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三生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中政治教科书 和沿革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中政治教科书 和沿革

收藏本文 2023-12-25 点赞:9374 浏览:355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 1978年~1981年恢复重建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1976年10月党粉碎了“”反革命集团,教育界于1977年春季后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小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也有了崭新的开端。
结束后的两年多里,高中的政治课本既有省市自编出版的,也有全国统编的,但无统一的教学大纲。1977年9月,教育部组织力量统一编写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政治教材。

2.代表性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从1978年起,陆续出版了高中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以及《政治经济学常识》等。我们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政治课本《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全一册)为例进行分析。
本教材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市教育局编写,1981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采用分课制,共10课147页。文中无插图,每课后面都附有“思考和练习”。本书附有结束语,概括出了教材的主要观点。本书主要介绍了三部分内容: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材料的选取带有政治和阶级斗争色彩。
这本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个历史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和政治课的任务,并考虑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但也有不足之处,即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较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学生只是掌握了些理论知识,而在思想上无所触动,容易造成知行脱节。

3.该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

(1) 出版秩序逐渐恢复规范和有序。
(2)大多数教材采用分课制编排,总体逻辑性较好。
(3)本教材的缺点是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成人化、概念化色彩很浓。

二、 1982年~1986年初步规范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根据1980年的《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教育部组织编订了《高级中学政治经济学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于1982年2月出版。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国家教委于1986年召开了10个省、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汇报会”,对当时正在实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找出了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

2.代表性教材分析

1982年到1986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大纲》(初稿),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北京师范大学等实验单位于1986年秋季起出版了相应的实验课本,后于1989年修订再版成试用课本。
下面以高级中学代用课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为例分析。高级中学代用课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作为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的代用教材,是根据关于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精神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决定编写的,1986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与《政治经济学常识》相比,本书在编写体例上作了一些改革。每课开头加了内容提要,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每课的中心和要点,每课结尾附有与该课对应的名词解释。在课文中间和后面还附了一些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同时,为了适应某些学校在教学上的较高要求,选了三篇阅读教材供学生自学,以加深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培养自学能力。
每课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另外,还有自学参考题供选作。课文中没有设置插图。目录后的“前言”部分介绍了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强调指出了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知识的重要意义。

3.该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

(1)教材在渗透国情教育的同时,突出了各学科的知识逻辑。
(2)内容充分反映改革开放,逐渐淡化阶级斗争色彩,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基本路线。
(3)内容的呈现与组织方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文中有插图、练习、说明、阅读材料等,并且以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通俗易懂,便于学生学习。
(4)教材出版走向规范化。1986年后,几家出版社出版统编本,全国采用统编本。
教科书中的不足之处在于:教材编写大多从概念出发,注重讲大道理,而且偏多、偏深,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不相适应。另外还存在着价值观单一的问题,大小题目以及正文关键词句大都有明确的价值判断,无需学生思考。

三、 1986年~1994年多样化发展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1986年至1994年是我国高中政治教科书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在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其负面效应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教科书方面,1985年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逐步开展了课程决策权力分配的改革,中小学教材建设制度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教材从编审合一到编审分离。1988年国家教委发布《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

源于:论文结论www.udooo.com

,让教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自此,我国开始实施“一纲多本”的改革方案并建立起教材多样化的中小学教材发展机制。

2.代表性教材分析

我们以高级中学课本(试用本)《科学人生观》(上下册)为例分析:
本教材于1990年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在体例设计上,每课的课题下面增加了人物名言,如第一课中印有同志的名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等。在课文后面还附有参考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并加深所学道理。上册教材以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着重阐明了科学人生观的主要观点和基本体系。下册在理论层次上有所提高,增加了哲学内容的比例,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方法观观察社会,解决问题。

3.该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

(1)这一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出版由编审合一转为编审分离,开始实施“一纲多本”的改革方案,并建立起多样化的高中政治教材发展机制。
(2)课本的版式设计日益丰富,体例安排更加合理,课文重点突出,方便师生的教与学。
(3)但是教材存在观点过于直白、说教味浓的问题,如插图的设置强调艺术性要服从思想性。
(4)这时的教材还只是教本,不是学生的学本。

四、 1995年~2003年科学规范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5年,我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一直是由传统的《教学大纲》来指导教学的。1996年6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在其他各门课程依然使用《教学大纲》指导教学的情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率先试行了《课程标准》,教科书关注的重点由教师教学转向学生发展,由重视知识掌握转向基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从此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代表性教材分析

根据原国家教委1996年6月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1997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高中试用本《思想政治》(共5册),后修订再版。
本套教材汲取了以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及当时思想政治课各种版本教材的成果,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在结构体系、语言文字、版式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革,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主体是提供相关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表达概念、观点、结论、事实和各种信息的既定规范,辅之以具有可读性的例证。在版式方面,对组成教材的八种主要要素(引语、正文、辅助文、语录、小问题、阅读与思考、本课小结和练习)在字体、字号和格式上作了统一设计。
下面着重对《思想政治》(必修)(一年级上册)进行分析。本书由小学思想品德和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供2000年秋季高中一年级上学期使用。
全书由前言和四课组成,课本内容采用分课制编排,每课有两至三节,每节有两至四个框题。
本册讲的是经济常识,主要阐述商品与商品经济的常识以及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课程内容彰显了时代性,摒弃了旧教材中的资本主义部分而增加了企业、股票、保险、税收、消费者权益等经济内容。另外,教材在突出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结合的同时,注重公民意识的渗透,教会学生知法、守法和用法。

3.该阶段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

(1)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来指导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改革。
(2)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教科书改革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启动和展开的,课程标准面向大多数学生,体现了大众教育的价值理念,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与弹性课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转向。
(3)新的教材依然存在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另外,知识教育的痕迹还很深,素质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课中的突破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化改革的问题。

五、 2004年至今——新课改下全面发展阶段

1.相关历史背景及其高中政治教科书概况

2004年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课程结构的革命性调整,学生自主选课。
2004年3月我国颁布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等。
2004年以后,高中政治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出版。

2.代表性教材分析

2004年相关课程标准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四册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必修和六册思想政治选修课本。
下面本文着重对《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进行分析。本教材由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同以前的经济常识相比,本教材在结构体系、知识内容、文字表述、版式设计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修改与创新。教材内容主要关涉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以及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本书采用单元——课式组织方式,分单元、课题、框题和目题四个层次。文中有很多插图和相关文字匹配,有助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问题以仿宋体穿插在宋体正文中,大多有框标示,而且前面有一个蓝色小圆球标示,很醒目。
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教材存在着理论表述不够严谨科学,论据更新滞后等问题,如教材中多数数据或事例沿用的还是2003年左右的,这显然是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是不相吻合的。

3.本时期高中政治教科书的特点

(1)出版管理很规范,课本一纲一本。
(2)突出了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和育人目标,突出生活主题。
(3)板式和体例日渐丰富多彩,字体和颜色讲求多样化,栏目多种多样,多数课本注意留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udooo.com

注意知、情、行的结合,克服纯知性德育的弊端,课本既注重提供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高德性认识,陶冶情感,也重视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行为能力,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

六、 改革开放30年中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改革与发展总趋势

从改革开放至今,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经历了五次变动与改革。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改革中,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在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上,经历了由重视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生活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思想政治课由知识性向生活性转变的内在发展逻辑。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在价值取向上逐渐由社会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逐渐转向以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最终目标。
教材建设从“一纲一本”转变为“一纲多本”。随着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完善与提高,目前我国已形成多套各具特色的教材,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地区。
《课程标准》取代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这有助于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步入更加科学和规范化的轨道。
教科书板式设计和体例日渐丰富,字体和颜色逐渐讲求美观和多样化,插图也逐渐丰富、直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有助于师生教与学的发展。
(责任编辑关燕云)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