又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陈原,1998)。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词汇对社会发展变化最为敏感,最直接、最迅捷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社会生活(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等)出现了新事物,语言中迅速出现与此相应的新词汇。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观念、新工具、新动作,都会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陈原,2000:209,211)。社会发展推动词汇演变,反之人们可以透过词汇考查当时的社会现象。中国英语的产生和流行与社会结构、社会价值体系,以及政治生活背景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特定时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社会心态的反映。因此,笔者认为,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石分析中国英语,可以对其产生原因和存在意义有更清楚的认识。
中国英语的产生原因可以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解释。社会语言学自始至终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起始于语言间的接触。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是一种社会现象,既可以发生在操不同语言者的交往之中,又可以发生在双语者自己身上。社会发展会使语言在特定方面显得不足,弥补不足的途径有二:自己创造和借用(陈原,2000:294)。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主要结果和表现是借用(Borrowing),另外还有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言或多言现象、语码转换等。引起语言接触的因素主要有文化接触、经济接触、政治接触等。当今全球一体化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融合变得更加容易。语言接触在这个信息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变化。中国英语正是这种语言接触过程中词项借用的结果,是中国社会文化通过语言对西方社会文化渗透的一种体现。
文化接触指因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互相接触而造成一方或双方体系改变的过程。语言同文化是两个重叠的面,相辅相成。语言总是存在于一种特定的文化中,这一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及文化遗产,要把这些宝贵的东西介绍给世界也是一项浩大的文明传播工程。当今全球一体化

优秀论文查重www.udooo.com

的迅猛发展使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必需。在这一背景下,汉语向英语迁移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在这一迁移过程中,实行拿来主义、采用音译(transliteratio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中国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或短语是根据中国普通话(由于历史原因,相当一部分是由我国北方方言和南国八大方言)发音直接转化生成的。例如:Yin Yang阴阳,fengshui风水,mahjong,tofu豆腐,kongfu功夫等。经济接触是指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突飞猛进,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趋势不断加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彼此融合,于是,中国经济领域中的特有词汇随之进入了英语交际。将汉语词汇通过翻译手段逐词地借用英语表述形式译成英语,即译借(translation)是中国英语的另一种重要的构成方式。关于改革开放的词汇短语有laid-off workers下岗工人,One China Policy一个中国的政策,Two Civilization两个文明,Triangle debts三角债,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家庭联产承包责任,Great Leap Forward大跃进,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gram改革开放,non-state industries非国有企业,planed commodity economy计划经济,iron rice bowl铁饭碗,floating population流动人口,vegetable basket project菜篮子工程等。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日常交流、移民劳务、甚至婚嫁交友等各种生活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这就形成了语言的生活接触。生活接触的痕迹在中国英语中体现的最为直接、明显。中国英语中有大量的相关例子,如qipao旗袍,tangzhuang clothing唐装,jiaozi饺子,mantou馒头,tangyuan汤圆,youtiao油条,kaoliang高粱,kowtow叩头,yuan元,jiao角,fen分,yen瘾等。另外语义再生也是中国英语的重要构成方式。任何语言都具有语义再生功能,能利用有限的词汇表达丰富的内容。在翻译形象化语言时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这不但使外国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而且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中国英语中就有一部分词汇、短语、句子是从汉语意思译成英语后而生成新的英语意思。例如;birds nest燕窝,bears paw熊掌,barefoot doctor赤脚医生等。一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惯用语藉由生活接触成为英语表达法的一部分,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

四、中国英语是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

中国英语作为英语世界里的一个国别变体首先是对英语这种语言本身发展的贡献,它补充了英语的词汇,增强了英语的表现力,从而扩大了英语在世界上的使用范围。中国英语的发展还为中外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一方面,西方人向来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抱有极大的兴趣,但由于语言障碍而未能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随着中国英语中表现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在各英语国家中的推广使用及英语国家人们对中国英语独特的语用方式的兴趣的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将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推崇。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英语贴近日常生活,中国人将更容易学习和掌握,人们英语水平的总体提高对引进国外优秀文化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总而言之,英语的中国化是必然的,它不是对英语的污染。中国英语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本民族文化意识,以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任何一个国家的英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杜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3]葛传槼.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37.
[4]韩玲.“中国英语”研究现状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0).
[5]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50.
[6]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5):254.
[7]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udooo.com

英语一辩[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5):40.
[8]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