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土木工程 >试述提高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素质

试述提高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素质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10148 浏览:369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而学生学习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而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动力,是学习动机的心理部分,它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觉控制注意力以愉快的情绪去学习。为此,如何优化课堂结构,以“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良好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环境里,显得极为重要。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方法的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把好的学习方法交给学生,充分利用40分钟,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从而完成“总的链子”结成的任务。这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时间浪费,因而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课前精心编制学法,对要教学的知识,要训练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在学法指导时安排落实,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发现,通过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我就通过具体的教具:桌面、书本、文具盒、黑板等学生身边的东西,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摸、量、比,分析、比较而作出判断,进而综合概括出长方形的特征,正确形成长方形的初步概念: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多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只有引发学生的思考才能称为教学,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灵活运用,教师必须善于设疑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索取知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主动获取知识,寻找解题方法。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进行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在教学分数的应用题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堆煤100吨,用去2/5,用去多少吨?在解答时我就避免让学生叙述算理:这道题要求100吨的2/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进而列式为:100×2/5。通过最基本的列式后,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解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学生也根据平时的学习经验,列出了如:100×2÷5、100÷5×2、100÷(5÷2)、100÷5/2、100÷(1÷2/5),还可以列方程解等等方法。这样虽然做题时难度可能加大了,但新的解题方式更进一步丰富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今后的解题中更加得心应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学生在课堂中对话、交流、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是的自觉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教师和学生如果双方都能充分体现了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及和谐统一的特点,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必将出现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的局面。因而在教学中我总是围绕教材内容、重点和目的,设计让全体学生动起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先我引导学生动手用两个三角形编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再根据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二。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设疑让学生独立解决:⑴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吗?⑵为什么要除以二呢?⑶能拼出正方形吗?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只要我们能给学生一个探究、思考、合作的学习机会,学生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1、体验成功,师生共享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没成熟,因而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严肃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要积极肯定其长处和进步,要善于捕促他们内心的闪光点,及时点燃他们“自信”的火焰,让他们能充满的学习,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为学生的点滴成功而高兴,要学会共享,学会发现学生的新情况,这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推进作用。

2、因人而异,不同要求

数学教学,不能一刀切,教师要将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动机、求知欲、学习能力和个性等方面了如指掌,实行分层教学,让人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营造一个充满热情、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乐中学,形成一种你争我赶、争先恐后的学习热潮。同时,在教学时我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设计适合学生的习题,让学生节节课都有成就感的学习。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习题:1、一根电线长100米,剪去1/5,剪去多少米?2、一根电线长100米,剪去1/5,还剩多少米?3、一根电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线长100米,第一次剪去全长的1/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1/4,剪去多少米?4、一根电线长100米,第一次剪去全长的1/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1/4,还剩多少米?这样设计练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让有余力的学生吃“饱”,学有困难的学生吃“好”。

3、留有空间,自由飞翔

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人人参与、大显身手的舞台,而不是教师“独霸”课堂,搞一言堂,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场地,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讨论、交流,善于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拓展延伸,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天堂村计划修筑一条长150米的水渠,前3天修了计划的20%,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一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探讨解题途径,以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这样,学生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
解法1:(150-150×20%)÷(150×20%÷3)=12(天)
解法2:150÷(150×20%÷3)-3=12(天)
解法3:150×(1-20%)÷(150×20%÷3)=12(天)
解法4:3÷20%-3=12(天)
解法5:1÷(20%÷3)-3=12(天)
解法6:3×[(1-20%)÷20%]=12(天)
同一题,想出不同的方法,列出不同的算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中的求异思维。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潜心启迪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成功中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从而达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对话、交流、互动”的新课程文化,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