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财政税收 >> 税务研讨 >简论江苏后金融危机时期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选择

简论江苏后金融危机时期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选择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6985 浏览:198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2)12-000-02
摘要受美债、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出现的新特点,经济复苏的过程更加复杂,国际产业分工重新布局。后金融危机时期,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江苏工业主要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工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工业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选择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时期的主线。在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带动下,资源消耗与结构效益的矛盾在金融危机以后日益突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欧债危机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欧元区深陷主权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之中;美国受财政紧缩等因素冲击,经济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缺乏持续性,银行信贷质量受到严峻挑战,资本流动变化无常,金融稳定形势面临挑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从战略选择层面对工业经济进行转型升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江苏工业经济为例,分析了江苏工业主要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江苏工业主要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一、江苏工业经济主要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面落实《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怎么写作业提速计划》和《万企升级行动计划》,紧紧围绕“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全省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466户,是全国唯一超4万户的省份,产值、销售分别达10.9万亿元和10.7万亿元,在全国的领先位置进一步巩固。八大主要行业经济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四位,规模超过万亿的行业达到6个。其中,机械、纺织居首位,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和医药行业列第二位,建材、轻工(烟草)分别排第三和第四位;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继续稳定增长;增长结构渐趋优化,七大高耗能行业增幅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全省新兴产业高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六大新兴产业产值、销售分别达27476.6亿元和26090.3亿元,分别增长30.9%和32.4%,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工业5.4个和2.3个百分点。2011年,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软件技术、传感网等六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3206.1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23.3%;增长32.4%,增幅高于全省工业12个百分点。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部分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且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汽车行业继续呈现平稳较快增长势头,有关运行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船舶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二、江苏工业经济主要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国际市场需求出现的新形势,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江苏工业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一)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趋缓现象

由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复苏艰难而缓慢,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在国际市场需求比较疲软的形势下,江苏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出现高位趋缓的势头。2011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体上呈现回落态势。其中,冶金(有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幅低于工业增长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增速比上年全年低2.0个百分点;造船工业新接订单急剧下滑;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产能阶段性过剩问题非常严重。

(二)转型升级与保持增长之间存在矛盾

冶金、纺织服装、轻工等产业长期以劳动密集型、劳动力低成本在国际市场竞争角逐,耗能高、污染重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国际贸易保护势力抬头、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需求不稳等环境下,往往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面对任务十分繁重的传统产业改造和转型升级,在传统的GDP考核压力下,各级政府在决定进行大规模和大刀阔斧的转型升级与保持经济增长之间的需要平衡。

(三)增速快、规模大与缺少核心竞争力共存

江苏工业经济以增长速度快、规模总量大领先全国,但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弱势显而易见。缺少核心竞争力是江苏工业主要产业的一大软肋。许多重要产业的高端装备、主机和关键零部件不在自己手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在产业链条中基本上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研发和市场销售的主导权主要为外方所控制。因此,提高主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下一阶段决定江苏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内外开放的不均衡导致内生动力不足

2011年,江苏利用外资全国第一,外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40.8%,外资企业出口占68.8%,外贸依存度超过百分之百。在这种情况下,内资企业就会受到相当的挤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地区不可能自我封闭、自我积累发展工业,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利用资源要素包括资本发展工业。如果过分依赖外资,并因此挤压内资,就可能丧失发展的主动权,可能带来不利的局面。

(五)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不强

从江苏工业主要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资金短缺、支撑能力不强、后劲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从宏观收入分配的角度考察,存在着企业税收偏重、收费偏多的情形,削弱了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能力。尤其是近年来各级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一般都在25-30%,有的市县财政收入增长在40-50%,客观上挤压了工业主要产业的积累和创新能力。

(六)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不够扎实

近两年来,江苏新兴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面,增速很快。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也存在一些必须关注的隐忧。部分新兴产业除了资本主要依靠外资投入外,技术方面也有较大的依赖性。例如光伏产业,一方面光伏生产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市场主要在国外,满足国际市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国

摘自: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内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三、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和路径选择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变化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工业主要产业转型升级做深入研究,确立新时期江苏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特色和新优势。

(一)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

一是抓住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调整改组可能出现的契机,立足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选择和布局,既要考虑到现有具有成长优势的产业,又要预见到未来具有成长潜力的产业。要突出能凸显江苏特色和优势的产业环节,并且拓展江苏工业主要产业在海外的发展空间。二是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掘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实施内外并举的江苏工业发展战略,以巩固和扩大江苏工业在全国的竞争力。三是从原来主要依赖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投入带动的增长,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实现的增长。要实施外资进入的过滤和引导机制,力争在未来几年里吸引更多的高科技、高技术和具有新产品的企业进入江苏,形成产业升级的外来推动力。四是降低对低附加值和高消耗、高污染加工出口产业的依赖,而转向国内市场为基础的消费品和怎么写作业。鼓励支持外资传统产业的区内转移,使得落后的后发展地区的资源、劳动力优势得到发挥。五是更加注重要素流入式集聚和成长式集聚相结合,积极推动重大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优势;注重吸纳高端人才、核心技术、先进管理等优质要素,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六是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全力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计划,省市共建,重点支持,集聚发展,迅速形成一批发展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与国际抗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七是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的方针,同步推进生态建设和工业发展,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促进产业链向生态链转变。

(二)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是深化改革,为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支撑。江苏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核心是解决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调整优化机制的形成。明确界定政府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职能和责任定位,切实告别GDP目标考核主导工业发展的传统,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工业资源配置调节的作用,引导工业调整优化,政府主要提供宏观的政策支撑。
二是突出江苏制造业优势和特色,为实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制造业优势是江苏经济在全国保持领先的重要基础,但是近几年有所轻视,主要是源于外商对制造业的投资的过多依赖,以及在虚拟经济泡沫严重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退出原先制造业领域。要加大对制造业扶持鼓励发展的政策力度,特别是强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突出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的生产性怎么写作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江苏制造业的创造和制造水平。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带动,优化江苏工业结构。江苏工业规模全国第一,但拥有著名品牌却仅列全国第四。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和运作方式,推动企业自主品牌和核心能力培育,引导企业打响国际品牌,鼓励自主品牌出口,改进贴牌生产、简单加工的状况。依法建立品牌保护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在

源于:论文集www.udooo.com

政策导向上,向拥有自有品牌的企业倾斜,各项优惠措施优先考虑,各项引导资金优先安排。
四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推进以企业主体、企业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运行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实力。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用市场化推动产业化。积极推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有效结合,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力度,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瓶颈为目标,积极组织技术攻关,实施产业技术研发项目。
五是建立人才高地,重点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行优惠政策,改善人才环境等方式,大力引进高端领军式人才;改革教育制度,创新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在职教育,改善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输送人才。加大对企业员工技能的培训,加强对企业员工文化的熏陶和理念的提升,随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战略侧重点的不同,与时俱进地适时进行调整。
六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足、用好、用活促进江苏工业转型升级的各类资金。通过资金投入和财政补贴的方式,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引导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协调力度,突出重点,形成整体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协调共进的合力,促进规划类、投资类、科技类等各项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财政配套补贴资金的整合。重点加大对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品牌创意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检查考核,切实提高扶持资金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陆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2011(10).
闫宇星.后金融危机时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3]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中国工业经济.2008(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