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三生教育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素质几种途径期刊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素质几种途径期刊

收藏本文 2024-01-04 点赞:33649 浏览:1560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1-0568(2012)21-0191-02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找到激发和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愈来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转变数学教学中的几个旧观念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应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在教学中,我们应彻底杜绝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方法,采用多手段、多途径,创设乐学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探索,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2.从偏爱优等生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前,好多老师滔滔不绝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讲,没时间动脑想,动手做,没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从而使课堂气氛不活跃,信息吸收率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树立全方位的育人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教学前布置预习,尝试做例题和简单练习,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帮扶去解决,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知识后,教师再实施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有的放矢,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小组间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和挖掘教材中隐藏的知识点。学生参与教学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把课外作业转向当堂作业,注重检测,及时反馈。以前课外作业较多,天埋头于题海。许多同学相互抄袭,以应付检查。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压缩题量,当堂检测反馈,及时纠正,避免学生重复已会的知识,也可以有效地矫正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真正做到课课清、节节清、章章清,使师生双方能够始终保持信息畅通,达到教与学的同步。

二、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

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

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这样就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三、注重数学思维的教学

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思维教学策略呢?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其次,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如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分析、类比等,让学生逐步运用这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些方法进行有效的思维。最后,把思维训练贯穿于知识教学的始终,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优化思维品质的目的。需特别强调的几点是:
1.设思维情景,注重思维诱导,培养思维的探索性。思维的探索性即良好的思维习惯,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维和独立思维上,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思维诱导,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开辟了通道,进而使新知识得到完善和衔接,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优化知识结构是非常有益的。
2.抓住问题本质,挖掘隐含条件,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有些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对问题中的某些隐含条件挖掘不出来,思维仅仅处于较浅层次。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应注重问题的本质分析,通过逐步分析,挖掘隐含条件,揭露问题实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引导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数学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到已知的公理、定理、公式和性质,只从一个方向思考问题,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势,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养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经常应用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思索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就可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诱发灵感,探索问题的非常规解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都应及时给予肯定。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认知潜能。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心理需要有趣味性和新奇性,如果能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可以启发学生的认识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给学生带来一种高涨和激动的情绪。
2.巧设疑问,促进学生思维。有句名言:学贵在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疑能让学生产生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拨动创新之弦。数学教学中,要适时巧妙地设置疑问,提出能够引起争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释疑解疑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改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前者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探究,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后者则是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因此,上课时尽量不给结论而给出问题,让学生去探索。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虚心学习,积极探索,力求运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